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报春梅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陈春先的故事,需要从共和国40年前的那个春天说起。
  1978年的早春3月,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标志着科学春天的到来。
  在此之前,1978年1月号《人民文学》发表了轰动全国的《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著名作家徐迟生动地描绘了中国科学院一位“臭老九”、数学家陈景润的传奇经历,展现了“文革”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灵创伤,呼唤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尊重。
  2月17日《人民日报》加以转载,迅速在科学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于是,在选拔对科学有突出贡献的人出席这次科学大会时,中国科学院推荐了10人,年仅44岁的陈景润在万众瞩目中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坐在陈景润身边的,是一位比他还要年轻几个月、来自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员陈春先。
  陈春先何许人也?
  陈春先1934年生于四川成都,1952年在四川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派赴前苏联留学,曾师从著名世界级大师玻哥留博夫(Bogolubov)院士,完成了理论物理方面最严格的训练,在苏联科学院著名学术刊物发表了6篇陈春先署名文章。
  1959年,陈春先学成归国后,被分配到国防科委搞原子弹试验。后来科学院领导通过多番交涉,把他挖过来,到中科院物理所搞研究。
  1971年底,陈春先结束三年干校“改造”返回中国科学院。从一个国外资料中,了解到苏联核聚变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苏联原子能研究所搞成功了一种超高温核试验装置,叫“托卡马克”,其实验已达到几千万度的高温。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高端技术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轰动。
  陈春先主动请缨领衔“托卡马克”项目。
  当时中国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混乱中,有关部门对立项迟迟不给答复。
  陈春先性格执着,认定的事必须干到底。在有关负责人家中游说立项时,他情绪失控地说:“苏联都作出不同型号的托卡马克,中国什么都没有,你为什么不着急?”
  在三无(无资金,无设备场地,无人员)情况下,陈春先边“挨整”、边被贴大字报,坚持搞起了托卡马克项目。1974年7月1日,在物理所建成中国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简称CT-6号),填补了我国空白,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核聚变的垄断。
  今天在中科院网站的《中科院大事记》中,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1974年,物理所研制出我国首台托卡马克CT-6。”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前夕,陈春先和陈景润等被中国科学院破格提拔为正研究员。他们也是中国最年轻的正研究员。
  坐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陈春先心潮翻滚,激情难抑。
  1977年8月6日科学座谈会上,他已经听到邓小平同志温暖人心的“我愿意给你们当总勤部长”。
  这次,面对全国科学大会6000位听众,小平同志又用陈春先熟悉的乡音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举打开了长期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陈春先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在这次科学大会上,陈春先主导的“北京托卡马克6号”,被评为全国科技一等奖。
  二
  全国科学大会后3个多月,陈春先随着中国首个科学家访美团,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陈春先考察的是美国的核聚变项目。在考察过程中,他对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区的新技术扩散区产生了浓厚情趣。
  美国旧金山的硅谷和波士顿的128公路區,坐落着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等多所著名学府。在这些学府周边,诞生云集了苹果、英特尔等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被迅速转化为产品,每天都在创造着巨大的财富。走在这片高科技产业的发源地,陈春先心头的思绪无法平静,“我们已经落后了一个时代!”
  1978年12月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今后中国将实行“改革开放”,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拉开了一个注定进入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序幕。
  就在这年,陈春先又一次踏上了赴美深入考察的旅程。美国硅谷、128号公路技术扩散区许多产学研结合创造科技奇迹的生动例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技术扩散”的思路逐渐在陈春先的头脑中形成。中关村聚集了中国科学院几十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十所著名学府,为什么不能像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区一样,成为中国的一个高科技扩散的辐射源呢?
  在中国科学院的座谈会上,在北京市科协的交流会上,这位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室主任、等离子体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大声疾呼:“经济要发展,就要搞技术扩散。应该把科学技术和人才从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扩散,像把墨水滴入水杯一样,扩散开,把水染蓝!”“要把中关村建成‘中国硅谷’!”
  陈春先的呼声,犹如一声春雷,在中国科学院内外激起了层层波澜。
  陈春先在大小场合算起了账:“60年代初,我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制成功,与美国仅相差半年,20年过去了,美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激光工业,而我们呢?科研成果还只是停留在纸上、实验室里,被禁锢在科研单位的深墙大院里,远离生产实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物理所的大门一开,国家就要投入三万元,可是却没有人计算一下,一千多人的物理所每天的产出又是多少?”
