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时代主题的变化及其重大意义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bsh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新论断,科学地揭示了20世纪时代主题的变化.这一新论断将改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急于求成、用革命的手段战胜资本主义、把社会主义寄托于战争或暴力革命等传统观念,树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渐进过程和在两种制度共处、竞争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观念.这一新论断也为我国在新时期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外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归根到底是因为方法论的突破创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中 ,实践标准属认识论范畴 ,是思想前提和科学
坚持和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要有监督和制约机制。党内民主监督是最直接的监督。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是监督机制制度化的最直接体现。群众监督制度的完善和民主党派监督作用的
语言的意义理论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也是语言学史上一直纷争不休的问题。索绪尔结构语言观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动摇了传统镜式语言观关于语言的意义在于
本文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马曜教授回忆抗联战士、民族英雄周保中的文章。 2 0世纪 5 0年代初 ,周保中同志曾任中共西南局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军政委员
在十月革命过程中和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未提出快速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未提出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的主张.1918年4月,他也未提出这类思想,不仅未要求立即消灭资
本文在认真分析“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历史背境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现实针对性问题,即我们党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三个新的
"三讲教育"的要求和"三个代表"的要求之间的关系,是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中的基本工程手段和该工程应当实现的质量性能标准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贯通、有机联系、相辅相
新中国创建后 ,刘少奇、邓小平都曾在不同时期对工人阶级和工会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发表了一系列纲领性的文章和讲话 ,从而为工会组织的前进和发展 ,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
本文针对发表的朱志杰先生关于(见1999.1、2期合刊)一文中关于"没有完全弄清楚"的涵义,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朱文在谈到"没有完全弄清楚"的涵义时,忽视了重要的两点:社会主
正确地分析和解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问题是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独具特色和最富创新的部分之一.建国前夕,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在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进行了探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