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由于专注做某种事时或情绪不佳或恐惧时会出现咬下唇动作,日久乃成为咬唇不良习惯。咬下唇时由于改变了牙列前方的肌肉力量平衡从而影响上下颌向前的协调发育而导致错颌畸形,出现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上前牙散在间隙,下前牙拥挤,前牙覆颌覆盖加深,即影响美观又影响功能。笔者利用活动矫治器对18例儿童咬下唇不良习惯进行了阻断性矫治,效果比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8例患儿中男5例,女13例;年龄6~13岁;混合牙列12例,恒牙列6例;深覆盖伴深覆6例;基本中性5例,开始远中10例,完全远中3例。
方法:唇档丝活动矫治器。后牙置箭头卡及邻间钩固位,上前牙唇侧置双曲唇弓,唇弓上中切牙位置焊唇挡丝。唇挡丝应达到下颌前庭沟以支撑起下唇并不妨碍下前牙自行唇向调整为宜。每次复诊,双曲唇弓加力内收上前牙解决上颌前突。如前牙覆颌过深,可在活动矫治器上加平面导板,以压低下前牙。解决深覆颌。除此以外也可使用前庭盾,前庭盾带入口腔后,使上切牙唇侧与矫治器紧贴,上唇肌肉收缩有向内的压入力。余牙与矫治器不接触,不能压迫牙龈粘膜及前庭沟,下切牙唇面与矫治器平行离开一段距离,可阻断下唇肌力,使下前牙唇向调整
疗效判断标准:前牙覆颌覆盖基本正常;磨牙关系基本中性;咬下唇不良习惯破除。
结 果
18例中有2例未能坚持戴矫治器,其余效果均较理想,基本上达到以上矫治标准。
讨 论
唇习惯由于破坏了牙列前方的肌肉力量平衡,从而影响上下颌向前的协调生长发育而导致错颌畸形。咬下唇时增加了推上切牙向唇侧及下切牙向舌侧的压力,妨碍下牙弓及下颌向前正常发育而出现拥挤,同时上前牙向唇侧倾斜移位而出现间隙,前牙覆颌覆盖加深,开唇露齿。不仅美观上受影响而且前牙的切割和发音功能均受影响。利用活动矫治器对咬下唇不良习惯进行早期治疗,可在纠正不良习惯的同时,矫正上颌前突及下颌后缩,从而改善面型,改善切割功能及发音功能,使唇肌功能得到正常的训练,为上下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避免了以后戴固定矫治器治疗所造成的诸多麻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林久祥,主编.现代口腔正畸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96.
叶慧芬.前庭盾矫治早期Ⅱ类Ⅰ分类错颌体会.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10,(02).
3 陈华,主编.实用口腔正畸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29.
资料与方法
18例患儿中男5例,女13例;年龄6~13岁;混合牙列12例,恒牙列6例;深覆盖伴深覆6例;基本中性5例,开始远中10例,完全远中3例。
方法:唇档丝活动矫治器。后牙置箭头卡及邻间钩固位,上前牙唇侧置双曲唇弓,唇弓上中切牙位置焊唇挡丝。唇挡丝应达到下颌前庭沟以支撑起下唇并不妨碍下前牙自行唇向调整为宜。每次复诊,双曲唇弓加力内收上前牙解决上颌前突。如前牙覆颌过深,可在活动矫治器上加平面导板,以压低下前牙。解决深覆颌。除此以外也可使用前庭盾,前庭盾带入口腔后,使上切牙唇侧与矫治器紧贴,上唇肌肉收缩有向内的压入力。余牙与矫治器不接触,不能压迫牙龈粘膜及前庭沟,下切牙唇面与矫治器平行离开一段距离,可阻断下唇肌力,使下前牙唇向调整
疗效判断标准:前牙覆颌覆盖基本正常;磨牙关系基本中性;咬下唇不良习惯破除。
结 果
18例中有2例未能坚持戴矫治器,其余效果均较理想,基本上达到以上矫治标准。
讨 论
唇习惯由于破坏了牙列前方的肌肉力量平衡,从而影响上下颌向前的协调生长发育而导致错颌畸形。咬下唇时增加了推上切牙向唇侧及下切牙向舌侧的压力,妨碍下牙弓及下颌向前正常发育而出现拥挤,同时上前牙向唇侧倾斜移位而出现间隙,前牙覆颌覆盖加深,开唇露齿。不仅美观上受影响而且前牙的切割和发音功能均受影响。利用活动矫治器对咬下唇不良习惯进行早期治疗,可在纠正不良习惯的同时,矫正上颌前突及下颌后缩,从而改善面型,改善切割功能及发音功能,使唇肌功能得到正常的训练,为上下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避免了以后戴固定矫治器治疗所造成的诸多麻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林久祥,主编.现代口腔正畸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96.
叶慧芬.前庭盾矫治早期Ⅱ类Ⅰ分类错颌体会.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10,(02).
3 陈华,主编.实用口腔正畸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