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靖华的一枚象牙印章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zha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我去“松园”看望曹老,注意到他桌子上放着一枚象牙印章,从“包浆”上看,显然已经是用了多年。我拿起印章仔细看看,印文是“曹靖华印”:曹老的名章。再看印章的边款,我霍然站了起来,那四行小字竟是:
  三五年夏应
  何林 振华兄嫂属为
  靖华先生制
  一多 昆明
  原来是闻一多教授的手段!
  
  看着曹靖华教授的一枚象牙印章,想起这一位可敬的老人。
  他清代光绪二十三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公元1897年8月11日)出生于河南卢氏,1987年9月8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0岁,如果健在,2008年应该是111岁。
  曹靖华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被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回国,1925年由中共领导人李大钊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苏联顾问团当翻译。大革命失败,再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学习。1933年秋回国,参加“12·9”运动。此前此后任教于北平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大学、清华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较近的主要职务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等。这位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和大文豪鲁迅的好友、著名翻译家、作家、头发眉毛一色白的老教授,晚年很喜欢来广东过冬。一来,就住在从化宾馆的“翠溪”或“松园”,边洗温泉疗养,边写作。
  1979、1980年冬、春,老人在从化给我写来过多封信,我见只第1封信用《人民文学》杂志的小信笺;第2封信和第6封信用旧台历纸的背面;第3封信写在《湘江评论》写给他的约稿《提纲》背面;第5封信写在一篇小说复印件的背面;第7封信用半截北京电车公司稿纸。信封都是用旧信封翻转过来糊成,有的很短很短。我以为是老人一时缺少文具,或者对晚辈随便。可是又不太像出于后者,信文多用“手示奉读”、“靖华敬上”之类。估计多半还是出于前者,于是我给老人复信,提到“将寄文具去”。
  一天,我正在包扎准备寄给曹老的文具,收到他的来信说:
  ……信上说我手边文具缺,拟给我寄信纸信封之类。这是误会,谢谢您,千万勿寄。我手边什么都不缺。您看我写信用旧信封、废纸之类,以为我缺这些,其实完全不是。这是我生平习惯,觉得一片纸,都是劳动力生产出来的,弃之可惜(苏按:“弃之可惜” 4字下面加了着重点,原信台北一出版社出版拙著《串门纪事》一书拿出作插图,没退还;河南教育出版社版《曹靖华书信集》一书收有《致苏晨》11封信,此信全文见223页),所以充分利用。旧信封翻过来,完全可作新信封用。记得抗日战争期间,有人曾把一个信封利用五次者。只要信送到,问题解决,一切都有了。鲁迅先生书桌有两个抽斗,就是专装这类可利用的废物的。《铁流》(苏按:苏联著名长篇小说,曹靖华早年在苏联译出,瞿秋白、鲁迅帮助在中国出版)作者绥拉菲莫维奇,大概人同此心吧,也是一样。他一个抽斗内,尽装废纸(可利用的)细绳等等,以备不时之需。我想,他们也不是从这些东西的本身价值出发,而是认为这是劳动力换来的,弃之可惜(苏按:这4个字下面又加着重点)。我还认识一位已经去世的、曾任驻外大使,但自奉非常俭朴,一个信封也不随便抛弃,用一次再用。说来也觉可笑,此之谓“拘小节”吧……
  此后我再也不敢坐在广州对曹老“瞎估计”,不时去从化实地看看老人需要什么帮忙。那时候我在主持花城出版社,不能“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有稿子来才是“客”。一次我去“松园”看望曹老,注意到他桌子上放着一枚象牙印章,从“包浆”上看,显然已经是用了多年。我拿起印章仔细看看,印文是“曹靖华印”:曹老的名章。再看印章的边款,我霍然站了起来,那4行小字竟是:
  三五年夏应
  何林 振华兄嫂属为
  靖华先生制
  一多 昆明
  原来是闻一多教授的手段!
