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都顺眼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有一种人看谁都不顺眼,遇见什么事都想指手画脚,结果闹得别人不舒服,自己也一肚子气。看别人不顺眼,实际上是自己的修行不够。你看到的世界,是内心的折射。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比如,一个善良的人,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美意;一个恶人,眼中的世界则荒芜阴冷。
  苏东坡和佛印在林中打坐。日移月动,竹影摇晃,一片寂静,佛印突然开口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听了心里一阵欣喜,又起了捉弄他的念头。于是看著佛印的倒影,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没说什么,只是微笑。苏东坡回去之后,心中暗暗得意,总算让佛印吃了个闷亏。相比之下,到底是谁吃亏了呢?心里有善念,看谁都是善的美的。那些处处贬低别人,只能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的人,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示,人们更厌恶那些跟自己有类似缺点的人。一个人如果在外界看到了类似自己的缺点,那么他就会愈发生气,愈发排斥。所以,那些总说别人愚蠢的人,其实是对自己的智力不够自信;那些总说别人物质的人,自己可能正是拜金主义者。而这,恰恰暴露了真实的内心。成熟的人,尊重差异。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越成熟理智的人,越能看到世间万物的多面性,越能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差异性。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在具体的问题上不必奢求一致,但却不妨碍彼此之间互相欣赏。
  司马光是保守派,王安石是改革派,但这北宋两大名相都有胸襟。两人互为政敌,彼此都认为对方的主张荒谬至极。司马光落魄时,皇帝让王安石评价司马光,王安石对其人品、能力、才学都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司马光因此得以全身而退。后来,王安石遭到弹劾时,皇帝询问司马光的建议,他恳切地说:“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后人将他俩的这段渊源美誉为“君子之争”。有利益之争的人尚且能如此,更何况在生活中,看不惯的大多是无关紧要之人呢?世间千姿百态,人生而不同,用自己的标准去找别人的答案,永远是零分的结局。高层次的人,都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不去插手别人的人生。
  作家亦舒说:“每个人说另外一个人,道理总是一箩筐一箩筐,丈八的灯,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做人最忌讳的,莫过于自以为是,用自己的尺子去度量别人的人生,把别人的生活放在自己的天平上称重。
  最高级的修养,是看什么都顺眼。“君子和而不同”,“和”是因为认同人品,不同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我尊重你的人格,但我未必同意你的观点;我反对你的理念,并不意味着否定你的全部。这就是君子的做人原则。生活中,人人都不同,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尊重不同是一种境界。
  真正成熟的人,对于别人说错的话、做错的事,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因别人的过失而染污自己的心灵;真正成熟的人,心中充满的是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好的东西,眼里看到的也都是美好的事物,再也没有那些恼人的是是非非。晚清名臣左宗棠,在无锡梅园题过这么几句话:“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如其所言,为人处世应当高瞻远瞩,稳重低调,宽厚包容,留有余地。当你眼光长远了,心胸自然就宽广了,看到的风景自然就多了,对待万事万物的心境也会随之平和许多。
  人生在世,成大事者,必有度事之量,亦有容人之心。真正高情商的人,往往看什么都顺眼。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胃口很大,从来不给同桌的人留任何食物。有一次,当一条大鱼被端到桌上,哲学家芝诺拿走了它,装出一个人要把它吃掉的样子。那个人死死地盯着他,芝诺对他说:“如果我的贪吃让你难以忍受,那么,你不妨想想那些与你一同吃饭的人每天都在承受着什么。”由此可见,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要常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对方的感受或需求,这样更能显出我们的风度和境界。  三毛说得好:“过分为己,是为自私自利。完
