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管道连续编织–缠绕–拉挤工艺研究

来源 :工程塑料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71655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一种连续编织–缠绕–拉挤工艺,通过分析拉挤前后复合材料管道的几何结构,得出编织层纱束与缠绕层纱束在经过拉挤成型模具前后线型的变化关系,给出满足制品各层纤维均匀受力的编织–缠绕–拉挤工艺的线型设计要求;考虑缠绕层、编织层进入拉挤成型模具前后的线型变化关系和管道的设计要求,分别设计缠绕线型和编织线型;按设计的线型试制多种规格的复合材料管道,通过对比分析理论纱束角度与实际测量值,发现同一直径的管道,编织角的误差小于缠绕角的误差,两者均控制在1.5o以内,角度误差率均小于3%,且误差均随管道厚度的增大而减小,管道直径越大,编织角与缠绕角越接近实际值。通过分析管道试件的超声波扫描图,管道无明显缺陷,纱束间无明显细缝,证明设计的纱束线型变化合理。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包覆混合装药的定容燃烧性能,制备了不同药型的杆状发射药和粒状发射药,对不同药型的发射药进行包覆处理。对包覆发射药、杆状发射药和粒状发射药组合混合装药、粒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海洋运输以其运量大、通货能力强和运价低廉的优势,在大宗货物的运输中占居主导地位。为应对高速增长的贸易需求,船舶
广州泮溪停车场基坑支护经过不同方案比较后,采用了地下连续墙+逆做法内支撑的基坑支护方案,该方案具有既安全、较为经济又绿色环保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该方案的施工顺序、内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分别对CL-20/HMX共晶、RDX含能复合体系和PVDF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模拟研究。CL-20/HMX共晶超胞的(100)、(010)晶面共晶体系的内聚能密度和结合能均大于
微小表面的几何参数对光学零部件成像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微小表面的特点是口径小,采用常规干涉仪对其表面的几何参数无法实施精确测量。论文采用显微干涉术,以表面面形、球
针对基本模糊控制器存在不能消除稳态误差及其变化率以及无法同时得到较好的动态特性和稳态性能的缺点 ,提出了一种复合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通过一个子模糊控制器来自动修
<正> 1999年10月31日,北京至上海、北京至福州高速公路的重合路段,山东济南至泰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它使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达到10342公里。这是我国高速公
阐述了目前中国大豆进口主要特点、检疫检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进口大豆的检疫检验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针对某导弹的地面发射装置速度慢、时间长的缺陷,在完成起竖装置的非线性建模,并进行反馈线性化的基础上,采用线性模型跟随方法设计,实现了发射装置的快速起竖控制。最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