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对吗啡耐受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uan2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吗啡耐受过程中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A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ml·kg-1)30 min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1);B组(慢性吗啡耐受模型组):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1)30 min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1);C、D、E三组:吗啡用药均同B组,吗啡注射30min后分别腹腔注射5、10、20mg·kg-1氯胺酮.各组给药,每日重复2次,连续9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吗啡耐受过程中的变化.结果 B组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染色较A组深,其阳性产物表达相对面积(6.35±0.35)与A组(3.39±0.24)相比增加了88%(P<0.01).D组、E组第9天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面积分别比B组降低34%和45%(P<0.01).结论吗啡耐受的机制可能涉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氯胺酮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而具有部分抗吗啡耐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相结合的基因-病毒治疗系统CNHK200-hA,并对其肺癌的体内外治疗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观察携带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基因angiostatin k1-5(hA)的基因-病毒治疗系统CNHK200-hA和非增殖型腺病毒对介导k1-5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细胞病理作用及动物试验,比较CNHK200-hA和非增殖型腺病毒对人
目的 探讨胃癌中前哨淋巴结(SLN)概念的适用性,评估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价值及其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临床意义.方法 26例胃癌患者,术前经胃镜于病灶周围黏膜下注入99mTc标记的硫胶体,术中于病灶周围浆膜下直接注入专利蓝,将γ探测仪检测放射活性高出背景组织10倍以上或(和)蓝染的淋巴结视为胃癌前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算前哨淋巴结诊断胃癌
答:白细胞被认为是人体内的警卫部队,当致病细菌感染人体后,机体代偿性增加白细胞。其机理是:当致病菌进入机体后,在其趋化因子及补体活 A: White blood cells are co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