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数据报道的可视化研究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时代在不断变化。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进步而变得更加方便。与此同时,“大数据”一词也诞生了,社会开始朝着数字信息的方向发展。这使数据和报纸工作的关系更加密切。非常简单的文本信息无法满足新闻的需要。他们想理解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是为了实现新闻的可视化而寻求交流。新闻记叙的理论研究需要通过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探索来实现,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握数据新闻报道的规律。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数据新闻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5.066
  1.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定义
  从定义来说,数据新闻可视化是在5G时代到来后,也就是大数据时代来临后出现的一个新的名词。在传统时代,新闻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电视、广播节报纸等。这些媒介只能让我们知道新闻的表层意义。特别是关于数据的新闻,接收者只知道经常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这是个简单的数字,但不知道里面的意思。新闻传播可视化的目的就是从视觉上、形象上看新闻的报道。最重要的是让新闻接受者知道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
  2.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特征
  数据是报道内容主体上最大的体现是数据进入报道的核心环节,产生了一些方面的突破,这也是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的特点。
  这突破了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实现了信息的重构。在传统上来说,新闻的叙事方式是以故事为中心的。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使得数据处理系统和计算机给数据新闻的叙事提供了可能。数据新闻的叙事方法是把比较抽象的数据变得更加形象,分析这些数据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以方便读者发掘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当新闻叙事的主體变成数据时,除去以故事为核心的这个叙事构造以外,新闻报道会更多根据数据之间的关联,从相异的角度、通过有秩序的方法表现和排列数据,以表示出再结构化的新闻信息。而此种新闻框架的再结构化设计与大数据的技术水准都对新闻叙事的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创新了新闻叙事的方式。
  传统新闻报道的不足被弥补。传统的新闻报道会着墨于事件细节的描写,以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具有感染力、影响力,更加深入人心。把握典型的事件,寻找个别的事件。比较执着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所以,新闻媒体的采访对象一般都是政府的工作人员、领域里的权威专家、或者是报道行业里的负责人和专家,因为他们的观点往往比较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但是与此同时,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会让内容变得片面,也没有亲和力,不受读者欢迎。此外,传统的新闻叙事方式都是报道微小样本或者个案,数据新闻的报道都是全样本和大样本。小样本的新闻报道会比较有代表性与典型性,大样本的报道会比较宏观,一般都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小样本报道与大样本的报道相辅相成,传统新闻报道的不足可以通过数据新闻的报道来弥补。
  新闻可视化传播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和覆盖。从本质上讲,数据新闻是具有互联网性质的新闻,具有明显的多元化、可视化特征。现在,手机和电脑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学习、工作、休闲,都离不开网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数据新闻,并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与传统的纸媒相比,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可视化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便利性,扩大了新闻的接受范围。同时,新闻的影响力也有所提高。它有很多优点,但是也伴随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速度非常快,虚假新闻和谣言等成为新闻治理的难点,对社会的安定产生消极影响。现阶段的新闻行业也需要关注新闻可视化普及的两面性特征,并采取革新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可视化普及的对策。
  3.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现状和困境
  可视化给数据新闻带来了很多革新和便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可视化还不是成熟的报道方式,有以下缺点。
  3.1 数据处理具有低精度
  在可视化新闻的制作过程中,我国在计算机技术和人员配置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缺点亟待解决。目前,传统新闻模型已经被可视化新闻的数据所提高改良。然而,在新闻信息传递这个层面,数据新闻仍有着很大的缺陷。尤其是在剖析与处置新闻信息时,信息的传递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
  交付过多或失真的情况。另外,在整合报纸的美术设计时,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要求准确、速度快也很难。
  3.2 没有较为完整的运作模式
  客观地说,我国的可视化新闻起步的事件是比较晚的,特别是那些传统媒体广播、报纸等等。可视化新闻的运作模式也不太完整,在新闻制作这方面没有比较健全的产业链。所以,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可视化新闻的报道者也许无法第一时间获得一手消息。因此,新闻的时效性和及时性都会被影响。
  3.3 报道缺乏实用性
  现在,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没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方向,这使得新闻内容核心的可视化变得模糊,因此也对新闻报道是实用性有着一定的影响,有一些数据完全是毫无意义的。数据新闻报道的目的应该是为受众提供有用的、明确的信息。所以可视化新闻的报道应该着眼于新闻的中心内容,通过科学技术来使得数据更加准确,以提高新闻报道的价值。
