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可圈可点的若干个“最后一次”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x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功勋卓著。他人生经历的若干个“最后一次”可圈可点,仅从这些方面即可一睹他治军、治国、治党的卓越才能,有胆识、有魄力、有度量,统揽全局、举重若轻的领袖品格。
  最后一次复出
  邓小平一生经历过三次大落大起。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及其后的政治形势发展,为邓小平1977年夏的第三次复出提供了契机。
  1977年3月,华国锋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开始,华国锋就给各组组长打招呼,说“有两个敏感问题:一个是小平同志出来工作的问题,一个是天安门事件平反的问题,希望各组讨论的时候不要触及”。
  尽管如此,有些同志还是冲破了华国锋设置的禁区,触及这两个重要问题。最有影响的是陈云的书面发言和王震的发言。
  对党内外的呼声,华国锋没有置之不理。3月14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表示:邓小平同志的问题应当解决,但是要有步骤,要有一个过程。4月10日,邓小平给华国锋、叶剑英和党中央写信,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邓小平以“准确、完整”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表现了一个政治家敏锐的眼光。
  5月24日,邓小平同王震、邓力群谈话。他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他说:马恩列斯毛没有说过“凡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
  这时,要求邓小平复出的呼声更加高涨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华国锋顺乎党心民意,按3月工作会议期间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主持召开党的十届三中全会,让邓小平复出。1977年7月17日,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
  最后一次正式出国访问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中美两国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公报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决定1979年3月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为了进一步增进中美双方的了解、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1979年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卡特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受到了美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8天的访问中,邓小平与卡特总统进行了深入、坦率、诚恳的会谈。会谈中,邓小平同卡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
  邓小平的出访掀起了美国全国性的“中国热”。这是30年来的第一次,这种影响力对于改变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2月6日至8日,在访美归国途中邓小平访问日本。这次访问美国和日本,是邓小平最后一次正式出国访问。
  最后一次非正式出国访问、
  最后一次去车站迎接外国客人
  中朝两国的关系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两国领导人就像走亲戚一样,经常来往,商量问题,交流情况,互相支持。邓小平为巩固与发展中朝友谊而不遗余力。为此,他一生曾四次访朝。
  1982年4月27日,邓小平和胡耀邦内部访问了朝鲜,同金日成举行了多次会谈,表明中国高度重视与朝鲜的传统友谊,定格为“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那时邓小平已78岁了,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国访问。
  1989年11月5日至7日,应中共中央邀请,金日成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
  当金日成乘坐的专列抵达北京时,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前往车站迎接。
  金日成看到85岁高龄的邓小平还亲自出马到车站迎接他,十分感动,快步上前,和邓小平紧紧拥抱。
  邓小平对朝鲜劳动党、政府和朝鲜人民为争取祖国自主和平统一、缓和朝鲜半岛局势而进行的斗争表示坚决支持。这是邓小平和金日成的最后一次会面。