《南风窗》记者荣智慧颈椎不好,常去按摩。一天,按摩师说:“我听一个老板说搞区块链的都是骗子,是真的吗?”荣智慧笑了,说:“当初马云搞网页也被人称是骗子。”按摩师笑了,又问:“啥是区块链?”荣智慧反问:“如果一个陌生人说要拿走你店里一台理疗仪,3天后给你打钱,你同意不?”“门都没有!”“那我行不?”“可以!你1个月后打钱也行!”  荣智慧说:“做生意就是一个信任问题。如果规模小,那么基于熟人的信用机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你在距离垃圾箱半步之内,看到垃圾,你会顺手捡起来扔进去。但是,假如10米之外有垃圾,你还会捡起来吗?大多数人不会去做,因为已经不顺手了,仅仅10米远,就增加了“善良的难度”。我称这种行为是“半步善良”。  很多人的善良都局限于举手之劳,这对自己没有任何损失,但如果动了自己的奶酪,很多人就不会如此淡定地去做了。比如让你给灾区捐衣物,你有很大概率把自己不穿的衣服捐出去,而自
每一段友谊都是未来的果实  在杭州师范学院读书期间,马云与来自美国在杭州电子工学院担任英语教师的阿霍认识,遂联系不断。  两人还是普通朋友时,阿霍突然生病住院,家属远在美国,住院后没人照顾。马云就用课余时间,主动去医院照料他的日常。每天中午或者放学,马云都去医院看阿霍,帮助他料理一些生活琐事。周末,马云基本都在医院,除了帮助阿霍买饭菜,为他清洗衣服之外,还陪他聊天,以便安慰他的心灵,消除独自在异乡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向大家解释了一个新名词“苟且红利”。  罗振宇讲述自己坐专车,这种司机很在意乘客的点评。“因为这个好评会影响到他下一单生意的好坏。但,有时我下车因忙赶路,或是两个手都拿东西,就会忘给点了。有一次,这个司机在我快到目的地两三百米远的地方停下表,扭头请我给打个好评。”说到这,羅振宇不禁微笑着对全场观众说:“你瞧,咱沾了人家的便宜,再不给人家点个好评,那还是人吗?”听他这么说,观众也
村小学来了一名女志愿者,她刚从大学毕业,就来到我们这个山区小学当了一名支教老师。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平时很调皮,爬树、钻洞、扔石子……像一群野孩子。可是,女教师来了以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她像山外吹来的一缕春风,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气息。  女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她站在讲台上,拿出手机,给我们每个同学拍视频,刚才还嘻嘻哈哈的同学,立刻正襟危坐,有的女同学还用手捋了捋刘海,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有的男同
要成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能,只要把你能做的小事做得好就行  马未都收养了30多只流浪猫,分别取名黄枪枪、蓝毛毛、麻条条、云朵朵、马都督等,只有“黑包包”是自己跑进来赖着不走的。他将它们统称为“观复猫”。马未都经过观察发现,客人非常喜欢“观复猫”,有些甚至是专程来看“观复猫”的,这让马未都从中得到启示:“何不将‘观复猫’打造成一个品牌?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不仅能给人们带来欢乐,还能替人们治愈社会的很多心
两个办证窗口,一个写着“有时间的人,请在此处排队”,一个写着“赶时间的人,请在此处排队”。乍一看,设置用心,考虑到排队的人们是不是时间充裕,值得点赞。问题来了,假如你也是其中一个办证者,你正急着赶回去处理其他事情,会选择哪个窗口呢?当然,你首先会考虑在“赶时间的人”窗口前排队。当然,你可能因此会耽搁更多的时间。  网上有一幅漫画,对此有过一种略显夸张的“定格”:“有时间的人”那边寥寥无几,“赶时间
“娜,亲爱的人:至少20年,我已没用这个称呼给你写信了。如今提起笔来,似乎那些在大学的日子,又回到了眼前……”1993年1月,郑安娜去世整整2年后,耄耋之年的冯亦代泪眼婆娑地写下这封无处投递的信。遺像前,她生前最爱的水仙花蕾初绽。  1934年的一个夏夜,沪江大学校园的露天剧场里,同学们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台上,扮演小精灵的女子调皮可爱,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为整部戏增添了灵气和趣味。台
韩国是一个严重缺粮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粮食浪费现象严重的国家。因此,韩国政府推出了很多措施解决浪费问题。韩政府推行餐桌节约计划,将努力对象瞄准餐厅,而非就餐的客人,比如说减税政策。韩国曾推出一项法令,如果一家餐馆能向顾客提供把饭菜吃光的标准菜单,或能让顾客把吃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就可享受减税或减收30%水费的优惠。此举一出,很多餐厅在客人点餐时就努力向客人介绍饭菜的分量,力求从源头上堵住餐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