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n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多元文化的音乐形式来摆脱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使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中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外音乐文化的影响来说明高校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音乐教学;多元文化音乐;文化融合
  众所周知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差异性很大,不同的民族、多样化的语言、宗教信仰自由等因素决定了各国的文化基础各不相同。如果想让高校音乐教學更符合现代创新精神就应吸取各国多样性的文化精华。国家可以走向统一,但文化的融合应求同存异,体现个民族之间的文化特点,这就是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各国民族也认同多元文化的发展,国家重视个民族的文化也尊重这些文化的差异。在不断的文化融合交流过程中,使国家整体内涵提升。多元文化音乐作为多元文化的一个分支,在高校音乐课上得到重视与发展。
  一、当代高校中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本土音乐文化不被重视
  我国地广物博、民族众多,民族间的音乐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民族音乐用特有的方式来抒发劳动者的心理特点,是生产劳动中智慧的凝聚。由于个民族间语言的差异,音乐形式多样化,音乐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辽阔的草原、广袤的田野、崎岖的山路、陡峭的山峰等地都发展各自的民族音乐形式。这些民族音乐的出现与传播体现出本土音乐最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展现文化底蕴。但是在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中,西方音乐的出现给人们打来新的艺术感受,在本土音乐与西方艺术碰撞下,国人刻意的去模仿学习西方的音乐形式,而导致本土音乐发展缓慢。
  (二)学校中硬件设置等基础教育资源投入较少
  在高校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教材与资料、各类音乐器材是必要的辅助学习工具,而想要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必须对辅助教学工具要求较高,不同于传统的音乐教育如果资料缺乏、乐器缺少则无法高效率的开展教学工作。但是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仍延续使用老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并无创新内容,教师也主要是讲诉教材书基本原则,授课过程过于死板单调,对于多元音乐文化教学有效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个别高校除了教育资料的短缺问题严重外,甚至多媒体设施等硬件设备都不完善,因此,这些限制高校多元文化发展的因素十分多,必须针对以上情况进行整改。
  二、再高校音乐教学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让多元文化音乐理念深入人心
  现今全球音乐观十分认同多元化音乐的展现形式,世界音乐的发展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水,音符在其中变幻无穷。我们所熟悉的不同音乐风格具体是由音符的组成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多样性的音乐风格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章,并通过音乐家创作和演奏流传开来。这写崭新独特的民族乐章在世界乐坛上持续壮大与扩展,而世界音乐不是固守在某一地方停滞不前,也不会在某一历史时期停止前进,而是横跨整个人类世界,我们想要完全欣赏与掌握多元文化音乐必须要站在足够的高度。在认同多元文化重要性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应保持多样化,思维更加开放,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把多元文化音乐的学习逐渐演变成一种确切的需要。多元文化的音乐形式想要被不同文化内涵、不同地域人群所广泛接受,并同时逐渐被越来越多人们认可后持续发展,这对以后的创作形式有积极促进作用。鉴于现今世界各国人民在宗教信仰、文化底蕴以及所处环境有极大的差异性,如今的音乐表现形式更加的多样化,总体音乐的发展风格多具有鲜明特色,针对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发展,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针,尤其是注重本土民族音乐的发展,改变以前以西方音乐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在以本土民族音乐为主流的发展方向前提下,不能盲目排外,要充分汲取世界各族人民的音乐优点。充分借鉴、吸收、鉴别不同国家音乐教学方式,并结合本土特色进行改造,真正创作出富有民族风情的音乐教学法才是真正实现多元文化发展。
  (二)合理科学设置高校音乐课程,重视多元文化音乐课程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采用多元化音乐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特色,在音乐中感受多样化的文化魅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立足于更高远的角度来思考音乐本质,使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工作追随全球发展的步伐前进。我国高校开展多元化音乐教学内容是重要的学习科目,在学习中不仅是采取多项融合方式让学生了解各国的音乐,这样过于复杂的融合对于没有对多元化音乐充分了解的学生来看来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真正使学生接触到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之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各国的音乐特色,再挑选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更易学生理解接受的音乐形式,由浅入深,由简及繁,这样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多元文化音乐的内涵,再学习过程中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要联系不同民族的音乐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在教学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整体技能,增强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多种多样,学生无法在短时期内全部了解,所以高校在设置具体的多元化音乐课程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对与音乐课程内容进行甄别,根据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的基础情况,以及高校自身所处环境、配套音乐设施等一系列客观条件来制定具体课程。可在课程设置中挑选经典著名的乐曲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但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还能使学生掌握更多音乐的文化内涵。开设多元文化音乐的本质也是提高本土民族音乐的传承,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认识的同时,使学生乐理知识增长。
  综上所述,高校中的音乐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使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需要不懈的努力。高校应完善音乐教材资料,对音乐课程进行合理科学的设置,加大音乐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提升自身教职工队伍的素质,真正实现多元化文化音乐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展露锋芒,使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华.高校音乐教育中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J].音乐时空,2015(19):134.
  [2]杨春强.浅谈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音乐时空,2014(13):135-135.
其他文献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语音语调、时制、动态、词性等方面差异明显,对于语言学习者、英语应试者来说,可能仅仅了解了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但英语语言特点及汉语语言特点这“两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给学生们做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写了一个名单交给老师,说名单上的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一再叮嘱老师不要把名单外传.
我一直觉得,不是自己的年代就不要费尽心思地去感受了解.因为时代背景和当时社会主流观念会影响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通过那些已经在岁月中沉浮数年的成年人的回忆,再加上言语
期刊
【摘要】在我国实行完全学分制的社会环境日趋成熟这个大背景下,高校纷纷进行完全学分制改革,我校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完全学分制概念的分析、优点及不足的比较,指出我国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进一步阐述了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实践及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选课制 导师制 弹性学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
房地产业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高投入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必然带来高风险.正是这种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特性决定了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密切的关系,金融业的每一次创新也都会给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与妊娠结局影响方面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方法:依照分娩方式,将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分为无痛分娩组与自然分娩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以及妊娠结
在欧洲城市的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就地方便的人,尤其是在晚上.欧洲大体上是个生活舒适的地方,但作为旅游者,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尤以上厕所最难.欧洲大街上的公共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