  辞去最后一个职务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人共同约定“一齐退下来,而且是一退到底。即退出中央委员会,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后来,经过中央政治局反复讨论,并征求多方意见,决定邓小平、陈云、李先念3人“半退”,即退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但仍担任一定职务。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说:“退休是定了,退了很有益处。如果不退休,在工作岗位上去世,世界会引起什么反响很难讲。如果我退休了,确实不做事,人又还在,就还能起一点作用。”
  对于退休时的职务交代,邓小平说:“军委要有个主席,首先要确定党的军委主席,同时也要确定国家军委主席。”他加重了语气,一字一句地说:“我提议江泽民同志当军委主席。”同一天,邓小平郑重地向政治局呈上了请求退休的报告,要求实现“全退”。邓小平终于说服了中央常委。政治局决定,将邓小平退休问题提交十三届五中全会讨论。
  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表决,接受了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
  最后一次正式会见外宾
  1989年11月13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正式会见了他政治生涯中的最后一批外宾———斋藤英四郎(当时任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为高级顾问、河合良一(当时任日中经济协会会长)为团长的1989年度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
  当着几十位日本客人,邓小平心态平静、语气随和地说:“我们都是老朋友了,欢迎你们。在我离开领导职务之际,应该见见老朋友。多年来,你们在中日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尽了很大努力,非常感谢你们。你们这个团可能是我见的最后一个正式代表团。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我已经85岁了,再不退,不知到哪天就变成终身制了。”虽然是短短几句话,虽然还是那一口熟悉的浓重的四川乡音像以往那样说得明快、平和,但却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邓小平同志,将正式告别他60多年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
  最后一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
  1992年,金秋10月,是收获的季节。中共迎来了十四大的召开。人们非常关心邓小平是否出席本次大会,邓小平作为十四大特邀代表接受了邀请。
  12日上午9时,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观众收看十四大开幕电视转播时,不约而同地搜索邓小平的身影。然而,开幕式上,没有见到邓小平。在随后的会议期间也没有见到邓小平,闭幕式上也没见他出现。
  其实,邓小平和全国人民一样,十分关注十四大。十四大报告第4稿出来时,他花了两个半天时间仔细审阅,又用两个半天时间对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十四大开幕那天,邓小平坐在家中电视机前,认真听了江泽民宣读的报告。他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关注着十四大。19日下午,十四大代表接到通知,全体代表去人民大会堂。
  当邓小平出现在大会堂宴会厅,2000多名代表的掌声像海啸一般在大厅中回响。“小平同志您好!”“祝小平同志健康长寿!”这些肺腑之言伴着掌声此起彼伏。身着银灰色中山装的邓小平,迈着稳健的步履,沿着红色地毯走到代表面前,边走边招手致意,时而停下脚步同代表亲切握手。
  这是邓小平最后一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取消中顾委这个机构。
  最后一次视察北京
  邓小平退休了,他要出来逛一逛京城。1993年10月31日,是个星期天。邓小平一行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的陪同下,乘坐一辆乳白色面包车逛京城。
  这次出行前的1个月,邓小平就惦记着要出来,看看北京新建的马路、老百姓的房子。退休以后,在北京巡视,他不止一次地让张百发为他当向导。他说过,我现在是普通老百姓了,不要过多地惊动部长、市长。
  车子缓缓行进。邓小平兴致勃勃,窗外掠过的每一幢高大建筑物,他都要问问是什么楼,国际饭店、海关大楼……
  张百发提议: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请您看看世界公园和建设中的北京西站。他还介绍说:“西客站是京九铁路的起点。1996年这条铁路建成后,您不用坐飞机,坐火车就可以从北京直达香港,实现您1997年去香港看看的愿望。”
  邓小平听后连连点头说:“好,好!”
  这是邓小平最后一次视察北京。
  (根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整理)
其他文献
