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SrRNA基因PCR加基因芯片杂交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fe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快速诊断方法。

方法

(1)以16SrRNA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将探针固定在特制的玻片上制作成基因芯片;(2)对临床疑为细菌感染的285例新生儿抽取静脉血分别做血培养和细菌16SrRNA基因检测:于血标本及脑脊液中抽提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加样在基因芯片上杂交后进行激光扫描及读片。

结果

(1) PCR检测阳性率5.96%(17/285)明显高于血培养的2.81%(8/28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若以确诊败血症作为对照,PCR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75%,正确诊断指数为0.968。(2)对17份PCR阳性标本进一步做基因芯片杂交,结果通用探针均阳性,其中G探针阳性12份、G-探针阳性5份;8份PCR和血培养均阳性的标本,基因芯片杂交探针阳性菌株与血培养细菌阳性结果完全一致。

结论

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16SrRNA基因能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除较血培养等方法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外,还能快速明确系何种病原菌感染,因此有较大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低潮气量(VT)通气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术中血气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3~6岁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患儿,有肺血增多,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小VT组(A组,VT为7 ml/kg)、对照组(B组,VT为9 ml/kg),每组20例.选择小儿标准频率,固定吸呼比,全麻插管后至手术结束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分别于切皮前、转流前、缝皮后即刻记录生命体征、呼吸力学指标并行动脉血气分
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ofkappaB,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1956年由Sen和Baltimore等[1]从成熟的B淋巴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特定
目的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脊柱失稳再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5月~2002年8月收治的采用后路椎管减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椎失稳再手术病例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8~64岁,平48.5岁.再手术距初次手术时间2~10年,平均5年8个月.病程6个月~3年,平均1年6个月.单节段病变17例,双节段病变6例.所有患者初
目的 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匹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人20例(对照组),2型糖尿病35例(糖尿病组),测定两组人群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
目的 利用人白细胞介素(IL)-10和肝再生增强因子(ALR)构建融合基因hIL-10/ALR和真核表达载体,验证其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富含疏水氨基酸(Gly-Ser)n的相应寡核苷酸接头序列为媒介,通过hIL-10和hALR克隆载体构建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cDNA3hIL-10/ALR,纯化后转染L02肝细胞,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结果成功构建hIL-10/A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山羊随机分为单纯体外循环(CPB)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加特异性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组.建立山羊CPB模型,心脏行缺血60min,恢复血流再灌注90min,PDTC组在心肌缺血前应用PDTC(100mg/kg).于心肌再灌注后,测量血流动力学数据及测定局部心功能,并应用脱氧核苷酸末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与血压特征的关系. 方法 72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其中男472例,女252例,年龄34~82(60.3±9.4)岁.以标准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QCA)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计算CAS.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测定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同时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年龄、性别、体重
为了探讨闭合式吸引技术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有效性及使用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入住ICU的57例人工气道患者采用闭合式吸引技术.通过加强闭合式吸引系统的管理,取得满意
我科自1998年5月至2004年3月,对伴有恶性心包积液的26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了经皮心包腔置管引流术并每周注药的综合疗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1
从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的发展实践和理论层面上看,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本文基于此将陕西省与全国的情况做一对比研究发现: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FDI在全国的比重反而下降,其原因主要在于制度、技术和城市化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