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等三则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i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
   一日,一位热爱中文的朋友忽然提出一个新颖有趣而又新鲜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了”这个字,是方块字里最具震撼力的。
  笑问缘由,他一丝不苟地说:“它是中文里的过去式——它一出现,事情往往便过去了,追悔、追叹、追泣,全都没用。”
  细细一想,果然。莞尔之余,深受启示。走了、完了、断了、死了,了、了、了、了。
  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了”,它一现身,天大的事,都成了明日黄花,没有商榷的可能,没有转圜的余地,更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就算你是西楚霸王再世,具有拔山之力道、盖世之气势,也没有办法力挽狂澜。
  “了”,它大模大样地坐在字里行间,神气而威严,深沉而肃穆。它的出现,代表了大局已定,标志了大势已去,一切的一切,都划上了一个“戛然而止”的句号。它让你惊、让你痛、让你惧、让你悲。
  “了”,它是文字的警钟,教人学会珍惜之道。惜物、惜人。爱过了,纵有一日,物碎了,人亡了,那情,永不逝,在心上。
  (兰明芳摘自作者博客)
  游 客
   上世纪,一位美国游客拜访波兰著名学者哈菲兹,这位美国游客看到哈菲兹家里除了堆满了书外,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很震惊。唯一的家具只是一张餐桌和一条长凳。
   游客问:“大师,您家的家具在哪儿?”
   “你的呢?”哈菲兹问。
   “我吗?我只是个游客。”
   “我也是。”哈菲兹说。
  (于成春摘自《青年博览》)
  从内打破是生命
   我家邻居特别善于孵小鸡,我的母亲总会找她孵小鸡。用她的方法选蛋,孵出的小鸡成活率极高。然而我们精挑细选的鸡蛋总有很多过不了她这一关。一次,我随着母亲到她家里,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绝招。
  进屋后,我们说明来意。她站起来,把房间的门关上,房间里顿时黑暗了下来。然后,她打开手电筒,把我们拎来的十几枚鸡蛋,放在桌子上,拿起来一个,用手罩着光线,把一枚鸡蛋放在了手电筒的光亮处。
  “孵小鸡用的蛋很有讲究,灯光一照,要能看到鸡蛋里边的白色椭圆形气泡,这样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否则,肯定白忙一场。”我们凑上去看,在鸡蛋的一端,果然有一个很神秘的椭圆形气泡。最终,她从这十几个鸡蛋中,选出了六个。她说,这六个百分之百可以孵出小鸡来。
  她又说,这鸡蛋呀,就像人,从内打破呢,就是一个崭新的生命;如果从外打破的话,就只能成为食物。
  当时并不觉得这话玄妙,如今忽然想起,却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如果一个人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能够从内心突破自己,那就是一次生命的重生,从此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开始一次新的生命旅程。
  (庄妃轩摘自《快乐老人报》)
其他文献
“狗在地上,猫在炕上”,这是外祖母常说的一句话。她的意思是,猫和狗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对待它们要有原则,不能乱来。比如说狗上了炕,她会马上严厉地斥责,而猫蜷在炕上,她从来没有不满意过,有时还主动把它抱到炕上。    有一段时间,我从学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炕上有没有猫。因为它蜷在炕上的模样早已让人习惯了,觉得那样才是正常的。其实猫也有自己的事情,它常常不在家里,更不在炕上,而是去林子里、去其他
期刊
“Where are you come from?(你从哪儿来?)”  “China. I come to here for diving.(中国。我来这里是为了潜水。)”  “Can diving in China?(中国能潜水吗?)”  “No.(不行。)”  中国那么大,竟然没有一处像样的地方,可以潜水?我说的都是实话。中国的确没有一处潜点。南沙水质和环境应该都达标,可是交通不便,硬件缺乏。
