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状态下外语网络技术培训的效果研究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网络外语辅助教学是未来教学的主流趋势,学生在新模式“网络自主学习”中,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这是否与他们的学习效能有关?本论文通过实验方式来说明网络自主学习中,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学习效果具有相关性。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针对性培训是必要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计算机能力;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12-0024-3
  
  Abstract: In the new model, the learners’ autonomy is based on the web. How about the students’ proficiency on a computer? Is that related to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seeks to prove that the students’ computer skills are linked with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From the empirical research, we should understand that it’s necessary to foster the students’ computer skills in the new model.
  Key words: learners’ autonomy, abilities on computer,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1. 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鉴于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和可利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与此同时,教育部批准全国 180 所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学校。据报道,“目前,许多高校的新生已全面参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使用教育部指定大学英语学习软件的学校已达 400多所,使用学生接近100万人。”(张尧学,2006)“这些条件的实现都是依托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电脑网络技术。在此模式下的网络自主学习普遍都会遇到一些瓶颈问题,如:不会利用网络资源,而仅凭传统面对面学习的经验进行网络学习(Collis, 1998; Laurillard, 2002; McLoushlin, 2002);对老师讲解过分依赖,缺乏自主性的培养(Lyall & McNamara, 2002),从而使他们多走弯路,挫伤学习积极性。”(参见何克抗,1998:29-31)
  笔者曾在西部某所院校进行过一项《关于外语教育技术应用技能的专项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25.92%的学生入学前从未使用过计算机,31.1%的学生没有上过网。这样,就有近57%的学生对网络和计算机生疏。接着,我们再把调查问卷内容细分成了三个部分进行二次调查:学生自评、日常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与外语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结果发现,前两部分的分值分别都远远高于后一部分,这说明学生自评和日常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和外语网络课程教学中要求达到的条件有相当一段距离。在实验前期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对网络课程界面的理解有53.12%的学生表示需要经一番努力才能做到,甚至还有5.8%的学生无法理解。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如果缺乏在界面上进行正确选择和搜索的能力,就会导致超文本引起的“使用者迷失方向”,从而无法有效处理信息。我们这里所讲的“外语网络技术”是指与外语学习密切相关的电脑应用能力,如:外语资源结构及构成介绍、校园网络外语资源的框架、网络课程课件和系统的使用说明、基本的网络计算机应用知识(影音文件的下载和上传、格式的相互转换、BBS论坛的介绍)、优秀英语学习网站推荐、优秀国外网站推荐、外语网络资料查询和搜索的基本知识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通过在新生被纳入新模式学习之时,对他们进行外语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会增加他们的网络学习观念,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2. 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
  2.1 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
  (1) 实验对象。我们按照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在一所非重点大学抽取了两个自然班级学生(共110人)进行实验与对照教学。“随机”指受试班级是随机在大学一年级的新生班级中抽取,在同一位任课教师教学情况下,随机地把他们所教的两个班配为实验或对照班;“整群”指抽到的班级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 实验教材。我们采用某套大学英语教材第二册听力教学内容作为准实验材料,进行听力教学实验。
  (3) 实验过程。教师在对照班沿用一贯做法,在每周4学时上进行网络自主听力教学;实验班在对照班的基础上增加外语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内容。
  (4) 培训内容。
  A. 网络课程课件站点介绍和学习系统界面的使用说明,BBS论坛的使用;
  B. 平台资源结构框架介绍,围绕平台学习资源的活动和学习方法讨论;
  C. 听力网络资料查询和搜索的技能介绍;
  D. 外语学习中,常用网络工具的介绍;
  E. 如何利用便携式播放器如MP3等练习听力,音频的下载及格式之间的转换;
  F. 网络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软硬件问题的介绍;
  G. 优秀英语学习网站、国外网站推荐;教师个人博客的介绍和使用说明。
  
  2.2 数据资料来源
  (1) 测试。实验前测和实验后测:在学生入学一个月后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综合测试,总分100分;一年后,实验结束时,立即进行试验第二次英语听力综合测试,总分100分。
  (2) 调查问卷。我们分别进行了实验初、实验中、实验末的问卷调查。内容为“网络英语听力自主性学习的认识”、“网络和校园平台资源的利用度”、“网络自主性学习难易度的认识”和“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界面操作难易度认识调查”。实验前测的问卷调查结果经过推断统计表明:在学习者因素上,实验班与对照班没有显著差异,体现了随机抽样的无偏性。
  (3) 访谈。采访实验学生。
  
  3. 研究结果
  3.1 定量统计结果表
  1) 实验前后的英语听力综合测试结果对照
  实验最后得到的可供分析的数据主要是量性数据。数据收集结束后将数据全部录入到SPSS13.0进行处理,最后对三个班级所有学生的听力成绩进行了单向方差分析。表1是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级英语听力综合测试成绩的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班级在实验前数据的离散程度要比对照班稍大,总体成绩没有对照班级的好;但从T检验和P值的数据看来,实验班与对照班级并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测显示,独立样本T检验和P值都≤.05,这表明实验班级听力考核成绩有显著性效果变化。
  
  表1 实验前测和实验后测的听力综合测试结果及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实验前后对网络英语听力自主性学习的认识的对照
  我们对调查问卷中的选项进行了赋值(1为“非常理解”,4为“一无所知”),在实验前,实验班对于网络英语听力自主性学习的认识平均值为2.01,而对比组为1.98。经过一年的训练,实验班对网络英语听力自主性学习的认识明显提高(0.85),而对照班的认识提升幅度较小(0.26)。这说明通过对学生进行外语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会改善对网络英语听力自主性学习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克服心理障碍, 保持新模式下学习的自信心。
  
