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在山区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b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石坝是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及土石坝的优缺点。
  【关键词】土石坝的种类;优点;缺点
  Dam in the mountains for water projects
  Wang Xiao-lin1, Li Yan chen2
  (1.Xiuyan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 Muniu town of Austin Water Station Xiuyan Liaoning 114300;
  2.Xiuyan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 Huanghua town of Austin Water Station Xiuyan Liaoning 114300)
  【Abstract】Dam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fastest-growing of a dam. And the dam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Key words】The type of dam;Advantage;Disadvantages
  
  土石坝是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
  1. 土石坝的种类
  因土石坝的施工所用材料一般采用就地开采,同时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各种开挖料,包括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土石坝的施工即是将这些材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故土石坝又称作当地材料坝,对于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土石坝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在岫岩山区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碾压式土石坝,其主要特点是对基础要求低、适应基础变形强。
  碾压式土石坝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又可分为均质坝、土质心墙坝、土质斜墙坝、多种土质坝、人工材料心墙坝、人工材料面板坝等。
  2. 土石坝的优点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其优点包括:就地取材,节省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减少了建坝过程中的远途运输;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加高、扩建;土石坝的坝身是土石散粒体结构,有适应变形的良好性能,因此对地基的要求低;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合机械快速施工。其缺点是坝身一般不能溢流,施工导流不如混凝土坝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等。
  3. 土石坝的缺点
  山区土石坝建设最大的病害即是渗流。如何控制和预防渗流是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3.1 渗流。
  所谓渗流,即是指由于填筑土石坝的土料和坝基的砂砾是散粒体结构,颗粒间存在大量的孔隙,因此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当水库蓄水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水流必然会沿着坝身土料、坝基土体和坝端两岸地基中的孔隙渗向下游,造成坝身、坝基和绕坝的渗漏。假如这种渗流是在设计控制之下,大坝任何部位的土体就不会产生渗透破坏,则为正常渗流,此时渗流量一般较小,水质清澈透明,不含土壤颗粒,对坝体和坝基不致造成渗透破坏;反之对能引起土体渗透破坏,或渗流员过大且集中,水质浑浊,透明度低,使坝体或坝基产生管涌,流土和接触冲刷等渗透破坏,这种影响蓄水兴利的渗流则为异常渗流。
  根据我国早期的土石坝工程的资料统计,由渗流而引起的破坏事故率约占31.7%.其中大型水库占11座,而对于中小型水库而言,漫坝冲垮者最多,占51.5%,其次就是渗漏导致垮坝,占29.1%,由此可见渗漏造成的溃坝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确保对坝体和坝基的渗流控制是保证土石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3.2 造成异常渗流的原因。
  总结起来产生异常渗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坝体填土与排水体之间的反滤层设计不正确,层间系数过大,或施工时有错断混层现象,或填土不够密实,过大的渗流使填土向排水体流失,都会造成反滤层破坏失效。反滤层在整个防渗体系中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即使前面的防渗体裂缝或出现渗漏通道,只要反滤层工作正常,排水降压,渗漏破坏就不会扩大。
  (2)防渗体没有直达基岩或底部连续可靠的粘土层,在开挖截水槽时,因施工困难,半途而废,从而留下隐患。
  (3)土石坝两岸岸坡产生台阶状。应该开抢成较平顺的坡度,为减少开挖可以变坡,在上下两坡度转折处,两坡角之差不应大于15°~20°,若有平台,则平台处填土高度与平台的两端的填土高度,高差悬殊沉陷量突变,容易产生裂缝,导致渗透破坏。
  3.3 如何有效控制渗流。
  渗流控制的控制理论是在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起来的,是实践反馈的结果,其中渗流的基本原理、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土体渗透稳定性三大部分,是渗流控制理论的基础。而渗流控制技术是渗流基础理论的实施措施,它主要包括灌浆技术、反滤坝技术、土石坝坝坡滑动破坏加固技术、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坝体和坝基的密度加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术以及防渗墙及其坝体坝基加固技术等。
  如何组织科学有序的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渗流是整个过程成败的关键。在土石坝施工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做好基础处理,必须万无一失。很多大型土石坝,必须要满足坝基承载力及基础防渗的情况下,完成基础处理的稳固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
  (2)掌握当地地质、水文气象资料,控制好施工工期的季节性。土石坝对水文气象的因素极为敏感,在雨季,土料的含水量影响极大,直接制约着大坝填筑,施工强度将受到影响;冬季,土料上冻,如不采取积极措施,也无法进行填筑。
