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骑行,把水和光明带去贝宁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小伙袁江磊结束非洲贝宁支教工作回国时,本来坐飞机只需一天时间,他却花了一年时间,途径16个国家,跨越1.6万公里,骑行回家。他的心底有一个梦想——帮助贝宁当地人解决用水、用电的难题。

从贝宁骑行回国


  袁江磊从重庆交通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后,得知学校对口援建的西非贝宁阿波美·卡拉维大学孔子学院正在招收汉语支教志愿者,便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表。
  2014年9月,袁江磊到达贝宁。工作之余,他或徒步或骑行,几乎走遍贝宁所有地区。与独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比,当地人的热情与乐观令他印象更为深刻。
  贝宁许多地方特别贫困,住在土坯房里的村民,连基本的照明和饮水问题都没有解决,但他们脸上并没有悲苦,反倒是洋溢着灿烂笑容。村民的淳朴与善良温暖了袁江磊的心,他也想做点什么回赠村民。
  于是,有了这次的骑行之旅。
  他计划路线,研究签证办理,准备骑行物品,沿途设定紧急联系人以防不测。同时,他还联系了一些企业,希望企业给贝宁当地人修建水井和太阳能充电站,提供赞助。
  2016年9月10日,袁江磊正式上路。他决定沿途记录所见所闻,反映出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真实非洲,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以此吸引大家的关注。
  骑行第四天,袁江磊在多哥首都洛美,接受了新华社驻非记者的采访。没过几天,广州一家从事非洲贸易的公司通过这则报道联系到他。“不用捐很多,够建一个水井和充电站就好。”这家公司爽快答应,双方约定:袁江磊每骑行1公里,即可累计1美元慈善基金。

1.6万公里的骑行之旅


  一个人,一辆单车,一段注定充满故事的旅程。烈日暴晒之下的非洲土路,显得笔直又漫长。路面布满的砾石,不知何时震掉了车灯架。偶尔路过的汽车,卷起红色泥尘,沾到袁江磊黝黑的脸上,让他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灰头土脸。
  2016年10月14日,骑行在布基纳法索街头的袁江磊,从中午开始发烧、乏力,身上冷热交替。喝了杯板蓝根冲剂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持续加重。
  瘫软在地的袁江磊,觉得身体越来越轻。当时他正骑行于荒野,距离下一个村庄还有30公里,可感觉距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他只好求助朋友,朋友的朋友阿巴斯紧急送他到医院。

  在毛里塔尼亚,因为签证只剩下三天时间,他必须赶往舒姆镇乘坐火车前往努瓦迪布。这是一辆人货混装的火车,与非洲人慢悠悠的生活节奏不同的是,火车只短短停留了一会就启动了,所有乘客都跑了起来,袁江磊不得不推着自行车跟着跑。跑了100米后,看看身旁掠过的无顶车厢,袁江磊用尽力气将自行车甩上车厢,然后再奋力一跃,扒上车厢,上了车后,他才发觉刚才跑丢了一只鞋。
  2017年8月15日,袁江磊抵达新疆卡拉苏口岸,回家之旅宣告结束。他以雪山為背景,拍了一张照片。转过身,一望无际的撒哈拉沙漠、浪漫迷人的玫瑰湖、火烈鸟的灿烂问候、素昧平生的刻骨温暖等,路上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为900多村民带来水和光明