  陈春先前后三次访美,更坚定了他移植硅谷经验、搞技术扩散的想法。
  春雷之后就是播种。
  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带着纪世瀛、崔文栋、曹永仙、汪诗金、吴德顺、刘春城、罗承沐、耿秀敏、潘英、李兵等同仁,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间十几平方米、俗称“鸡窝”的后平房仓库。打开门一看,里面结满了蜘蛛网,尘土有几公分厚。他们打扫了半天卫生,把杂物堆到里边,拉上一道塑料布隔开,占用了大约5平方米小半间房子。然后摆上一张抽屉桌子,找来四把破椅子,没有放一粒鞭炮,更没有剪彩,悄无声响地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市科协咨询部部长赵绮秋还代表田夫书记前来讲话,表示充分支持,并借给200元启动费。经过大家热烈讨论,决定今后服务部经营项目包括搞技术咨询、办技术培训、为企业与科研机构牵线搭桥……   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诞生的。我们无法揣测当时陈春先是否意识到,他带头创办的这个民办自发性质的科技开发机构,是北京甚至全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公司的雏形,更是日后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中关村的第一粒种子!
  三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有风险的。陈春先此后的创业道路充满了坎坷:议论、责难、诽谤、告状、查账、亏损、立案、被拘、绑架、破产,一个个接踵而至。
  几个月来,服务部的活动非常活跃。原来科学城一到晚上下班,大家都窝在家里不出门。如今吃饭后人来人往,科技人员完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服务部的各种工作,中科院和大专院校上百人开展各种科技活动,穿梭似地来往于物理所、电子所、力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其中不乏一些知名教授。
  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和议论。
  有人把状告到物理所管惟炎所长,管惟炎一拍桌子:“简直无法无天,占用仓库也不向领导汇报,这样下去不把科学秩序搞乱了!”
  从此以后,服务部的窝也没了。只能到处打游击,项目在哪里开发,就在哪里办公,有时拿到陈春先办公室,有时到纪世瀛的设计室,有时上曹永仙的试验室,除了财务上的保险柜放在刘春城的屋子里,其余都是流動的,有人把服务部叫做“科技游击队”。
  一年多以后,服务部不但没有被摧垮,反而一天天壮大,服务项目越来越多,找上门来的企业和老百姓络绎不绝。
  到1982年上半年,服务部共承担了27个开发、咨询、研制项目。其中有几十万的高压长脉冲电源的研制,有高速数据采集器的研制,有等离子冶金项目的研制,有高压大电流火花间隙开关的研制,有锅炉检测的改造等,收入已达2万多元。
  看着服务部越来越红火,又听说发津贴,有人打小报告四处散布说:“陈春先办服务部就是为了捞钱,不贪污才怪呢!”
  一时间阴风四起,到处流传着“陈春先带头破坏中科院的科研秩序”,“陈春先是中关村的科技二道贩子”。
  更大的风暴终于来了。
  物理所的例会上,管惟炎所长一脸严肃,公开点名批评了陈春先。他说:“陈春先办服务部说什么移植硅谷经验,扩散新技术,实际上跟卖菜、卖肉的‘二道贩子’差不多,是不务正业,歪门邪道,腐蚀干部。希望这些人悬崖勒马,把问题交代清楚。”
  文革刚结束,阶级斗争的凛冽寒气人们记忆犹新。物理所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有些原来参加服务部活动的人,一看形势不妙,反悔到服务部干活,今后涨工资、评职称、分房子等着领导穿小鞋吧!当天晚上就有人到陈春先家,放下从服务部拿到的几十元、上百元津贴不说话就走。有的人退还津贴后,还忐忑不安地问:“这种非法所得,算不算贪污?会不会治罪?”
  1982年5月,物理所一位副所长带队进驻服务部,一笔笔审查和复印所有账目。
  管惟炎利用账目记载的情况,派人到北京和外地与服务部有合作关系的单位进行调查,理由是追查陈春先的经济问题,凡是物理所在服务部拿津贴的人,他个个面谈。
  陈春先的儿子陈新宇清楚地记得,父亲经常夜里与一位“所长叔叔”在电话里争吵,有时吵得很凶,哽咽着说不成话。
  1982年底,新华社北京分社资深记者潘善棠从赵绮秋那里了解到这一情况,两次采访了陈春先,周鸿书亲自对采访文章进行审阅修改,最后潘善棠顶着管惟炎的警告和压力,在深入核查、了解服务部的情况基础上,独立撰写了发往新华社“内部动态清样”,题目为:《研究员陈春先搞“新技术扩散”试验初见成效》。
  潘善棠2006年2月18日回忆:“稿子写出后,我建议先在新华社内参上刊出,供中央领导参阅,先看看中央领导对陈春先的做法是何种态度,再作下一步报道计划,这可避免与科学院和物理所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1983年1月6日,《研究员陈春先搞“新技术扩散”试验初见成效》,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52期刊出。7日、8日,胡耀邦、胡启立、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在内参上作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陈春先走出的新路子。
  1983年1月25日早晨,陈春先像往常一样正在洗漱,突然停了下来。刚才打开的收音机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声音高亢,新闻摘要节目头条就是潘善棠的文章和中央领导的批示。
  陈春先颤抖着手拿起电话,打给纪世瀛:“老纪,你听到广播没有?中央有批示了,肯定了我们的做法。”
  老纪的嗓门大的吓人:“这是真的吗?怎么事前一点不知道,赶快通知大家听广播,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呀!”