  伟大的民主斗士、著名诗人、学者、金石学家闻一多教授,雅擅篆刻。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的实在作品。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还在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期间,领导“国统区”或“蒋管区”的民主运动,被国民党、蒋介石特务杀害。我猜想:印章边款上的“三五年”,当是民国35年,即公元1946年;“何林”,为李何林,“振华”,为李夫人王振华,这二位是可以和闻一多称兄道弟的名人;从闻一多称曹老为“靖华先生”,可知他心存对曹老的景仰,可是人还不熟。我把我对印章边款的“破译”,就教于曹老。他接过印章,愀然了一会儿,给我讲了这一枚象牙印章的故事:
  1938年夏,抗日战争的烽火已经在我国全境点燃。原来在陕西西安的西北联合大学,因为前方战事吃紧,奉命迁往汉中,那时候曹靖华正在西北联大任教。1940年春,曹靖华接到电报:召他立即赶到武汉,“有要事相商”。他知道电报是谁打来的,星夜动身。来到武汉,见到中共领导人周恩来。
  周恩来对他说:
  “国共又合作了……现在需要翻译人员,你是北伐时期的老翻译人员,大都同意你来,你必须把一切工作放下,到武汉来吧。”
  曹靖华说:
  “我服从党的调派,决定到武汉来。不过,我不能不辞而别,得有始有终,回去把原来的工作安排一下,然后立即前来。”
  周恩来表示同意。要求他:
  “赶快回去,安排好就来。”
  曹靖华告别周恩来,回到汉中。西北联大的进步师生,正在和国民党反动派纠合的反动势力,进行一场尖锐的斗争。他不能临阵走开,立即卷入了斗争的漩涡。国民党中央政府教育部次长亲自来西北联大,解除了曹靖华的教授职务,“罪名”是:
  “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随后是国民党军队的汉中警备司令部,派兵武力镇压了西北联大的进步师生。
  曹靖华一家4口,从汉中上路,经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940年开年,再一次见到周恩来报到,已经是在四川重庆。
  周恩来说:
  “我全知道了,你被解聘了,那是早料到的事……被解聘了,没关系,中苏文化协会改组了,你是改组后的该会的理事,这是我提名的……”
  周恩来扼要指示了曹靖华从此要在具体运行中苏文协工作中须注意的要点。
  曹靖华在中苏文协一发工作5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中苏文协同往,曹靖华也来到南京。经过艰苦的八年抗战,人民非常需要休养生息。国民党蒋介石却悍然发动内战,要消灭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 “蒋管区”或“国统区”的人民,纷纷起来反饥饿、反内战,要和平、要民主。闻一多教授是在昆明进行这一斗争的旗帜,所以很快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暗杀。可是在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他还是抽空儿为南京的战友曹靖华篆刻了这一枚象牙印章。
  曹靖华收到这一枚象牙印章,却已经是在参加过追悼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暗杀的李公朴、闻一多两位烈士的追悼会之后……
  听了曹老的讲说,我极力劝他写出来。他很快写了散文《一枚象牙图章》发表。文后注有:“一九八0年,二月中旬于从化”
  文中说他总是把这一枚象牙印章经常带在身边,是因为:
  这不仅是因为实用,更重要,是睹物思人,以烈士精神自励。每见到它,总想到在党的指引下,今天生活的得来,是用无数先烈的生命作代价的啊!我们应该如何为祖国的大好未来,昂首阔步奋然前行呢。
  曹老带着闻一多给他篆刻的这一枚象牙印章,一直走到他生命的最后。住医院也不离身,直到他在医院的病床上悄然离开人世。
  他寄给我多部书,最后的4部书,都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寄去;不论是1981年秋在北京朝阳医院寄发的,还是1981年尾,在梦中与国民党特务搏斗,摔下床受伤入院,在他没能再出来的医院寄发的。每一部大著的扉页题字,“靖华”落款下,都是钤的这一枚象牙印章。我在他寄来的最后一部散文集《飞花集》(曹老在病中已见健忘,这一部书先后寄给我3次)的扉页,有一则题记,那是:
  曹老于1981年尾不幸伤脚入院。杨之光(苏按:著名中国画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时在中国画研究院作画,曾受我之请去画曹老)从京中来信传“曹老不妙”,曹老乃托詹忠效(苏按:在美著名中国画画家,旅京时曾去看曹老)再致此册报平安……
  可是曹老这时还写信给我,说他还要到广东来。我很高兴,写了文章在《广州日报·珠江》上发表。可是经写信问曹老的儿子曹彭龄(苏按:作家,人民解放军少将),回信却说曹老“已经很难再走出医院”!