英文《中国日报》7月24日报道:今年3月以来,中国中央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措施。近来房地产的价格似乎有些下降。有关部门出来说是调控政策初见成效。但实际上,中国的房地产的弊端,可以说是已经积重难返,在“初见成效”的表象下酝酿着更大的危机。对目前的房地产情形,人们往往用“官商大斗法”、“官商拉锯战”等来形容。  不过,在中央政府和方方面面既得利益的较量背后,反映出来的则
打工妹、北京大学才女、复旦大学硕士、中国网络红娘第一人,她勤奋、能力出众,是中国婚恋网站的拓荒者。  年少时靠卖冰棍攒学费,考上重点高中却遭遇腿部骨折;南下打工,从打工者到厂报编辑,却在21岁时重返高中课堂,最终考上北大,保送复旦。如此励志的人生成就了一次浪漫的创业:从一名完全不懂互联网的文科女生,到用Frontpage创办世纪佳缘第一版,并且在七年半后成为中国唯一一家上市的婚恋网站,成为行业领袖
在朋友家里聚会,见客厅里挂着几幅别有面目的字,落款是何方。朋友告诉我,何方先生和我们是同行,是做了20多年的新闻工作者,写字是他的第三爱好。前不久,何先生应我所托,写了一幅中堂与我,内容是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字体是行草。他会写字,我会写文章,这次就算是一种答谢吧。  历代书法大家是最好的老师  何方先生的字基本上是自学的,他深知自学的艰苦和无师难通的苦闷,在没有遇到当今书法大家面授机宜的
“我不是教父,我只是中国一位年龄比较大的企业工作者。”被业界誉为中国“IT教父”或“商界教父”的柳传志,在回答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迎来的唯一一次非官方人士的“个人秀”时,首先对他的这个称谓与荣耀做出回应。  对于外界广为关注的柳传志退休计划和接班人问题,柳传志做出了分两步走的安排。柳传志告诉记者,自2009年初复出以来,在与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等国际团队一起,带领联想集团连续五个季度成为
罗斯柴尔德家族近亲通婚的传统几乎有150年那么长。近亲通婚保证了罗斯柴尔德家族血统的纯正性。到了20世纪初,这个庞大神秘的巨富家族终于放弃了近亲结婚的传统。  “这个家族特别神秘,富可敌国。他们世代近亲结婚,堂兄娶堂妹,叔叔娶侄女。” 2014博鳌亚洲论坛 “4G:布局真正的移动互联时代”分论坛上,琳·罗斯柴尔德夫人作为讨论嘉宾刚就坐,台下观众席中两位年轻中国女性便窃窃私语起来。  罗斯柴尔德家族
近日,在有我国北方古茶马古道重镇之称的内蒙古集宁举办了首届乌兰察布市民间 收藏展,这次展览是由乌兰察布市文化研究促进会主办,乌兰察布市大元古典艺术品有限公司等协办。为了保证评奖的客观性和权威性,组委会还专门特邀国家文物鉴定方面的老专家华义武先生到场指导鉴定。  在展厅的物语馆,华先生看到市藏友收藏的元代战争、宗教、生产生活方面的收藏品后说:“你们都从哪弄的这么多东西啊,不容易”。到了瓷器馆,当看到
落入虎口,毫无惧色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反动军阀更加仇视李大钊,欲拔去这颗“眼中钉”而后快。  1927年4月,奉系军阀终于向李大钊伸出了罪恶的手,在帝国主义默许下,张作霖派出大批军警、特务包围袭击了苏联大使馆及附近的几个办事机构,并进行大逮捕。  这天正是清明节,天气很暖和,赵纫兰带着小女儿在外面散步,李大钊在里间屋子伏案写作,大女儿星华在外间看报。突然外面传来一声枪声和纷乱的喊声。李
6月17日,上海电影博物馆就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的所在地位于原上海电影制片厂,这座4层小楼如今承载着这座城市昔日的电影记忆。万籁鸣的手稿档案、谢晋《芙蓉镇》的拍摄档案、赵丹的字画、费穆《孔夫子》和阮玲玉《再会吧,上海》的剧照底片,以及王丹凤、张瑞芳、白杨、刘琼等一代明星捐赠的与电影史有关的珍贵物品,都将陆续与观众见面。  6 月 3 日下午,某电影发布会在漕溪北路 595 号内的一个巨幕影厅举行
荒芜的土地上生长不出春天,承载不了真正民意的改革也行之不远……在一个封闭的社会里,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而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政府。  因为再次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提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的讲话,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公众的高度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温总理在谈到没有政改的成功,“文革”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
“孝”者,老上子下是为孝。繁衍更迭是天地运行之根本,老与子的关系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而孝道,便是老与子的相处之道。  讲起孝道,笔者先要悔过再三,自幼父母对我疼爱有加,身为女儿的我也是乖巧听话,长大后离开了家,独身生活在外地,享受不尽的自由和孤独,还有看不完的这世界上的奇奇怪怪。渐渐开始排斥回到父母身边,曾很厌烦父母的关心唠叨,曾逃避父母每天都会打过来的电话,甚至有段时间在父母身边会感到度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