  大家很快跑到服务部,相互抱在一起,泪水扑簌簌流满脸。有的呼喊:“共产党万岁!”“服务部万岁!”服务部沸腾了!物理所沸腾了!整个中科院沸腾了!
  四
  自从中央批示传达后,到服务部来咨询、联系的络绎不绝,陈春先的家里几乎从早到晚排队来人找。陈春先想,看来必须把服务部扩大为公司,才能让新技术在更大范围里扩散。陈春先和他的团队租下了中关村大街上的大雅餐厅,成立了技工贸三位一体的民营科技公司,“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下设华夏电器公司和华夏电器厂。
  随后,一大批中科院、北大、清华的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创业,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联想等民营科技公司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陆续在北起燕园、南到白石桥这条几公里长的大街上安营扎寨。
  1985年,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雏形。
  1988年,国务院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遗憾的是,陈春先领导的“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和他1986年彻底辞职下海创办的“华夏硅谷创业集团”,并没有顺风借势,获得长足发展,仍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在1996年偃旗息鼓。
  与此同时,中关村却以震惊世界的步伐前进!
  2002年1月,中关村被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为全球八大新兴文化圣地之一。   是年,68岁的陈春先又成立了自己的新公司“陈春先工作室”,一家服务于中关村创业者的中介机构。
  2004年8月9日,陈春先在贫困中因病逝世,告别了他恋恋难舍的中关村。他还临终遗嘱,向社会贡献出自己的眼角膜。
  陈春先逝世前几个月,我曾到其804楼家中拜访。这还是中科院1981年分配给他的老式居民楼房子,4间小房子,没有客厅,约80多平方米。为了解决生活的困窘,租出去了一间。陈老身患糖尿病后期综合症等多种疾病,身体看上去非常虚弱。由于下海失去了科学院员工的福利待遇,他看病的医药费用都成问题。不久前,我曾经和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在海淀区政协会上起草过反映陈春先生活困境的提案。
  我鼻子酸酸地說:“陈老,中关村和国家发展的这么好了,没想到您生活的这么困苦。”
  陈春先笑着说:“挺好的!挺好的!能看到中关村和国家发展到今天这样子,是我这辈子最高兴的事。”
  他看着窗外说:“创建中国硅谷模式,与核聚变‘海水变石油’有实质的内在涵意。中国硅谷模式,即‘知识与金钱聚变’。科研创新工作,我不搞会有很多人搞,可以搞得很好。但探索在中国条件下的硅谷模式,只有我这样的人敢于挑头搞。”
  话题一转,又神采飞扬地聊到了他的创业服务。
  谈话中了解到,市、区领导知悉陈春先的生活困境,特别解决了陈春先的医保问题。
  陈春先创业以来共创办过20多个公司,包括最后一个工作室,都没做大。他也常自嘲说:“我的公司全都没做大。经历了企业家的各种磨难,但是没有聚集起财富。”
  没人深入研究过陈春先这位大勇气、浓激情、高智商的创业家,何以总是做不大、做不强、做不长的深层次原因。
  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之痛始终伴随着陈春先,他承载了改革的历史重担,也必然直面中国早期市场体制的种种缺陷,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陈春先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民国时期中央大学的教授。陈春先本人50年代初到莫斯科大学学习物理,1959年毕业后回国分配到中科院物理所。他的书生气太浓了。在创业气氛、市场环境都缺乏的年代,这种书生气在市场竞争的刀光剑影中,肯定是不对称的厮杀。
  陈春先的创业历程中,曾经推出许多超前科技项目,有过多次做大做强的机会,都因自身、外部和其它难以道明的因素中途折戟。
  比如1983年,陈春先就做出了“华夏IPS8888桌面出版系统”,这个系统类似于后来走红的方正出版系统,但最后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败北。
  1984年,还有一个涉及300多万元的计算机项目,大部分产品已经运到北京了,背景雄厚的国企合作方中途变卦。海淀区工商局、北京市中级法院前三次都判陈春先方胜诉,但没想到官司整整打了6年,最后却又不开庭莫名其妙地变成了陈春先败诉,几百万元的产品烂在了仓库。
  纪世瀛深知陈春先的创业坎坷历程。他说陈春先“老陈性子太急,又太善良。不断开发科技项目,与外地企业合作,没赚多少钱,倒惹了不少麻烦。”
  项目成了,陈春先只收点技术转让费。项目失败了,有的合作方怪罪于陈春先。因公司间经济纠纷,陈春先曾一次被非法拘留,一次被非法绑架,均被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解救。这两次非法拘留和绑架事件,对陈春先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显然,陈春先在商战中不能算是胜利者。可是,谁能说、谁敢说陈春先不是英雄呢?他是冲破中国传统科技体制的闯将,他是中国民营科技创业的先行者,他是中国知识经济的战略家,他是中关村第一枝报春梅!