期刊
读书当从识字始  九十高龄的叶嘉莹出生在一个旧式家庭,幼年并未进入当时的一般小学就读,父亲成了她最好的启蒙老师,教导她“读书当从识字始”:比如一个兴字就有不同的读法,当作动词讲“复兴”,当作名词就用作“兴趣”(兴为四声)。古人写诗有三种开端,即赋比兴,在这里,兴要读成四声。赋是直言其事,有什么就说什么;“比”则如《硕鼠》,要讽刺剥削者,用大老鼠来做比喻,是由心及物;而“兴”则如《关雎》,由物及心,
期刊
初到德国,在阿曼达镇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的面包店,卖的面包大小差不多,口味没有多大区别,价格却很悬殊。更让我不解的是,德国人有严重的“跟风”现象:哪家面包价格越贵,人们都爱进那家店买东西,即便排长队花费时间等着,也不愿意到门可罗雀的店里购买。   那天,我到广场散步,遇到了常光顾那家面包店的店主,他见到我,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后,连声惊呼:“谢谢您,这位中国的朋友,是您经常到我店里买面包,我家
期刊
独立艺术家海弟,1984年生,广东人。曾在化学实验室工作,出于对木头以及艺术的热爱,辞职专注于基于木头的雕刻创作,试图在木头雕刻中探寻存在的各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海弟大学时读的专业是食品检验,毕业后进入一家检验机构工作。对海弟而言,实验室就像个透明的工作室一般,他甚至可以很清晰地窥探到今后的人生轨迹,“这不是我想要过的生活,它透明得有些苍白。”于是,海弟报读了中山大学的艺术
期刊
新年你最希望的状态是什么?但愿脑洞从此合不上,灵感像流水一样哗哗地流。你的身边总有一些人和事,让你觉得“啊,原来可以这样啊”,想想自己和别人身上发生的这些事情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天马行空,脑补各种可能,分享生活中的别样精彩。  于黛蕊:学《刻舟求剑》的时候,文中的“遽”很多同学都记不住,老师便说:“这个字的解释应该是匆忙,立即。看,这是个象形字,下面的‘豕’是野猪的意思,这个字就像一头
期刊
早在1940年,英国皇家开始轰炸柏林时,为了提高防御能力,希特勒下令手下修建了8座碉堡。这些碉堡建成后,具有可怕的防御能力,不仅英国皇军空袭时通常会避开它们,就连地面部队也对它们束手无策。因为,碉堡不仅有着厚厚的墙壁,里面还存有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   2011年,德国政府准备改造位于汉堡的威廉斯碉堡,应该如何改造这样一座庞大的建筑物,成了德国民众关注的焦点,政府也专门发布了一份公告,向全社会征
期刊
第一次听说李娟,源于弟弟塞给我的那本叫《我的阿勒泰》的书,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她;看了那本叫《我的阿勒泰》的书,我后悔才认识她。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如同芨芨草那般刚强坚毅,如同草原那般粗犷浩渺,就像戈壁粗石那样平凡,却又有着溪流的柔情,春风拂面般的细腻,玛瑙样的晶莹和剔透。   我花了几近一夜的功夫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和李娟生活在一起,然后,便是彻底的失眠。当所有人都在仰望星空的时候,她看
期刊
路  一天,一头小牛要穿过一片原始树林返回草地,由于小牛贪玩,走出了一条起起伏伏、弯弯曲曲的路。   第二天,一条狗也踩着小牛的足迹穿过了树林,后来,一群羊经过,看到树林中的路,也沿着弯弯曲曲的路穿过。   附近的村民也开始使用这条路:他们进入树林,一会儿向右拐,一会儿向左转,一会儿弯腰爬坡,一会儿绕过障碍,边走边抱怨,甚至边走边咒骂,但是,没有人想找一条捷径。   多年之后,这条小路成了动
期刊
在杨先生家聊天,聊到竟有人给儿子取名叫π,我才知道还有人比我家先生更痴迷π。  一大早起来,先生说今天是π节,说得我一头雾水。“3.14呀。”他说。原来如此,3月14日是圆周率日,对π迷来说,这一天却是他们的节日。读数学专业的先生告诉我,麻省理工每年都在这天为π过生日,聚在一起大声地彼此祝福“圆周率日快乐”,讨论圆周率问题,吃馅饼(英文pie,与圆周率同音)以及其他各种以圆周率为主题的食物。举行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