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巴英语的诊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tlavie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是一个人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表现,而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主要方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扩展学生的语言实践范围,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为口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想说,可又说不出、说不清,结结巴巴、语无伦次。针对这种结巴英语的现象,我着重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练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增大“输入量”,确保“输出量”
  “书到用时方恨少”,要想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并且说得流利,首先必须让他们有话可说,即我们常说的“肚子里要有墨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对学生进行以下训练:
  (1)朗读训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给学生一些朗读课文的机会,课后再找一些美文,让学生自行朗诵。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可以提供一定的口语素材,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
  (2)背诵操练。从一定程度上讲,学英语,记得越多,学得越好。中国有句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如果不对所学知识加以记忆,往往是学了后面的落了前面的,学得越多,丢得也越多。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坚持每个单元都选出一篇让学生加以背诵,有时还找一些经典美文供他们欣赏、记忆。
  (3)听力训练。听可以提高学生的辨音能力,是说的前提,教师要努力创造英语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地置身于英语的环境里。进行听力训练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可以让学生边听边模仿,也可以让学生针对听力材料进行口语问答练习。
  在这里,笔者把朗读训练、背诵操练、听力训练归列在一起。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有些奇怪,其实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你嘴巴里的英语发音是什么水平,你耳朵里的英语听力就是什么水平,这两者就好比人的两条腿,是必须共同前进和不拉开距离的。很多学英语的人可能都有过这个经历,在你练习听力的时候,天天挂着耳机听一段英语也听不懂,拿出原文一看,却又发现一目了然,然后看了原文再去听,还是听不懂。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在你的口语表达上有一定的问题存在。因为你的口语表达和你的听力不能同时进行,那么你怎么能使两条腿同时前进呢?可见口语表达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愿意开口。比如:在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都至少给学生提供一次角色表演(role play)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做“导演”,设计情景,编排对话直至上台表演。还经常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图片、英文歌曲,甚至漫画、电影选段等,给学生一些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具有很好的可行性,也取得了预期效果,大多数学生都有了开口说英语的欲望。
  三、课前三分钟的口语热身运动
  笔者利用课堂的前3分钟让学生自由演讲(free talk),学生可就当天的天气、新闻、课程安排及活动计划等作一个简单的英语汇报,也可以用英语讲一些小故事以及自己的见闻乐事,或者安排一些限时阅读。学生们先进行阅读,读完之后用二、三分钟时间让他们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让他们的观点在讨论中得到碰撞,这个碰撞过程可以促进同学们对文章更进一步的理解。正因为有了碰撞的乐趣和竞争的刺激,学生们会很“自信”地赶快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和其他同学一较高下,胜者往往会为自己雀跃不已。教师还可以适当加以点评,或者补充一些中英文表达习惯的差异知识。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笔者发现这样的口语热身卓有成效,大多数学生克服了心理障碍,由原来的不敢开口变成了勇于表现,个别比较好的学生已经能用英语简单表达自己的思想。可见,这一方法既能给学生提供口语练习的机会,又能提高学生使用英语口语的兴趣;既能让学生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又能让学生自然过渡到课堂学习的状态。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四、给予学生可以模仿的“样板”
  笔者认为每次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任务(task)前,教师应给予学生一个样本,这一点对于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尤其重要。让学生有“章”可循,甚至可以让学生“借用”样本中的一些语言,从而使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这并不是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发展,只是给他们一个参照物,他们完全可以自己重新设计。
  (1)句型结构操练。英语中的很多表达都有其固定的方式,有许多与特定场景、气氛等相应的特定句型。学生如果连基本的句型结构都搞不清楚,就根本谈不上开口说英语了。所以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说。句型结构训练要由短句到长句,由简单句到复合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复述(Retelling)。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熟背句型的同时,还要把这些句型消化吸收,化为己用,而复述就是一个好办法。复述是外语教学中的一种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检查教学效果,发展口语能力的主要方法。复述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印发一些英文小故事,然后把学生分组,各小组同学欣赏不同的故事,然后简要地将情节复述给其他小组同学听。在学生作口头复述时,教师要高度警惕地听学生所用的每一个词句,但是切忌一发现学生在语音、语调、语法上有什么差错,就马上打断纠正。这种见错就纠,甚至打断学生对话的方式,不仅会阻断学生的思路,影响学生的完整表达,而且长此以往,学生过多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性,担心自己的句子有语法错误,怕自己的语音语调不标准,会渐渐变得缺乏自信心,从而失去口语表达的欲望。因此,对学生表达中的语言错误,教师应先让其思考,以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挫伤其积极性为原则,然后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使学生能继续复述。
  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是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要彻底诊治学生的结巴英语,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想象力和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并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实践的环境,使学生在锻炼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情况,便于预防保健。方法:对原平市城区与机关两组幼儿园的1800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作统计分析。结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纪,是一个创造的世纪,是一个人本、智慧竞争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探索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  一、激发学生
在室内条件下,比较了对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nesis,Bt)杀虫蛋白(ICP)有20倍抗性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ebner)种群(R种群)与同源对照种群(S种群)之间的相对适合度,结
Hutchinson和Paris将J-积分作为控制参数应用于裂纹扩展。某些文献还推荐基于J-积分的工程方法。然而,J-积分是否真是基本的控制参数尚需研究。本文的结果表明,J-积分不是,而
目的:分析单手实施低位产钳术的产钳率、适应症及并发症,指导临床正确掌握单手低位产钳助产术,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方法:对武汉市第三医院妇产科1992年元月~2006年12月15年间采
仔细阅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教材给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多方面的,不仅提供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还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认真研读教材,除了大量的文字资源,教师千万别小瞧了课文插图这一“方寸之地”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出示插图、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示插图、利用插图进行怎样的语言文字训练等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教师正确、巧妙引用插图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怕学数学,认为数学太抽象,不易理解。而面对新课标的要求,已经习惯了传统教材的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从怕学、厌学到喜欢数学呢?下面,我想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谈上几点。  一、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
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成为现代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趋势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教学是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的突破口,能够全面推动英语的素质教育。
目的:分析厦门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为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的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厦门市1997—2006年的孕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