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画图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ret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岁的孩子有了视觉形象方面的意识,他们有很棒的灵感,能用纸笔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美丽的东西。有针对性的绘图方式可以使“小捣蛋”乖乖地待在自己的房间中不乱跑,听妈妈的话每天按时睡觉。它还适用于其他各种情形,当你想要孩子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时,你都可以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当然,你要确保你的图画拥有以下3种元素:
  一个简单的目标:图画中要有详细而精确的标识。比方说,你想要你的孩子每天按时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你可以画一张床,床上睡着你的孩子,然后再围绕着床画上7个大大的蓝色圆点,代表一周7天。当孩子达成了这一天的目标后,他就被允许在圆点处画上一个彩色的三角形。
  一段合理的期限:要使孩子不气馁,一个目标的期限不能定得太长。要让孩子看到自己每天小小的进步,让他有满足感。从两天到一个星期,对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很长的时间了。一个星期后,就重新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吧!
  一种明确的奖赏:奖励的确是使孩子听话的最好的方法。你可以和孩子约定好,然后在图上画上你给他的奖品,再把这张图片贴在孩子房间的墙上,他能够天天见到的地方。一个有互动性的图画会提醒他,他的目标是什么。
  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只要动动脑筋,画图这种奖励形式就会变得非常有趣:
  ●画一个圆筒冰淇淋和一些小勺子:每次孩子顺利完成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她就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勺子涂成她想要的颜色。当所有的勺子都变成彩色之后,她的奖赏就是:一次快乐的冰淇淋店之旅。
  ●在纸上画一些空的小笼子:当孩子完成了一项任务时,他就可以在笼子中贴上一种动物的贴纸。当他的动物园住满了小客人之后,就奖赏他去真正的动物园开开眼界吧!
  ●画一张有一幢蓝色建筑物的图:用笔简单勾勒出海藻的形状和一些鱼的轮廓,买一些鱼类的贴纸,等他把父母所要求的位置都贴满了,就是真正去水族馆看鲨鱼的时候了!
  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游戏,但这的确能使孩子雀跃,他们会把游戏当作一件大事去认真地完成。来之不易的东西会令人珍惜,对于孩子和成人都是一样的。其实,阅读孩子的心灵并不困难,只要家长平时多花些时间和心思,就一定能建立起开心、健康的亲子关系和良好、有序的行为习惯。
  责编 陈金华
其他文献
把孩子当别人。这句话听着或许别扭,十月怀胎辛苦养大的孩子怎么能当成别人呢。可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到世界上,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做父母的再亲再爱,也要尊重这个独立的个体,让他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充分尊重他的自主性。  我们公司的科学家老费,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子承父业,去做研究搞学问。可是他的儿子到高中的时候,查出来有一种挺严重的遗传病,只能活到中年。于是夫妇俩决定,让孩子在短暂的人生中做自己
期刊
杨先生在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带着5岁的儿子在海滩上玩。他们旁边是一位德国妈妈,在躺椅上看书,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  杨先生非常着急,他走上前去,提醒德国妈妈,“你的孩子要吃沙子了。”可是,那位母亲非常茫然。“那又怎麼样呢?”她说,等他尝过之后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也就不吃了。杨先生愕然。  家长告诉孩子沙子不能吃,抑或是孩子自己放到嘴里发现难以下咽,结论是一致的,但获得这个结论的方式却不
期刊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在动物园里有一只大笨象,它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在围栏里吃东西、玩鼻子,而困住它的仅仅是一根细细的链条。好奇的人就问饲养员:“大象那么大个,怎么只栓这么小的链条呢?它一直是这样的吗?不反抗吗?”饲养员解释说:“在大象还小的时候,便被一根粗锁链拴在牢固的柱子上。虽然小象每天都会拼命地尝试挣脱锁链逃跑,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后来,小象放弃了努力,不再尝试。慢慢地,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期刊
所有的母亲和将来要做母亲的女性,无疑在育儿的过程中要扮演许多重要的角色。营养师、医师、教师……虽然角色众多,但更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故事妈妈。  故事妈妈貌似单纯地讲故事,但讲故事的行为之中却包含着众多的意义和价值。且不说语言的训l练,也不说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是从故事开始的,单说孩子想象力培养这一条,就足见“故事妈妈”角色的重要性了。如此一看,妈妈们对故事(专指童话故事)的理解和认识,就显得异乎寻常
期刊
有人曾用胡萝卜和兔子来比喻孩子的学习。伸手把胡萝卜放在兔子面前,兔子不断地往前跑。例如父母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因为这样才能进重点学校,将来才有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这,是一个境界。  而更好的状况是,没有胡萝卜,兔子也会往前跑。为什么呢?因为这只兔子热爱奔跑!它觉得在奔跑当中获得很多的成就感,不管胡萝卜或其他外界的诱因存不存在,它都会自动自发地往前跑去。这,则是最佳的学习境界。  
期刊
在公园散步。迎面走来一对母子,儿子五六岁,骑着脚踏车。妈妈高挑时尚,在儿子的车前悠闲地走着。他们大概在谈论路边的某种植物,妈妈介绍了那种植物的某个特点,儿子听得兴趣盎然,脱口而出:“真的?那我们回去看看!”妈妈说:“算了,今天没有时间。”儿子坚持,央求道:“看一眼,就看一眼!”妈妈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走,嘴里说着:“算了,改天再看。”一直停在原地等着妈妈回头的儿子,见妈妈并不回头,也只好骑着车,追上
期刊
放权是一种具体的爱和信任。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如果父母对孩子放权,孩子就会对父母的信任表示感激,并全力以赴为自己的决定努力,为父母的信任负责,孩子的责任感就会在信任中被唤醒。  大胆放手  在做家务中培养责任感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一些妈妈常常会发现孩子的许多
期刊
这个教育行为是否仍然是一种灌输呢?让我们来一步步揭开它的面纱吧!  现代的父母都反对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一想起灌输,便会与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痛苦状联系起来,并开始采取让孩子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的方式教导孩子,这当然是一种教育的进步。  可是,有一种灌输却会乔装打扮。它戴上“快乐”的面具,披上“游戏”的外衣,让人轻易不能察觉其灌输的本质。  前些天,朋友一家带孩子来家里玩。孩子不足
期刊
第一步  先记住一些简单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姓名、年龄、父母的姓名等。  方法:设计一些问题,用问答的方式,让孩子记住它们。比如,叫什么名字?——我叫周崎;今年几岁啦?——3岁。  注意:一开始训练的时候,以大人说为主。替孩子作回答的时候,语速放慢一点,吐字尽量清晰,这有助于让孩子记住它们。慢慢地等他熟悉这些内容以后,就可以在提问后停顿数秒,诱发他自己来回答。  第二步  再记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例
期刊
孩子上幼儿园了,新环境、新群体……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作为一名“新人”怎么样才能在幼儿园里“吃香”呢?家长这时可能也犯难了,没关系,本期我们就跟随着幼儿教师,从家园互动的角度给大家支支招。  与其说谈谈孩子怎么样能够在幼儿园吃香,倒不如说是聊一聊幼儿园老师喜欢和什么样的孩子及家长打交道,讲一讲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解决好入园分离焦虑问题  上幼儿园是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