其他文献
徐小平就是一个和中关村同步的孩子,随着中关村因活力四射的创业氛围变得越来越“年轻”,天使徐小平也在“逆生长”中再次快乐起飞!  说到中国创业圈和天使投资圈,徐小平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这位当年新东方的创业“三驾马车”之一,现在成了叱咤风云的投资界风云人物——他与王强等联合红杉资本创办的真格基金,已经成为中国天使投资圈的一面旗帜。  由于他最初的职业大多和教书育人有关,有人至今尊称他为“徐老师”,而
期刊
邓中翰清醒地认识到:未来,没有芯片的安全就没有信息的安全,也就没有国家的安全。强烈的使命感,让他不断思索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宏观问题。  邓中翰,被称为“中国芯开拓者”,这个名副其实的称呼,却总给人一种神秘的宗教感,可他却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这两个称谓承载的厚重,足可以让人敬畏和仰望。而他身后的那些传奇,更令人敬畏和仰望。他是中国星空中的一颗明星,璀璨着中国芯。  挑战开启人生序幕  邓中翰,1
期刊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无私奉献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曾经,他是莎士比亚忠实的读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写过剧本,自编自导过话剧,并因此小有名气。然而,阴差阳错,扎实的文学功底却助他踏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从此以后他把那颗热衷于文艺的种子深埋于心底,潜心研究科学,中国就此诞生了一个科学家,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而少了一个“莎士比亚”。  我从来都相信,优秀的人做什
期刊
庚子鼠年春节前夕,沉浸于节日气氛的人们没有想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打响……  武汉——这座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而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并且,疫情已经呈现波及全国的苗头:截至2月5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8018例,累计治愈出院1153例,隔离治疗26302例,累计死亡病例5
期刊
在中关村这部长达40年的创新创业史诗中,像刘迎建这样的奠基者和拓荒人,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百折不挠的创业勇气、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书写着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演绎着一段段产业报国的财富故事。  中关村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新创业风云史——这里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试验田”,更是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诞生的摇篮和发源地。那么,刘迎建的故事就是其中值得浓墨重彩的一
期刊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题记  倉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他,把汉字带进了信息时代,让中华汉字源远流长。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电灯时要感谢爱迪生一样。他给我们创造了快捷的信息载体,为数以千万计的人谋得了就业甚至致富的渠道,他让毕昇的发明进一步光大。他,就是被大家尊称为“当代毕昇”的科学家
期刊
俞敏洪已经成为千千万万为了梦想而奋斗的创业者们的标杆,从他的故事当中,不断获得向上的动力,朝着梦想的方向,一直前行。  初次见到俞敏洪,是在2005年的春天,中关村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一年,他获得了“最值得尊敬的教育人物”殊荣,在颁奖典礼上,他说:“也许我们会有勇气,也许我们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有所作为,把新东方在未来真正建成一所好的私立大学。在我们新东方一直有一首歌,是从来不敢忘记的,
期刊
我1983年出生,2011年开始创业。可以说,我是伴随新时代一起成长的青年创业者。我特别荣耀,自己能够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下;我特别幸运,每一步我都踩对了时代进步和潮流的新发展;我更加感恩,因为一路走来,我又成为了国家利好政策的受益者。在整个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我充分经历了也体验到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无论是社会还是人生发展的机会。  被机遇推上了创业路  我是最早的产品经理之一。早在大三的时候,我在互联
期刊
张朝阳说:“我其实不是很善言词,甚至有些木讷,但没有其它选择。现在,公司整体进入了规范化运作阶段,我的精力也会更多地放在公司的运营发展上来。”  再次提笔撰写张朝阳,先看了他曾经力荐的电影《乔布斯》以及他和搜狐投资拍摄的自制电影和网络剧《煎饼侠》、《匆匆那年》、《我在大理寺当宠物》。笔者以为,张朝阳推荐和投资制作的作品代表了他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多年前,张朝阳毕业于清
期刊
诚信口碑成了东华通行业界最高级别的通行证,而薛向东和他带领的东华软件,也在中关村写下了这段属于他们的传奇。  作为东华软件的董事长,薛向东是一位不事张扬的人,很少接受媒体的专访,就连在论坛上的发言也是中规中矩,这与那些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过东华软件的业绩却与董事长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从2006年成功上市,东华软件以每年30%的增长率一路高歌猛进。凭借公司强劲发展的势头,薛向东家族也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