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8888jm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LCD)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LC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选择胆总管T管引流48例(T管引流组),胆总管一期缝合36例(一期缝合组).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期缝合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P<0.05).一期缝合组发生并发症2例,T管引流组发生并发症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P<0.05).术后随访2~76个月,平均(23.4±4.6)个月,均未出现黄疸、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复查超声未见胆管结石和狭窄.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方法能有效防止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心房扑动首次报道于1886年,是心电图问世以来人们最早认识的心律失常之一.1992年,Feld等发现消融下腔静脉-三尖瓣环之间的峡部能终止心房扑动并长期预防心房扑动的复发.其后,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亦表明心房扑动的电生理机制是心房内的大折返。
期刊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严重脑膨出,强行关颅必然发生脑疝,称为恶性脑膨出[1].恶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常见问题,处理困难.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2例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中出现恶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治疗措施进行探讨。
期刊
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是目前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麻醉方法之一.在麻醉过程中,顾虑到局麻药对产妇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要求尽可能减小所使用局麻药的浓度和剂量.布比卡因结合芬太尼脊麻用于剖宫产已广泛使用.芬太尼能提高麻醉强度,延长麻醉作用时间,但芬太尼剂量过大,会引起其他的不良反应[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