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评《急诊科护士规范操作指南》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诊科护士规范操作指南》主编赵毅、陈冬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年出版.是一本规范急诊科护士操作的系列指南,作者根据现代护理的先进理念总结了急诊科护理的操作规范.急诊科护理是一项高危工作,病人具有发病快、急、难的特点,规范性的护理操作临床意义重大.该书在综合大量的护理文献的基础上,拓展了急诊护理内容,将理论、设计、方法融入到了现代急诊护理内容中,为急诊护理、课堂教育等提供了新的知识,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急诊护理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通过其调控蛋白激酶Cθ(PKCθ)/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信号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效应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虎杖苷组(0.045 g·kg-1)及柳氮磺吡啶组(0.5 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给与小鼠自由饮水构建UC模型,虎杖苷和柳氮磺吡啶组于造模前0.5h灌胃给药,连续7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给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疏肝方对癫痫大鼠学习记忆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0.035 g·kg-1),其余5组给予同等剂量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癫痫模型,共14次.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化浊解毒疏肝方2.7,5.4,10
目的:溃结通(KJT)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再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总共纳入60例轻、中度活动期UC受试者,KJT组30例,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30例.KJT组给予KJT颗粒(每日1剂,早晚分服),SASP组给予SASP(4 g/天,分4次口服),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根据改良Mayo评分,KJT组的临床缓解率为46.7%(14/30),SASP组为40%(12/30),两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KJT组临床有效率为83.3%(25/30),优于SASP组的6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