  4.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出路
  目前,数据新闻的实践已经在国内外展开。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数据新闻(包括数据可视化)的制作和发布。   在人人都是媒介的新媒体时代,在众多公众号、APP以及大量信息共存的环境下,制作适合读者阅读习惯、美观、简洁、短时间内让读者掌握关键信息的新闻报道是很重要的。要搞好数据新闻和可视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 把握数据新闻的理念
  数据的新闻和可视化表达不仅起到了美化“美篇”、优化板式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也为观众提供了有效且有用的知识,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哨兵”发挥着作用。在“我们被信息所埋没,但知识不足”的呼声中,记者可以活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浮光掠影”的读者身上找到问题点。数据新闻的重点在数据的美化和优化方面是不行的。回归新闻本身,为社会提供真正应该知道的、想知道的新闻,明确“新闻背后的真相”。
  4.2 适度扩大报道范围
  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题材的时候,可以根据新闻的种类进行分类。一般有以下种类。一个是民风民情类的新闻。在日常生活中,大众最关心的是身边或当地的新闻事件,对于大众的这种心理,新闻工作者可以将民风民情类事件纳入报道范围。可以整理和分类现在社会中各种热点新闻。把那些群众关心的高度和性质比较严重的事件分成民风民情类的新闻栏进行特别报道。第二个是国际新闻或者国家外交类新闻事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发展、前途、安全是我们和所有人都有密切关系的,与国家有关的重大新闻事件也应该人人都关注。因此,新闻工作者开设了国家外交新闻和国际新闻专栏,向观众传达当前我国或国际重要新闻,帮助观众了解最新国家的动向。第三,娱乐类新闻。我们国家现代艺能界的大新闻企划了这个专栏。
  4.3 利用信息图实现新闻可视化传播
  信息图是包括与事件有关的信息的图像。对于照片本身来说,这是一种更直观的信息媒介,将信息作为图像来提供,与新闻接收者相比,更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阅读习惯。信息图庞大而枯燥,将单个字符信息转换成简洁明了的可視化信息图,通过信息图,新闻接收者可以更容易地掌握新闻的核心信息,而且信息图的表现效果比文字叙述更直观,对接收者更强可以影响。英国《卫报》的《阿拉伯之春》等栏目最大的特征是,将影像作为信息传播的最重要手段,给观众直观、简洁、清晰的阅读体验。
  4.4 扩宽应用开放性的数据
  可视化新闻的核心就是数据,数据的发展和报道的空间都是无限的,几乎所有的数据新闻都可以以可视化的报道方式来呈现。在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新闻的价值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个行业都对数据保护特别重视,所以新闻记者想要获取到大量的真实的数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如果要解决这个困境,开放性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记者应当利用好开放性数据,并把开放性数据作为新闻报道的核心依据。运用开放性的数据不是说新闻记者获得开放性数据是不受限制的,只不过是他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大数据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新闻记者也应该也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提升自己掌握数据的能力和新闻敏感度,充分地发掘比较有用的数据资源,以充裕可视化数据新闻内容的制作。
  5. 结语
  在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与数据联系也更加密切。新闻媒体有必要对公众说明报道比较晦涩庞杂的数据。可视化领域的专家用科学技术帮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数据。新闻记者也应该学会运用数据,以使得报道更加具有可信度。可视化与数据都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的新事物,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要明确数据背后所囊括的意义与价值,为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而服务。
其他文献
灯再亮,也有照不到的地方。但有些时候,灯不是用来照亮的,而是用来引路的。——题记所谓灯,破愚暗者。在黄沙弥漫的民国时期,鲁迅先生化作一盏照破山河万朵的灯。他以笔为刃,
学校简介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创办于2003年,隶属于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寄宿制学校。学校占地200亩,总投入1.25亿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现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在发展进程中更加注重发展的深入化,将传统的媒体与新兴的媒体进行融合,可以更好的展现媒体时代所具有的优势,是我国媒体发展的新型趋势。在我国的大部分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逐渐的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要位置,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获取新闻资讯、娱乐资讯。因此,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必须要与新媒体进行融和,这也是未来我国电视新闻媒体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文中对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将传统新闻和新媒体融合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进行探究。  【关键词】传统电视新闻;新媒体融合;发展;转型  
期刊
【摘要】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新环境、新格局中,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着新的机遇,但是也极易遭受各类新媒体的广泛冲击与影响。新时期,电视媒体唯有立足深度报道,并依托自身权威媒体的优势,逐步形成深具特色的社会传播力,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然后在系统剖析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当我悄悄睁开眼,感受到天台的微风时,已是9月初了。定睛一看,我正被枝条悬在空中,头顶有一排木架。记得上一次睁眼时,我还颇为清瘦,现在已经长大了不少,衣裳也不知何时被换掉
小馋猫是谁?他就是我的表弟——小宝。小宝最大的爱好就是吃糖。他嗜糖如命,为了吃到糖,可以想出各种各样的怪招数。一天下午,我含着一根“巨无霸”棒棒糖进了家门,来我家做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