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言神话故事群文教学的课堂建构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v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话故事总是充满幻想,但是它们又代表着一种文化,读神话故事就好像徜徉在幻想的海洋里。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故事,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春平名教师工作室成果展示活动中,我聆听了朱春平老师的一节《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赏析》小古文群文阅读课。这节课上,朱老师在努力实践着他多年来对古诗文“轻阅读”教学研究的理念——把传统的国学变轻灵,把厚重的经典变轻巧,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具体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多角度选择经典神话作为教学内容
  1.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读神话故事时对什么最感兴趣?他们在读这些故事时在想什么?影视热点《花千骨》《蜀山传》《仙剑奇侠传》的导入和八篇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并配有相应图画)的选择,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情感脉搏。有效的整合和简单、质朴、实用的教学策略以及清晰的教学思路,使得这堂课上学生读到了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学得轻松愉快,课堂容量饱满,内容充实,效率很高。
  2.站在课标的角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反复地读去感悟,去体会,但是读不是同一层面的平移。这节课呈现了“读出图中人物、读出文言大意、读出共性人物、读出文化传承”等多层次、有梯度的读,从“我发现”到“我认为”的与文本、与老师、与同伴、与自己的深度对话,逐渐领悟故事的内涵,形成了丰富且立体的体验,由浅入深,让学生在轻量、轻便的阅读中一次又一次地产生新的收获、感悟,获得愉悦。
  3.站在教者的角度。教师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是一名教师授课前首要考虑的。这节课不仅考虑了学生认知、情感等的需要,教者更是巧妙地将诸多神话文言故事进行了编排、再处理、再创造,开发了古诗文阅读的“微课程”。既让学生习得了一些文言常识,又领悟了人物精神,丰富了情感体验,传承了我国的文化。
  二、变革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
  1.变革传统的古诗文字词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的目标要求中有一点:“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朱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伴互助,让学生利用文下注释并结合语境理解故事内容,最后汇报小组成果,朱老师适时在重点、难点处加以学法指导,真正实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不是站在讲的层面,而是在导的层面”。
  2.变革传统的古诗文文本分析,注重培养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朱老师这节课的文本分析环节,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把人物归类,并用一个关键词阐明分类的原因,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将学生引入各个神话情境之中,充分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明事迹,对对子”这一环节,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學会对文本的运用。在此过程中,还多次分组讨论和修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3.变革传统的古诗文以译代读,重视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文言文还处于基础阶段,正是重视诵读,培养语感的时期。这节课始终将朗读贯穿于每个环节,将任务型朗读作为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在此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加深了对各故事的理解。上面提到的多层次的读正是老师的匠心体现。此外,朱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选择神话的关键性画面,运用自己播音员式的朗读,不仅创设了神话的神奇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更是突破了文本的难点,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节好课犹如一篇精美的文章。这节课中所折射出的是教师扎实的语文功底、深厚的知识储备与文化底蕴。正因为教师有着专业自信,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够充分体现对学生的生命关怀,才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品读这节课,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轻松,感受到了浓郁的语文味和文化气息。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常州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副校长)
其他文献
在倡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英语课堂高度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阅读课是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课型,在阅读课上,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任务设计以及互动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追问,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力。追问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追问技巧。本文试以《剑桥中学英语教程》第3册Unit 21 The football team的教学为例,探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追问技巧。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
期刊
图形的运动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同时也是探索一些图形性质的手段。苏科版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借助图形的运动来认识和研究图形,例如“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等等。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开始,以中心对称为主线,展开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研究。“中位线性质”这一课时通过图形的运动,探索、发现
期刊
摘要 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学生的思维存在涨落现象。以创设思维涨落点为核心,以认识和把握思维涨落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案例初步探讨学生思维的触发、转化、顺应的主要过程。  关键词 思维 涨落点 触发 转化 顺应  课堂教学始终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是在内外要素的共同作用下运行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无法用一个包罗万象的具体方程来求解。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可知,该系统的下一步状态从本质上说是完全未知的,是由
期刊
新一轮课改以来,我校遵循“名师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铸校”的发展思路,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发展为保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为抓手”,不断加大课改力度,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我们着力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与管理,提出了“打造精品校本课程,铸造特色新海教育”的目标,通过多年努力,开发出一系列精品化的校本课程,深度彰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提升了教
期刊
一、课程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校的学科课程采用“自助式高效课堂活动单”教学模式,实现了从“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的蜕变,成为南通市通州区学科教学的高地。我们以开展社团活动为契机,组建团队,开发课程,通过校际合作、参观培训、实践提升、竞技竞赛等活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一体两翼”三类课程格局,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又助推了学校教科研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设定  我校的课程目标设定紧紧围绕知识与技
期刊
对于古代诗词的教学,要想让学生不流于表面的简单背诵、记忆与理解,就必须深入诗词的语言,披“语”入“文”,挖掘诗词的内蕴,即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精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层的情感,并让读者感同身受的。  那么,如何做到披“语”入“文”呢?借助联想和想象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下面以唐代韦应物《闻雁》诗为例,谈谈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应该如何披“语”入“文”,借助联想和想象,启发学生通过诗歌语言理解其深层情感。  诗的
期刊
一、激趣导入  (PPT展示《花千骨》剧照。)  师:PPT上展示的一组剧照,大家熟悉吗?这些就是前段时间收视率较高的《花千骨》的剧照。其实,这类充满奇幻色彩的影视作品蕴含著丰富的中国古代神话的元素,中国古代神话也是这些作品创作的源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那些开在《花千骨》深处的文明之花,去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许多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大家早已熟知,但在我们的语文课上不仅仅是去学一个个故事内
期刊
——江苏省句容市侯红宝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以 “构建以问题驱动的三单四环教学模式,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实践研究”等一系列省级规划课题为抓手和载体,以问题教学为策略,以语感训练为核心,披“语”入“文”,以“语”会“文”,从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出发研究語文教学,追求“从语言层面沉下去,从精神层面浮上来”的教学境界,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让思考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让表达成为学生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课是基于译林出版社《牛津初中英语》(2012年版)7A Unit 8 fashion的阅读课时。教师通过课前制定导学单,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推进下,以课前自主独立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熟读课文,小组内部自学有关介绍服饰的一系列单词,适当查阅课外生词,增加词汇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能把握主持人文稿的特点,即有开场白和结束语,文本主体部分介绍模特时
期刊
摘 要  抓住关键词、句、段,找准课堂的突破口和切入口,以此作为贯穿全课的主线,“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语文阅读教学一种有效的方法。几年来,笔者坚持采用这样的教法,突出了教学重点,优化了教学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 重点句 主旨段 聚焦点  清代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云:“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是抓住牵动全身之“一发”。由“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