  表2 网络英语听力自主性学习的认识(数据越小,认识程度越高)
       实验前测  实验后测  变化范围
  实验班   2.01    1.16    -42%
  对照班   1.98    1.76    -11%
  值差    0.03    0.60    -31%
  
  3) 网络资源和校园平台资源的利用度
  建构主义理论是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的一个支撑。根据该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包括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何克抗,1998:29-31)网络自主性学习中必要学习资料的利用是学习者学习的工具,也是成功获取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在实验中,我们利用网络日志记录了学生上网的登录情况和BBS学习论坛参与情况,并对网络资源和校园平台资源的访问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通过一年的网络学习能力培训,在实验班中近48%的学生发现这些资源对他们很有帮助,这项数据比对照班级32%的比例高出16%。在对照班中,从没有使用过网络平台资源的学生达23.5%。在BBS论坛的日志记录中显示,实验班中的学生统计比例高出对照班级20%,参与积极性相对较高。
  
  表3 网络资源和校园平台资源的利用调查
      非常有帮助 比较有帮助 没使用过 平均值(最高为5) 上机时间平均小时/人
  实验班  23.6%    48%    0.5%     2.15       56.5
  对照班  10%     32%    23.5%     3.35       23.5
  差值   13.6%    16%    -23%     -1.2       33
  
  4) 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界面操作难易度调查
  实验前期,我们还发现了对网络课程界面的理解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表示需要经一番努力才能做到,甚至还有5.8%的学生无法理解。在实验的全过程中,我们跟踪了学习者对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界面操作难易度的认识变化和学习者对网络状态下自主性学习者焦虑程度的变化。实验前实验班级的认识值为2.56,比对照班级高出0.14(1为 “非常理解”,4为“一无所知”),通过培训后实验班级学生的认识明显比对照班级提高。实验前实验班学生对新模式下的焦虑程度值为3.12(1为“非常坦然”,4为“非常担心”),其下降的幅度值达1.96,而对照班级只有1.24。
  
  表4 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界面操作难易度认识调查(数据越小认识越高≤4)
      实验前测 实验后测 变化范围 焦虑度变化
  实验班  2.46   1.23   -51.9%  3.32→1.36
  对照班  2.32   1.78   -23.2%  3.34→2.10
  值差   0.14   -0.55  -28.7%
  
  3.2 定性调查数据资料
  我们向实验班的学生采集了反馈意见,对外语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学习效能持赞同态度的学生占89%,认为有用但并未改变学习观念状况的占3.3%,认为价值不大的学生占3.6%。在对照班级的反馈意见中,我们注意到学生对谈及到“在网络自主学习中,有无必要进行外语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内容时,持赞同意见的高达92%。
  
  4. 结束语
  新的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此模式的实现需要学习者本身具备一定的个人条件,这些条件不以个人的喜好和意志为转移。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育较为基础或过于简单。学习者外语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就是专门发展学生针对学习外语时使用计算机的学习能力,以丰富学生所需的各项条件。无论从主观需求还是客观需求来看,对学习者进行外语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都是必要的,这也是此模式下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所需要的;这一能力的形成必定会帮助学生克服在网络学习中的被动性和他控性,增强积极性和主控性,从而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想学并知道怎样去学。
  
  该文同时发表在“雅信达英语互动网”www.EnglishVod.net和“认真企业网站”www.TopEnglish.net。
  
  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学科教育,1998(3):29-31.
  张尧学. 20项工作确保高校教学质量[N]. 中国教育报,2006(3).
其他文献
由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主办、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年会将于2011年7月21—24日在山西太原召开。会议主题为“语用学的跨
摘要:对于人称指示语的翻译的研究因其形式上的简单性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和发展空间。英汉人称指示语的互译不能苛求形式上的对等而忽视其语用功能上的对等。这就要求译者首先对源语和译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语用功能对比分析,从而在翻译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 ;社会语用功能对比 ;翻译 ;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
在外语教学界,语料库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它在语言测试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而TestBuilder软件系统正好顺应了这种趋势,它使得语料库更方便地进入语言测试,为广大
本体论(Ontology)是对客观存在的概念和关系的描述。英语资源库(reposjtory)是一个拥有源语料的英语教学资源库。本文简要介绍了什么是本体论和英语资源库,并把本体论的方法
'Against'是经贸英语中使用频率极高和使用范围极广的一个介词,其意思往往令人难以琢磨。本文利用大量可靠和权威的例证论述了介词'against'在经贸英语中常
摘要: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之一,英语中有许多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习语。这些习语渗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展示出英语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英语习语的形成往往和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甚至是体育娱乐等侧面有关。本文主要介绍体育娱乐中的牌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关键词:习语;英语习语;西方牌戏  [中图分类号]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成功的言辞交际需要话语的正确理解,而话语的正确理解又需要说话双方视角的合作。但人们不能直接进入彼此的个人思想和经验,不能通过他人的眼睛认清个体的内心世界,因此,视角的合作只能是一种推论。并且,推论永远不能接触他人心理生活,因为人们有不能表达的、不能共同分享的经历和故意隐藏的个人思想。因此,视角的合作实质上是对彼此视角选择根据的一种推论,推论的根据有的确凿,有的模糊。文章从社会和认知心理学角
本文通过分析带后置主语的it-clause从句,探讨了it-clause在学术语篇中带后置主语时的元语篇功能。采用Hewings在不同学科中对it-clause的功能分类法和使用频率的统计结果,调
作为一本从语用学角度对翻译研究的著作,曾文雄教授的《语用学翻译研究》从语言哲学、语用学和译学相结合的视角对翻译学进行跨学科研究。该书视角新颖,是本领域国内外最新研
本文提出含有贬义的词语可以用作商标,并从一词多义、语境、联想三个角度对此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