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骨科患者由于骨伤和手术治疗方式,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制动,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DVT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增加医疗成本,延迟患者术后康复。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探讨DVT形成的高危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指导临床护理。
  关键词:骨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关于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高危因素有很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VIRCHOW在1986年提出形成DVT的三大高危因素:血管壁损伤、血流緩慢淤滞、血压高凝状态,一直延用至今[1]。2018年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疗指南中提出:骨折和损伤是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继发性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早期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轻者出现血栓后综合征或静脉功能不全,重者可出现致命性的肺栓塞,影响骨科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本文在研究大量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从术前、术中、术后等三方面探讨预防DVT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1.DVT形成的高危因素
  1.1年龄 研究显示年龄是形成DVT的高危因素,老年患者下肢静脉瓣膜普遍功能差,血管内膜粗糙,血液粘度高及血流速度缓慢,血液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减退等,老年患者对麻药的代谢速度较慢,导致老年患者术后活动较晚,活动量也小,加上老年患者对疼痛的阈值低,术后老年患者更不主动配合下床进行功能锻炼,只愿意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的被动锻炼。这些均导致骨科老年患者DVT的发生率居高不下[2]。
  1.2肥胖 肥胖患者对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多数肥胖患者活动量相对较少,血液粘稠度高,且血管内因为有较大脂肪易发生血管黏连,造成血管狭窄,血流缓慢。加上对肥胖患者实施手术时候,手术视野暴露困难,手术伤口大,加大了周围软组织和血管的损伤。研究显示,肥胖患者容易出现DVT。
  1.3手术时间过长 手术时间是从皮肤切开到皮肤缝合,研究显示应用止血带和麻醉药时间过长,患者出现DVT的几率就增加,手术时间缩短就意味着应用止血带和麻药的时间缩短[3]。
  1.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高血糖不仅损害患者的血管内皮,诱发机体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激活患者的凝血系统,减少纤维蛋白的溶解,导致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增高。糖尿病患者多合并血脂代谢异常,以胆固醇代谢异常较多见,血管壁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导致血流淤滞[4]。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影响患者手术伤后愈合,这些均增加患者DVT的发生率增加。
  1.5 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  研究显示有VTE病史的患者本身存在一种或多种DVT的高危因素,患者既往的血管内皮损伤持续存在,还有可能患者身体内还存在较小的目前影像学也难以发现的栓子。有VTE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2.DVT的护理干预措施
  2.1术前护理:指导患者抬高患侧肢体,有计划的选择静脉,避免下肢穿刺和反复穿刺。协助医生完善术前检查。指导吸烟患者戒烟,以免烟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促进血栓的形成;对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予内分泌科室会诊,调整降糖方案,短期内将患者血糖控制在较理想的水平。观察骨科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患者会因为痛疼和病情出现焦虑、紧张、消极等表现,护理人员要积极开导患者,鼓励患者,让骨科患者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
  2.2术中护理 手术护士要在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做到动作轻巧,技术娴熟,尽量减少静脉内膜的损伤。合理规范使用止血带,尽量减少手术的时间。手术中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补充血容量,避免出现脱水增加血液粘稠度。
  2.3术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  关注DVT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巡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告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及危害性,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护人员处理,护士交接班应触摸下肢血管搏动,观察肢体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询问患者下肢有没胀痛感。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的处理。
  2.3.2预防性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  对于骨科术后患者,特别是老年、肥胖、女性、有糖尿病病史、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可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从术后即可开始,使用时护理人员要做到遵医嘱正确注射,并观察其不良反应,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皮肤情况,观察患者大小便颜色等。
  2.3.3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骨科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由医护人员和康复医师一起制定合理的康复锻炼计划。骨折伤后1-2周,骨痂还没有形成,康复训练针对减少关节粘连、挛缩、促进软组织修复和血肿消散为主。骨折后2周至2-3个月,骨痂逐渐形成,骨折端已经趋于稳定。这个时期的患者可以顺重力活动、做骨折移位反方向运动,辅助下支撑及步行等。
  3.讨论
   骨折的损伤,手术侵入性操作,手术中麻药的使用,止血药和止血带的使用,患者自身的因素等。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有敏锐的甄别和判断能力,及早筛选出有高危风险的患者,实施预见性的干预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将DVT的发病率降到最低,将DVT对骨科患者的伤害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宋利红.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4:347-348.
  [2]李玉佳,窦晨浩,李昊儒,耿倩,陈彩真,周亚莉,丁俊琴. 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防肺栓塞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9,02:159-161.
  [3]江蕙君.Autar量表在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分级评估中的应用[J]. 护理与康复,2018,01:49-50.
  [4]耿宜岚. 骨科手术住院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干预[J]. 全科护理,2020,29:4049-4051.
  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骨科  江苏南京  21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把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我科室负责带教的医学实习生纳入研究范围,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实习生60例,分组后分别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对照组)和PDCA循环带教方法(实验组)。带教任务完成后考核不同小组实习生的成绩。结果 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98.00%)比对照组高(88.00%);实验组护生考核成绩分数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 目的:讨论分析脑梗死患者在早期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为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性治疗和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自理能力、肢体功能、心理状况和社会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积极实施科学的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问题出现后如何进行防范,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4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护理人员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并针对不同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法。结果:护理人员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方面和医院方面,其中,护理人员隐患为护理人员缺乏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责任意识;医院方面的隐患为医院环境、制度不健全。结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大面积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面积脑出血患者80例进行研究,选取时间2018年7月-2019年7月,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急救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止血成功率、急救时间的比较上存在差异,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对当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6月,结束于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130例普外科患者,将130例患者按照发生切口感染和未发生切口感染来进行分组,分别分为发生切口感染的观察组39例和未发生切口感染的对照组91例,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普外科手术的临床资料和病情相关情况,并针对其中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关的护理对策。结
期刊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优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后,探究该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法。在个体案例中随机选取相关患者100例,然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进行优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比较预后影响。结果:相关患者进行优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后,干预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优化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后,其恢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综合康复医疗的临床价值,对心肺功能有无积极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以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传统康复疗养组和综合心肺康复医疗组。结果 综合心肺康复医疗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通气量(VEmax)、最大心率(HRmax)指标均比传统康复疗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贫血患者中,分别截取地中海贫血患者42例作为观察1组、缺铁性贫血患者42例作为观察2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2名作为对照组。对三组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对其血红细胞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记录。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三者在进行血红细胞相关指标检测后,可以看出其分别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大数据分析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医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大数据医保管理政策,严格核查医保管理落实情况,并核算医保出院患者床日药品费用和费用控制指标。结果 100例患者中,脑外科患者病区人均检查费、病区人均药品费、出院人均“三费”较高,外科患者高值耗材总额、病区人均材料费较高,骨科患者人均手术药品费、人均手术普通材料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在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服务的133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危患者83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的为实验组,每组各415例高危患者,6275例普通患者,护理一年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