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廖书庆教师回答:
  1.记录“亮点”,光大课堂教学“得意”之处
  对于教师来说,整理地理课堂教学的“亮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为这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得意”之作,记录下来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扬光大”;是用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改进课堂学习方式的重要方面。“亮点”涉及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预设达到很好教学目标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设计和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调整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师生、生生间精当而凝练的课堂教学评价等。详细得当地记录这些“得意”之处,以反思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探究过去的教学实践,及时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深入反思、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进而解决与积极探索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可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笔者在教授人教版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一节课的结束小结时,随手画了一个图表,回到办公室后,觉得对这次课的总结,对学生了解知识结构,巩固所学知识非常适用,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于是就在教案的反思记录上画出草稿,后又加以美化,形成如下图表(图1)。此后在教学中多次运用,效果很好。
  2.记录“失误”,淘汰课堂教学“不当”之处
  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每一节总会感到在某些方面存在一点“火候”不到之处,这些“失误”,有的是教学设计的缺陷导致;有的是课堂预设与学生实际脱节导致;有的是对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即兴”之作处理不当导致等。
  在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往往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虽得到转变,但旧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依然不自觉地发挥作用,所以上课时的“失误”难以避免。即使是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此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包括课堂教学的知识与过程、目标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理念层次问题,以及教师自身所拥有的哲学、心理学基础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等。自我诘难、筛选并淘汰“不当”的行为习惯,批判性地写出不足之处,使自身的课堂教学上一个新高度。
  3.记录“火花”,追寻课堂教学“闪光点”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真正使教师欣喜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超常表现,这样的课堂使接受式教学模式转变成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积极参与获得知识。
  就学习而言,学生一旦“进入情境”,就会在课堂中表现出思维“火花”四溢的景象,享受到学习过程的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地理课。如笔者在讲解人教版地理必修1“大气水平运动”这一知识点时,讲地面风向受三个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如何判断风向?有一位学生提出,可以对物理学上的左右手定则加以改造,来判读近地面大气的运动方向,即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手心向外,大拇指指的就是风向,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可以说这个主意真绝!连老师也没有想到,非常适用。学生的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4.记录“即兴”,回味课堂教学“可圈可点”
  课堂中师生间的“即兴”对话、学生对问题的“即兴”回答、教师对某一地理问题的“即兴”讲解,都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即兴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例如,笔者在讲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时,学生一时较难掌握,这时,灵机一动叫出12位同学,让他们代表12个月份,同时让其用站立或蹲下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台上的同学表演认真,台下的同学不断纠正,大家“积极踊跃”,这一知识点很快就解决了。因此记录课堂教学中的“可圈可点”之处,可以成为地理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提高的“垫脚石”。
  5.记录“思想”,回到课堂教学“原点”
  回到教学的“原点”,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即是直面课堂教学实践,实现学生真正、真实的发展。具体说,就是回到本真的课堂教学,探索通过教与学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地理学科能力的发展。教师只有着眼于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抓住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交往和活动,建构一个新的解释系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寻求地理教学的生长点。
  回到“原点”教学理念的构建面临三个最紧迫的问题:一是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研究主题;二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如何在方法上不断创新。一节课下来,静心“思想”:摸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的处理是否恰到好处、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本节课有效教学有哪些、课堂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对这些问题的所思所想都是回到课堂教学“原点”的关键,及时记下这些得失、方法,特别是对课堂教学的想法,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方能将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达标理论的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产后尿失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十二届二次理事会暨2009年全国秘书长会议于2009年5月23-25日在江西省井冈山市召开,会议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相关部门的资深专家学者就当前国内科
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CT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53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
近日,卫生部印发了《卫生部关于立即查处违法添加药物的“QQ瘦身减肥泡腾饮片”等14种食品的通知》,对部分违法添加化学药品的减肥类保健食品予以查处。
目的:探索超声、CT诊断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2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选取130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CT诊断。结果:超声联合CT
目的:分析肺部小结节螺旋CT靶扫描及重建对结节良恶性判断的价值与限度,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采用螺旋CT靶扫描及重建诊断肺部小结节80例,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MRI扫描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18例卵泡膜细胞瘤病例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关系。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1.3±7.
目的:为了提高行为失常患儿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利于进行早期干预性治疗,我们利用功能影像技术SPECT成像对行为失常儿童可能存在的脑损伤靶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
目的:研究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纵膈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我院接收诊治的4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国际传统与现代睡眠医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木之水健教咨询中心承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