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日常生活诗歌艺术审美价值初探——以卢卫平诗歌为例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诗歌在完成求真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其艺术审美价值。日常生活诗歌因其书写的"平民化"和"口语化",注重个体经验对此岸生活的表达,它将使诗歌传统美学品格开始自觉走向对个体存在与生命感的关怀与超越。立足日常现实,亦从不弱化审美观照,卢卫平的诗歌创作代表了日常生活诗歌从求真价值到艺术审美价值的自觉过渡。
其他文献
在崇尚阳刚之美的战争题材的作品中,传统女性形象的缺席给战争文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遗憾。孙犁塑造了一系列几近完美的既有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尚,更有着传统文化内涵的女性形
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号茗柯,常州武进人。提到张惠言,总是感到他身上沉积了太多的东西。乾嘉之际,常州出现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和“常州词派”。这
爱情历来是文学创作的重大主题,每一部表现爱情的作品,都体现着作家的爱情观。然而,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区别于其他爱情主题的特点,就在于作品主题直接突出作家的革命性的爱情观。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