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希海付省长在四川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来源 :四川环境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会议原计划是刘星付省长来作报告的。因四川发了大水,铁路运输问题很大,他不能来了。这个会我们是要来的,因为环保工作太重要了。今年我是第二次参加环保会议,第一次说得多,这次没有多少说的。但要讲几句,这总算是我们的态度吧。环保工作非常重要,各级领导都要认真抓。就从四川这场洪水来说,也说明了
其他文献
本文给出:利用实验VLBI系统进行的双通道观测。为了比较,我们分别用公共本振和独立本振进行了观测。实验采用了两台氢钟并用数字乘法器作实时互相关计算,通过双通道带宽综合来测量时间延迟,获得了几十厘米精度的基线测量值。
期刊
天线反射面与理论抛物面形状的偏差程度是影响抛物面天线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一个已给定的反射面,与馈源支撑结构有关的最佳吻合抛物面焦点的定位也是很重要的。本文给出与实际反射面表面最佳吻合的抛物面的焦点位置。用样板法进行测量,并给出了六米直径射电望远镜天线反射面的表面均方根偏差。
期刊
本文叙述了上海天文台六米射电望远镜系统参数:天线效率、天线噪声温度,系统噪声温度及天线主瓣半功率宽度的测量原理,方法和结果。
期刊
在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中,由于从卫星返回的激光回波脉冲幅度起伏变化很大,直接影响了测距精度。为此,我们在Nd:YAG测距系统及红宝石测距系统中均使用了恒比定时鉴别器。经过反复测距实验表明,在回波幅度变化近百倍的情况下,对于同样脉宽的激光脉冲,应用恒比定时鉴别器比定阈鉴别器可以提高测距精度约1-2倍。
期刊
为进行第二代人卫激光测距仪接收和控制电子学部件的预实验和参加1980年国际地球自转短期联测的国际合作,我台于1980年8月建成了分米级精度的实验测距系统。本文对该系统作了一般叙述。主要叙述它的接收电子学部分,并给出了部分性能测量结果。它表明接收系统的时间游动小于0.5毫微秒。
期刊
本文介绍上海天文台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仪在1980年8月至10月期间对《GEOS-3》、《GEOS-1》和《BE-C》三颗卫星进行观测所使用的时间系统和控制系统。时刻与USNO的UTC同步精度好于3微秒,直接用于人卫激光测距工作的实时钟时刻校正精度为1微秒。测距计数器分辨率为0.1毫微秒。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发时序控制指令讯号,以实现激光发射、计时和打印的同步配合。控制器发出的指令讯号的周期从2秒到10秒
期刊
本文介绍人卫激光测距仪中,光电倍增管的选择,特性的测量,分压器的确定,电磁屏蔽以及光密封和大气密封的考虑,以及提高白天和夜晚测距能力的途径。
期刊
本文介绍了上海天文台的光电中星仪及丹容等高仪上使用的两种时刻记录仪。仪器的线路采用PMOS集成电路。线路的集成度较高,工作稳定可靠,记录精度为±0.s0002,并附有自动打印线路。
期刊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我们对SPJ-1大铯钟拉姆齐腔二臂对称性精测的原理及方法,对测量误差作了初步的分析,给出了工作的某些结果;并介绍了截止波导的设计考虑。
期刊
本文介绍使用两种不同染料Q开关(隐花菁和叶绿素d)的红宝石激光器的测距精度比较。实验表明叶绿素d染料调Q激光器的测距精度略高(20-40%)。它配合高精度的计数器和恒比定时技术,已可达到约0.5米的精度。这样简单价廉的测距系统,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