其他文献
苏富比    “印象派以及现代艺术”专拍大藏家藏品再度出现  在伦敦苏富比于2月5日(星期二)举行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中,拍品汇集多幅珍贵代表作,包括毕加索、朱利叶斯基、西斯莱、莫奈、塞尚、雷诺阿及法朗兹·马尔克等人杰作。拍卖总估价将超越1亿港元,为历年来欧洲苏富比拍卖中最高拍卖总估价的系列。此次拍卖引人注目的重点拍品包括Berggruen藏品中的一幅毕加索的《朵拉肖像》(Portrai
期刊
岳敏君的《音乐》在2007年里,以1125.6万元的成交价成为中国内地拍卖其作品的最高价。岳敏君在1994年至1996年之间所创作的“改造名画”系列,包括《音乐》在内约共11幅,除去三幅较小尺寸的作品,正式的大幅创作仅八幅,而令进入拍卖场屡创新高的大多属于这个系列,如在2007年10月21日伦敦苏宣比秋拍以293万英镑成交的《处决》即曾创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价的世界纪录。此次《音乐》亦高价成交,反映
期刊
写文章讲究由头,画画讲究契机。由头契机来了,为文则顺心,作画得灵气,是为情趣。  谢稚柳自幼喜欢画画,从钱名山入门,由陈老莲上溯宋元,其间精审考订,擅长鉴赏,一路皆以学问探路,最终学问绘画两面受益,在现代美术史上以学者型画家名世。而学养既富,契机则多,契机来时,往往放下身段,得意忘形。  这天友人持泥金扇面来到位于上海巨鹿路785号的谢宅请他作画。扇面甫一展开,谢稚柳已心生喜悦。这是一帧超规格大扇
期刊
2008年伊始,作为目前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及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近60件来自海内外著名私人藏家的明清家具珍品,并首度公开了中国古典家具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资料。  长久以来,世人对家具似乎有一个固化的观念,认为可以使用的器物只能算得上陈设器,而绘画、雕塑等不用的纯艺术才称得上是艺术品。其实,优秀的古典家具承载着设计制作者的思想,可以表达出深刻的内涵,能够融入生活,在与
期刊
陈劭雄:来了?说说对艺术市场的看法。  杨振中:来了,你先说说?  陈劭雄:你觉得艺术市场对你创作有影响吗?  杨振中:没有。你信吗?  陈劭雄:不信。  杨振中:那就有了。看来你也有,哈哈。你指的影响是什么?  陈劭雄:如果没有现在的市场,我们租得起工作室吗?  杨振中:还是应该感谢市场。  陈劭雄:所以我们来谈谈市场。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市场在很多个层面。我想,我们的影响应该是最小的。 
期刊
把清代玉器工艺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已见上期所述,第二期为乾隆二十五年至嘉庆十七年即1760年至1812年,共52年。制玉业空前繁荣。这半个世纪当中玉器生产为什么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昌盛局面呢?从历史上看,清军入关一百余年,经历了康、乾盛世,人口滋长,生产发展,城市繁华,社会安定,玉器蓬勃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完全具备了。其次,造办处玉作、如意馆以及北京城、苏州专诸巷名工汇萃、造诣高超,琢玉的技术条件也完全具备
期刊
20世纪是中国考古学萌芽、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代,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中国考古学在诞生之初,就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引证了《史记》有关商王朝的记载。1929年北京周口店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龙山文化”的确定等,都是当时考古学界的大事。1949年后,随着考古学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文物保护法令的颁布、考古及文物保护机构的成立和努力,中国考古学取得了各种重大成就,先后发掘了马王堆汉墓、秦代兵马俑
期刊
明式家具主要采用东南亚一带出产的硬质木材,如:紫檀木、花梨木、铁力木、酸枝木等。清式家具在造型艺术上的风格与明式截然不同,家具在用材上也略有不同,以紫檀木、红木为主。  中国传统木制家具用材总的又可以分为硬木和软木两大类。    (一)硬木    紫檀木  我国自古认为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紫檀器物比黄花梨的要少,若是大型紫檀家具,更被视为珍品。虽然紫檀不及黄花梨那样华美,但其静穆沉古为
期刊
佳士得的63亿美元的成交额超过了苏富比的53.3亿美元,这一次佳士得又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而对新兴市场发展的关注度上佳士得领先苏富比一步,其率先在迪拜、印度、俄罗斯发展业务,争取到了更多的客户,而其推出的网上在线拍卖更成为其业务拓展的又一亮点。此外,其“战后和当代艺术”部门的增长幅度依然居高不下,买气较高,这部分拍品的市场行情在今年如何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整个艺术市场2008年的整体走势。  佳
期刊
上个世纪90年代中,郑逸梅先生去世后,他收藏过的一批尺牍流出上海到了浙江,我在老家海宁陆陆续续见过一些,少说也有几十通吧,记得有白蕉、王蘧常、苏渊雷、俞平伯、潘景郑、周谷城等人,都还是毛笔,写在有光纸上。白蕉的那一通,只是一个便条,托人取东西:俞平伯那封,谢送书,可能落笔时有误,信纸上写错的地方剪掉了一块,又在挖补过的地方,工工整整又写上一字。信都很短,典型的应酬尺牍。收藏者想出让,每通开价在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