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完整获奖名单+现场照)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2014年度)全國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会暨颁奖仪式,5月16日至18日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今天上午,大会宣布了第十二届(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相关获奖名单。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成就,是我们这个东方大国五千年辉煌历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本国情,本应成为常识,家喻户晓。孙机先生以大家的底蕴、晓畅的文笔,把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呈现在这部书里。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全书收词4500余条,分为概论卷、史前卷、夏商周卷、秦汉至元明清卷、文化遗产保护卷、科技考古卷等六个版块。主要收录有关中国考学研究的理论、方法、术语、名词及考古遗址、墓葬、石窟寺、
期刊
作为西方中国古代艺术研究专家、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好友,本书作者多次获得法国政府授予的勋章,多次向法国和中国的博物馆捐赠文物。他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和金器情有独钟,把毕生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与思考倾注在这部著作中。  在这一本书中,让你入门中国青铜器,进入神秘而瑰丽的青铜文化。本书介绍了青铜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意义、青铜器铸造技术、青铜容器和乐器的类型、青铜器的纹饰母题及全球视野内学界对青铜器的主要研
期刊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小学二年级的观众对“什么是博物馆”这一问题给出如下集中回答:  “一个很大的地方,在那里可以了解到很多东西。”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个可以在里面学习的建筑。”  “一个我们既可以学习也可以玩耍的地方。”  “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摆放整齐的东西。”  ——援引自朱蒂·奥托,1979年  要想使儿童喜爱儿童博物馆并以参观儿童博物馆为荣,那么就应该让儿童感觉到这(儿童博物馆)是为
期刊
这是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全权接手后打造的第一期《国际博物馆》杂志。  《国际博物馆》杂志将致力于成为 ICOM 的发声筒:通过杂志让大家更好地了解 ICOM 以及世界遗产和博物馆,同时提供 ICOM 成员一直以来在世界各地所推行的博物馆理论及做法的优秀范例。  本期杂志标志着新阶段的开始,本期杂志的主题是“博物馆与遗产领域的核心概念”,出刊策略就是重刊 ICOM 核心成员在《国际博物馆》往期
期刊
2015年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博物馆发展的举措。众所周知,博物馆既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同时也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休闲场所,与民众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条例》一经出台,立即引发各界热议。5月21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详细解读这一条例,并表示此条例出台展现了国家要鼓励博
期刊
“皇图霸业笑谈间,不如读读文博书。”  如同地球又绕着太阳转了一周,  如同亚马逊的河水汇入海洋,  世间总有些不变的事情,  比如2017年我们又要出多本文博好书。  那么,  好书预告就开始啦!  具體出版时间与更多细节,  请继续关注本微信号~  ▼  《国宝星散复寻踪——清宫散佚文物调查研究》  【类别】 学术原创  段勇 李晨 编著  【专家评价】  本书是段勇、李晨两位作者在2008年
期刊
《国际博物馆》杂志于2014年推出特别策划——「博物馆(展览)社会影响力(关注度)排行2014年第3季度」,自发布以来,虽未经广泛宣传,但仍然得到了一些社会关注与业界认可。关于第3季度的榜单详情,请在本微信号下回复「150112」即可阅读。  在今天这个满天飞的日子里,我们将发布的是2014年第四季度博物馆(展览)社会关注度排行(2014年10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社会关注度是在现
期刊
今天是「5·18 国际博物馆日」  2015年的主题是——  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Museums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  除了逛博物馆,看展览,  买文创产品,当然还要读好书咯~  现在就登录  天猫→江苏译林出版社旗舰店  jsylcbs.tmall.com ↓↓  精选4个品种的博物馆主题图书  包括展览图录、学术译著、文创小物  价格一律518(51
期刊
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今天,你阅读了吗?  去年的读书日,我们曾推出「阅读博物馆|那些我们做过和在做的书」专辑(在本微信号下回复「0423」即可阅读);一年過去了,去年那些「在做的书」已经变成了「做过的书」,而小编们依然保持着「正在做书」的姿势……
期刊
走近首都博物馆A展厅,远远便听见了熟悉的钟表「滴答」声,清脆,平稳,周而复始。脑海中不禁浮现萌孃《秋天的钟》:  晨光来临的时候,我就听见银子的声音,它来自曾祖父的挂钟。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暖暖的阳光里有钟声的温柔。  那時许多个早晨或者许多个黄昏,我赖在炕上等着银子的声音,那声音像从最高最蓝的天空深处涌来。当——当!墙上的老钟响了,同时,远处教堂的圣钟声便悠悠而来,钟声让我的身体舒展开了。阳光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