  2018年3月,袁江磊带着骑行筹集到的10万元来到贝宁,来到紧邻沙漠的尼普尼村。村里几口土井,丰水期时才有发黄的水。到了旱季,村民要到两三公里之外的邻村买水。村里没有通电,如果村民想给手电筒、收音机、老式手机充电,得去23公里外的富努古村。
  村子的贫苦与落后,刺痛了袁江磊的心。他找来打井队,决定在这里挖一口深水井。他又联系生产太阳能发电板的公司,在村中心架设一座小型太阳能充电站。当地人工作效率一向不高,令袁江磊意外的是,仅十天时间70米深的水井基本完工,两天时间一座1.2千瓦充电站架设完毕。
  手摇水井摇出来自地下70米的第一桶水,不远处可满足附近五个村庄用电需求的充电站开始运转。光明和水来到那天,载歌载舞的村民比过年还开心,巴尼夸拉市市长也派来代表参加欢庆活动。袁江磊离开时,村民热情送别,他承诺还会定期回来,维护水井和电站。
  袁江磊与非洲的缘分还在继续。此后,他在一家中国对非贸易公司找到工作。2019年6月,他又在贝宁成立了一家旅行社,提供非洲定制化旅游服务。袁江磊希望为国人打开一扇了解非洲的大门,同时也希望为非洲当地人修建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
  事业刚刚起步,前途光明,但充满未知。信心满满的袁江磊说:“曾经的未知,在历史滚滚车轮下变成具体而鲜活的记忆,让我足够强大地迎接下段未知际遇,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想要帮助那些被忽视的人  每次从南苏丹回国,站在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前,“无国界医生”志愿者周吉芳都会忍不住发出感慨,“原来这里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无国界医生”是世界上最大的、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独立医疗救援组织,每年有超过2000位的救援人员在世界60多个国家展开志愿服务。  加入“无国界医生”的救援人员,除了具备人道精神,还需要至少2年的专业工作经验,通晓英语或法语。每次参与救援任务
期刊
说起“寿司”,很多人会认为那是日本的传统食物,其实,寿司是地道的中国食品——早在公元200年前后,寿司的雏形就已经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直到唐代,中国沿海一带的商人把寿司带到了日本。  “让寿司回归中国”,一个几乎身无分文的安徽小伙立下宏愿,众多亲友都觉得这是个笑话,但他用8年时间,将这个笑话变成了现实。泪水遮挡不住的梦想  出生在安徽阜阳山村的董玉友,因为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选择外出打工。在无
期刊
一次,我和几个写字的女生一起吃饭,简妮也在。她除了是写手,还有另一重身份——进出口贸易商。她认识许多外国客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非洲商人。席间,她聊到自己的客户,说:“非洲没那么穷,他们都挺有钱……”  听了她的话,当时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但事后一想,一个词跃入脑海——幸存者偏差。幸存者偏差意思是指: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亡者不会说话),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此规律也
期刊
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骏,是地道的陕西人,言谈间带着关中漢子的爽朗。在强手如云的X射线检测装备领域,他不仅创造了自己的品牌,多项成果还打破了国际垄断,一跃成为行业内的领航者。  关中汉子创江山  自古三秦多才俊,出生在陕西宝鸡的刘骏从渭南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后,先后攻读取得法国凡尔赛大学经济学博士、法国INSEEC 商学院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英国威尔士大学MBA。  谈起刘骏
期刊
“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旗袍,凸显出女性的仪态美,它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能把旗袍穿出味道的,杨荣萍算是一位。她言谈举止端庄典雅,待人接物自信内敛。她穿着旗袍走来,娇小玲珑的身躯中存一分气宇轩昂,似乎带着流年的暗香。她既是南京荣萍服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又是荣萍品牌的创始人、总设计师。做弘扬传统文化的守阵者  2019年9月7日,第21届江苏国际服装节上,杨荣萍设计的
期刊
太空之吻背后是他16年的努力  在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王曙群的办公室里,几个长12毫米、直径3毫米的圆柱形零件上,密密麻麻分布着间距约0.1毫米、直径约0.9毫米的小孔,肉眼难见。这是该厂对接机构总装班组组长王曙群的徒弟们刚交的作业。只有调节好钻台的转速和钻头的进量,才能让钻孔整齐、均匀地分布。对于航天器来说,1毫米的误差,就有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不久前,与航天器打了30年交道的王曙群被
期刊
2019年2月,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应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的邀请,为该杂志的癌症特刊撰写长文,在业界引起轰动。这对师出同门的医学伉俪也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传奇经历。艰苦环境也能出人才  1972年,在上海第五纺织厂工作的陈赛娟得到了一个上大学的机会。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及上海第二医学院之间,她果断选择了后者。3年后,她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并成了上海瑞金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  全国恢复高校招收研究生制度
期刊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西南的东山镇并不大,全镇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  洞庭东山是一个长形半岛,也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东山和西山是姊妹岛,以太湖隔之。三月茶叶,五月枇杷,六月杨梅,在当地人眼中,东山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其美好不逊色于许多短视频中的梦中田园。同时,不论从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经济发展、人文传统等哪方面来看,这里又颇有江苏特色。  洞庭东山有返乡创
期刊
钱正英和黄辛白夫妇,一个曾任水电部部长,一个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两人走过长达67年的从相识、相知到相依的幸福生活。2008年2月29日,黄辛白在北京逝世,一年后,钱正英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写下怀念丈夫的长文——《此情绵绵无绝期》。相识于地下党工作  钱正英出生在浙江嘉兴,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16岁那年,她怀着“做中国第一个女工程师”的远大理想,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并入上海同济大学)学习,1
期刊
对我这个成年人而言,过年并不是一件特别要紧的事,甚至有些伤感,又老了一岁。?  ?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只有小孩才喜欢过年。因为在那个年龄段,你是受保护的,大人会包容你,满足你,甚至宠爱你,让你无忧无虑地生长。而且,你很容易被过年的氛围感染,瞬间开心。  而当你长高了,就没人再谦让你了——你成为了跟他们一样的大人。你开始变得多愁善感,有了更多的欲望,再也找不回童年时讨得几枚钢镚儿买炮仗时的欢天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