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镇及其《渔父图》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058002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渔父图》的真正魅力不仅体现在技法上,还体现在其意境上。渔父的概念始于《楚辞》:“《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哀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到唐代张志和《渔歌子》描绘的画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父的形象就越发成为士大夫们心中向往的境界。
  【关键词】昊镇;隐逸;渔父图;画品
  作为与黄公望、王蒙、倪瓒齐名的元四家之一,吴镇并没有得到与倪瓒等人一样的高度评价。虽然拘于门第观念将他列为四家之末,但他的思想境界与其作品具有不朽意义。他是真正的隐士,不拘功名利禄;他又是真正的画家,专注于绘画并以此为精神寄托。故他的艺术成就不在四家任何一位之下,相反,从另一层面来说,他的高风亮节甚至高过了他们。 吴镇,生于1280年,卒于1354年,嘉兴(今浙江杭州)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家乡,与外界的交往也相当有限。他主要以卖卜为生,在家乡凭此过活。据《图绘宝鉴》记载,他的风格可分为两种,一是临摹前人之作,可以乱真。他对巨然的风格体会最深,其墨法的掌握,全从那里演变而来。他对郭熙的树法也学得很到家,如《双桧平远图》所表现的样式,明显是从李、郭的风貌出来的;二是所谓“不专志,极率略”的风格,这在吴镇的墨竹画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吴镇的隐士生活,现在主要靠传世作品的纪年来勾勒出一个轮廓,大概是40岁之前以临摹为主,奠定了他坚实的艺术功底。吴镇五六十岁时,吴镇的山水画独立创作的居多,再到晚年,画笔趋于粗率,不甚经意。他的应酬圈中,以道流和佛门中人为主,可见其生活的范围,基本上是在隐士之间。他的《渔父图》,主题就是歌颂归隐的。
  吴镇喜作《渔父图》以抒其怀,平生所作《渔父图》甚多,现存世4幅,其中景物基本相似。以其中一幅为例,此画远山丛林,流泉曲水,平坡老树,小舟闲泊,一渔夫坐船垂钓,笔法圆润,境界迷蒙幽深。这幅《渔父图》纵84.7厘米,横29.7厘米,为绢本水墨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从形式上来看,其画作少用简率荒疏的干笔皴点,而是充分发挥水墨丰润、浑然一体的特色,在元代绘画中自成一派。
  吴镇的水墨山水可以从《渔父图》中看出其特色,备受后世推崇,清代钱杜在《松壶画忆》中曾提到:“宋人写树干曲百折,惟北苑(董源)为长劲瘦直之法,然亦枝根相纠;至元大痴(黄公望)、仲圭(吴镇)一变为简率,愈简愈佳。”这正是吴镇画中的一个侧面,但也可以看出吴镇的艺术观:崇尚天真质朴,笔简意赅,不落凡俗。自宋代苏轼、文同等人倡导文人画以来,文人画作为一种艺术思潮一直影响至今,但是真正能够脱离伪清高的人委实不多,文入画家如苏轼、石涛等无不是名利场中人,而倪瓒又太注重“雅俗之念”,显得与广大人民格格不入,像吴镇这样完全热衷于绘画而淡泊名利的真正隐士可算是凤毛麟角。
  《渔父图》的真正魅力不仅表现在技法上,还体现在其意境上。渔父的概念始于《楚辞》:“《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哀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到唐代张志和《渔歌子》描绘的画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父的形象就越发成为士大夫们心中向往的境界。可吴镇的《渔父图》则是戏作渔父之意,强调诗歌的意境。他把文学和书法方面的综合修养,特别是关于隐逸生活的体验,都融会在画面上,由此显示出其艺术的过人之处。
  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对“逸、神、妙、能”四格作了解释,把逸品解释为不斤斤于形似、笔墨精简而意趣俱足的作品。从这些特点来看的话,吴镇的画作也可称得上“逸品”二字。但是从顾恺之提出“传神”,一直到“意境”的继承与发展过程来看,“逸品”不应局限于“形”的解释之上,更应体现在“意”的表现之上。在中国画中,意境既是指艺术家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体会、感受中产生了某种思想感情,通过特殊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塑造,把这种思想充分表现出来,产生一种新的境界,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吴镇的隐逸节操更能体现“逸品”的内涵。
  从吴镇的生卒年可以推测出他的创作态度,他的画不像元代画院的那些宫廷画家的画作带有功利性。而到他晚年,元朝政权腐败至极,他的隐逸之心更是不愿更改。到他辞世的1354年,元朝政权已是摇摇欲坠。但是在那时的社会,汉族和其他的民族中的才艺之士,往往可以通过一手好技艺得到科举中得不到的入仕机会。如老画师何澄向皇帝进献《姑苏台》等画后,被超赐从二品的昭文馆大学士,许多江南的画家也如法炮制,跻身于北方画坛和文坛的名流行列。所以吴镇是真名土,他不以画作来步入仕途,甚至甘愿一生清贫靠卖卜为生,也不靠卖画为生,这是他对画道的尊重,更是其画品的有力体现。
  从《渔父图》可以看到吴镇将整个身心投到了绘画上,他通儒、释、道三教,既是梅花道人,又是梅沙弥或梅花和尚。他以抒写个人的胸臆为重,而不像大批职业画工那样为迎合别人的趣味而费力劳神。在所有人坚持画院体或改习赵孟青绿山水的时候,他坚持着自己的画风,虽然他的社会地位低微,但行为气度高尚。
  “西风萧萧下木叶,江山青山愁万叠。长年悠优乐竿线,蓑笠几番风雨歇。渔童鼓枻忘西东,放歌荡漾芦花风。玉壶声长曲未终,举头明月磨青铜。夜深船尾鱼拨刺,云散天空烟水阔”。吴镇此诗正是其淡泊名利和其《渔父图》的真实写照。一叶扁舟,一身蓑衣,诉说着隐土吴镇淡泊的心境。
其他文献
用“欲望”来谈梁柏的艺术有两重意思:一个意思是创作的欲望;另一个意思是题材中所包含的“欲望”。这两种欲望当然相差很大,但却不可分离。梁柏是学陶瓷的,在艺术创作上却有很强的欲望,不仅做陶艺,还画油画、国画以及做雕塑,有很强的创造力。艺术本是相通的,但是各个门类都还是有本身的专业要求,所谓专业训练就是学习某一艺术门类的专业技术。技术太多有时也会成为负担,导致只关心技术的专业性,而表现不出艺术家的情感与
