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意义世界”的一个考察——从现代西方哲学史的角度

来源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56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习惯于用“实用”的眼光看待世界,然而世界的根底在于“意义”,若世界缺乏“意义”、“价值”,则势必蜕变为寂寞的物质“废墟”。事实上,西方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者均对“意义世界”进行追思、定位,然而二者均由于过度强调自身的合理性而最终走向极端。如何给世界定位,还人类一“意义”、“价值”之世界仍旧是哲学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任务。
其他文献
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是西方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尽管主体间性的提出与对主体性的反思和检讨密切相关,主体间性字眼也从没有出现在古典哲学中,但是主体间性问题并不唯现代
二战后,欧洲社会党的经济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僵化到灵活的演变过程:从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转变到突出市场调节作用;从竭力发展国有经济转变到主张建立“有活力的混合经济”。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