  (3)确保工程所用料场开采土、石料的材料质量。料场对土石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也是最容易影响大坝顺利填筑的软肋。在防渗土料方面,含水量的高低也成为大坝能否快速填筑的关键,因此,完善而慎重地进行料场复查及复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搞好料场复查和储量计算,做到心中有数。
  (4)确定合理的坝面分区,是填筑工作施工的关键。在坝面分区流水作业中,防渗土料的施工应根据填筑的需要,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填筑区域和进行流水作业,以及采用的机械设备及填筑情况进行调整。
  (5)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并采用坝体坝基加固技术,主要指采用的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包括灌浆设计、灌浆工艺采用等。
  
  [文章编号]1006-7619(2011)05-04-43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简述基层墙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采用腹丝穿透型钢丝网架聚苯板作保温隔热材料,置于外墙外模内侧,并以锚筋钩紧钢丝网片作为辅助固定措施与钢筋混凝土现浇为一体以及饰面层的施工技术要求。  【关键词】钢丝网架聚苯板墙体外保温;饰面层;质量控制  Steel mesh polystyrene board layer of exterior insulation and finish const
期刊
【摘 要】从外墙渗漏的危害,渗漏成因及预防措施两方面来讲述本文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外墙渗漏;危害;成因;防治  Leakage of external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Gu Feng-chi  (Fushun zhongy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ushun Liaoning 113000)  
期刊
【摘 要】结合雨季施工的实际,从料场控制、温度控制、现场控制、试验与检测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沥青路面雨季施工的若干控制措施。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雨季施工;措施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Cui Hong-wei  (HainanTianhe Road & Bridge Engineering C
期刊
【摘 要】机械开槽垂直铺膜防渗是 上世纪 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型防渗技术。传统的防渗处理的措施包括砼钻孔灌注桩、砼地下连续墙、高压定喷板墙、充填式灌浆、劈裂式灌浆等 ,垂直铺膜是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发展的一垂直铺膜技术,是一种垂直防渗施工工艺,其优点是工效高,造价低,耐久性好,适应性强,防渗效果显著,施工技术可靠,是堤坝防渗及基础处理的有效措施 ,在江河堤坝防渗堵漏、水库土坝
期刊
【摘 要】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  【关键词】桥梁;转体;施工方法  Swing bridge construction method  Zh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轧钢加热炉节能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加热炉从原来的等外炉和三等炉,跨入了一等炉和特等炉的行列。但许多加热炉的装备水平还很差。因此,加热炉节能依然是冶金企业热工专业人员的主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加热炉;自动化控制  Heating Furnace automa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rmal  Yang Shi-pin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发展迅速,从传统的加大截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外包钢材加固法等,到新型的碳纤维加固法以及外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这些方法在我国已经长期大量使用,取得了很多成熟的经验。然而,由于土木工程结构材料性能、结构形式、受力条件复杂多样,因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中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原则和方法  An Investi
期刊
【摘 要】针对2002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89规范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不同提法,对承载力不同术语的理解进行了分析,明确了89规范中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就是2002年规范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容许承载力;特征值;规范  The value of personal knowledge of th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期刊
【摘 要】采用了爬罐等先进的工艺设备,大大降低了安全生产事故,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施工人员的作业环境。广蓄工程是爬罐施工的第一个成功范例。  【关键词】爬罐;广蓄工程;技术经验;驱动方式  Climber i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Zhao Gang,Wang Wei  (China Water Conservancy a
期刊
【摘 要】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为高速公路应用最为广泛的路面结构形式,在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早期损坏的现象,本文就路面破坏产生的原因、破坏形式进行了研究,对路面施工提出了建议。本文对保证公路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正常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病害;专项养护;裂缝;车辙;翻浆  Highway and improving measures of Common Diseases  Z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