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精力最充沛,也最需要运动,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以往光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那么,如何将德育有效渗透于体育教学中呢?
  一、转变思想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让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份量,以改变教师光抓住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诸育共同发展。
  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最需要运动,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
  二、重视课堂教学勤抓德育
  1.课堂常规中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
  2.教学内容中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跑、跳、掷、体操、游戏、球类等。在这些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游戏,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德育无疑是最好的捷径之一。
  3.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
  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如在跳山羊教学中,往往会有不少的学生由于恐惧心理而完不成学习任务,这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加强保护措施,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对山羊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
  三、有效渗透体育教学中的德育途径
  1.体态潜移默化加强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体态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体态潜移默化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2.练习实践加强顽强品质的培养。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已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竞争激励加强竞争意识培养。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4.启发诱导加强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不合格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考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良好的言谈举止影响和感染学生。
  加强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去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如在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
  6.评价语言中注重渗透。
  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学生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前提,用无形的方法和浓浓的爱心化成真诚的师生情感,使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又树立了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
其他文献
现行教材体现了改革精神,切实可用。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对新教材茫然不适,觉得教材顺序乱了套,经验失灵。内容简单没讲头。因此,我们物理教师要尽快克服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干扰,正确使用现行教材,使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要真正用好现行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转变教育观念,熟悉教学内容,改革教法。  一、转变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九年义务教育的
期刊
彻骨的冰雪覆盖玉树之上  海拔四千米的雪莲还未发芽  高原翱翔的雄鹰还未回旋    彻骨的冰雪覆盖玉树之上  放牧草原的阿爸阿妈还未归家  诵经读书的阿弟阿妹还未散学    彻骨的冰雪覆盖玉树之上  和煦而色彩斑斓的季节  还未发芽……    雪落玉树,你相信吗——  四月的雪莲必将绽放  年轻的雄鹰必将奋翅    雪落玉树,你相信吗——  阿爸阿妈必将得到三宝的保佑  安逸而祥和  阿弟阿妹必将
期刊
摘要: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些研究者把他定位为“农民诗人”或者是“士大夫诗人”。事实上,陶渊明既是农民,也是士大夫,同时还是地主,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与自身的秉性塑造了当时的陶渊明。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本文通过分析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作《归田园居》五首,探寻解读陶渊明的诗性人格。  关键词:《归田园居》;淡然;宁静    陶渊明田园诗的问世,不仅是对诗歌题材的丰富,而且是思
期刊
摘要:许地山精神大厦的核心支柱是“落花生品格”,这种以质朴上进为特征的品格与中国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一脉相承。许地山不仅是儒学的传承者和实践者,还对佛教、道教和基督教有浓厚的兴趣,有深入的研究和极高的造诣。他是集三种宗教于一身的奇特的思想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没有几个作家像许地山一样在作品中倾注那么多的宗教思考。  关键词:许地山;小说;宗教思想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18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则要在自读引导上下功夫。每篇文章的阅读,都要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他们从被动地听老师讲,一跃而变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读懂文章。怎样对学生进行自读引导呢?  一、充分利用整体阅读法  这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的阅读方法。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经过
期刊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重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忽视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其实,数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渗透值得我们去关注,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触角向外延伸,从其它学科中汲取数学营养,又用之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与实践,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渗透呢?  一、加强数学
期刊
摘要:已过不惑,享受讲台也有二十余年,依旧执著地书写着生命中的这份精彩,皆因喜欢孩子们淳朴中的自然、纯美,顽皮中的善学、敏思和对语文教学发自内心的深深爱恋,从中收获了诚恳、坦然、慷慨、宽容,享用了语文大餐的美味佳肴。  关键词:朴实好奇聪慧联想激情求真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过一段淡泊质朴的生活,忘却世间万般纷扰,让心灵似云水间洁净无尘。”这是在品赏白落梅的《世间所
期刊
摘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诗坛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乡土诗人,作为一位在那个时期成长起来的乡土诗人,曾精明在他的乡土诗中,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土地的热爱,更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反思。  关键词:乡土诗;土地;审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诗坛甚是热闹。“朦胧诗”和“乡土诗”作为最为走俏的两个诗派,如两股强劲的风刮遍了大江南北,“朦胧诗”尤为风靡。那个时期跟朋赶会、追波
期刊
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在多年的磨砺之后,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是让人新潮彭湃、刻意追求新异热闹的公开课,还是去除浮华、追求平实的“家常课”?我们曾经对“教学目标明确”、“提问精要恰当”、“适时运用媒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的课孜孜以求;曾经对一节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一帆风顺的课给予热烈地掌声……的确,这样的课很中看、很精彩、很“完美”,但深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掌声雷动的课并不一定
期刊
摘要:余华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先锋小说作家,他的小说用积极的语言实验取得了良好的修辞效果。在作品背后,无边的苦难与绝望的幽默并存,给人强烈的震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本文旨在分析余华两部代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中所运用的黑色幽默及其体现出的社会内涵。  关键词:余华;黑色幽默;荒诞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黑色幽默’之所以会为广大读者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