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_ee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是启动内循环、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研究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促进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沿黄地区中心城市进行界定,运用综合指数模型确定沿黄城市群,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3—2018年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模型对影响其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明晰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其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共同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①样本期内,兰州市、西安市、济南市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空间维度上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前列,关中平原城市群、兰西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前列.②沿黄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在2012—2013年前后有明显的提升,不同约束下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梯度分布上呈“正态分布”.③财政因素、技术因素、人均实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正向推动作用,环境规制倒逼技术创新效应显现,但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这意味着,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现状基础上,需根据不同因素的异质性影响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最后,文章从政府引导、突出优势,点面结合、协同规划,综合治理、分类施策,系统提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四方面提出促进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基于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走流域协同治理之路.黄河流域协同治理面临现实挑战,现有管理体制和涉水法律,难以有效解决其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水环境超载、水灾害严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建立黄河流域的协同治理体系,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流域协同治理重要论述为指引,在治理架构上从涉水管理转向流域治理,构建主体功能与定位明确的协同治理体制;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