期刊
我认识朱家强时,他在上大学二年级。朱家强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本科一直上到研究生,期间有时他会和他的同学到我画室里玩,在校园里与他碰面他总是很有礼貌的和我打招呼,所以满脸笑盈盈的这个阳光男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本科时他上的是油画系,读研时他又学了雕塑。真的很有意思,恰恰是这种跨界对他以后的油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与他的人一样理性而温暖。  朱家强的绘画蕴涵着饱满的精神性,在他的画面里
期刊
蓝威近年以瓜棚为母体所创作的系列作品,读后有一种难得的清新之感,正是这种清新感,让我看到了当代油画创作所普遍缺失的书卷气,这是我读蓝威作品的最大收获。  1989年出生于广西的蓝威可谓一名年轻的艺术家。近些年,他的作品频频亮相于国内各专业赛事,并多次斩获奖项。蓝威性情恬静,儒雅内敛,敏于事而慎于言,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瓜棚》系列源于他一次暑期的返乡之旅,光斑闪耀下的瓜棚突然触发了其创作灵感
期刊
【摘要】字体设计一直是现代传媒设计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传播信息的使用功能”和“装饰美化的审美功能”双重身份,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脊梁。本文针对字体信息传播功能设计、字体艺术审美功能设计及在现代传媒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更好地体现字体设计在现代传媒中的信息沟通作用,进一步明确现代字体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字体设计;功能设计;现代传媒  字体设计是运用装饰性手法美化文字
期刊
记得是2008年前后,我和亚璋以及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的诸位同仁,还有十余位研究生,一行前往浙江缙云采风写生。浙南山区,森林密布,除了山间溪流湍石,很少能够见到北方山脉那样裸露的巨岩,而遍被林木的连绵山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山茶树随处可见。这种林木葱郁的情景,让我不禁想起了陆俨少先生的山水画,他以留白云岚、墨点积连的方式表现浙南山川,从而有了创造性的山水语言。而我们习惯于表现传统式的株株杂树的画家
期刊
【摘要】中国漆器,历史亘古绵长,工艺巧妙且精湛;架上绘画,风格叠变况多元,技法严密兼旷达。现代漆画糅合了两者的精髓,媒材更加丰富、技法愈加多样,增加了漆画媒材与技法相结合的灵活性与可能性,媒材与技法如何选用变得至关重要。本文正是基于该问题,衍生出“量体裁衣”这一漆画媒材与技法选用的方法原则  【关键词】量体裁衣;现代漆画;媒材与技法  “量体裁衣”出自《墨子·鲁问》,原文是:“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
期刊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也相互交流和渗透。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中国艺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吸取其精华,将其运用于油画创作中,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和特点的油画,将油画创作本土化、个性化、民族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当代油画创作;陈丹青;西藏组画  一、引言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中国当代油
期刊
在我看来,梁业健是属于像卡夫卡那种负责内心的艺术家。他喜欢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去挖掘艺术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虽然他的作品都是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但是个体的生命本来就是不断地在被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所健构。作为一个敏感而自觉的艺术家,从个体出发不再是艺术家的自恋或自爱,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周遭的世界以及问题真实而有深度的反应。梁业健的作品正呈现出这种品质。在作品中,艺术家拒绝表层和时尚的艺术效果
期刊
美术世家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数不胜数。从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五代的黄筌、黄居案父子,北宋的米芾、米友仁父子,到近现代的闻一多、闻立鹏父子和潘天寿、潘公凯父子,等等,这些美术世家在绘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广西美术界,有这样一个美术世家,爷爷雷时康是上世纪60年代的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77年,儿子雷务武如愿考入广西艺术学院,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在邮电局做过5
期刊
春天来了|春暖花开,对花鸟画家来说,又有很多品种的花卉可供观察了。画画不只是掌握一种技法,更重要的是画出物象的精神、生命,画出自己的精神、生命。所以画花去观察花开花落,体味生命绽放与凋零的情态,是必不可少的。朱良志在《曲院风荷》中借恽南田之口说:“一个花鸟画家不是画出花鸟生动的形象就完事,眼中应有落花缤纷意,耳边似有天外妙音起。花鸟画应有一种特别的‘香’意,不是花的香味,而是心灵的香意。”从状物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