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探析

来源 :建筑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其他基础类工程而言,钻孔灌注桩各施工工序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对实际施工质量管控要求更高.为从根本上发挥出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保障建设工程建设效益中的积极作用,需要细致分析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要点,结合实际要求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切实保障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效果.
其他文献
一、工具应用背景rn目前因工程施工中电缆在国家规范、施工图纸要求下需满足合理避让原则,存在无法保证电缆完全直线架设,且电缆桥架布设也存在非直线布设现象,往往需借助外力将电缆弯曲成理想施工状态进行施工.施工中往往需要人工弯曲操作,出现电缆弯曲过于死板、破坏电缆.且施工工作量大、难度大、耗费人力、施工质量难把控,影响工程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成本.
期刊
以油页岩半焦和油页岩粉煤灰作为矿物掺和料,替代部分水泥制备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研究了两种废渣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稠度、干表观密度、强度、导热系数等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两种废渣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废渣替代部分水泥后均降低了保温砂浆的稠度和吸水率,保温砂浆的干表观密度随着替代量的增大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两种废渣替代水泥量在10%时可提高砂浆抗压强度,且有利于降低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替代量达到15%时保温砂浆抗压强度降低,同时砂浆的导热系数提高.在同等替代量的条件下,油页岩粉煤灰保温
以葡萄糖和白砂糖为碳源,采用湿法球磨和高温焙烧法制备凹凸棒-碳复合棕榈油脱色剂,通过脱色试验探讨碳源添加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3种因素对复合脱色剂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脱色剂最佳制备条件为:添加量1%,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2.5 h,对棕榈油的脱红率为73.9%;以白砂糖为碳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添加量3%,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0.5 h,对棕榈油的脱红率为72.5%.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比表面积及孔道分析等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制备方法能使凹凸
粘滞阻尼器通常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完成后,再将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吊装、就位以及焊接后完成施工.成品粘滞阻尼器重量普遍在1t左右,传统吊装施工先在上悬臂墙上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好吊点,然后采用手动倒链进行吊装,由于建筑物的层高不固定,吊点位置也不统一,在进入上下悬臂墙之间需要通过人工将粘滞阻尼器放入,由于放入位置不准确,经常需要反复调整粘滞阻尼器位置,使其连接板与预埋件位置相符,才能方便后续施焊,这样势必降低安装速度,调整不好会影响安装施工质量,甚至影响建筑物的减震设计效果.
期刊
采用高岭土、钾长石、石英、方解石、牛骨灰、烧滑石、Fe2O3、CoO、MnO2等原料,通过研究釉料配方对银色油滴釉产生的影响,研制出品质优良的银色油滴釉.结果表明,Fe2O3含量对银色油滴釉晶斑形成和釉表面光滑平整度有显著影响,添加CoO、MnO2不仅有利于油滴形成,而且决定了银色油滴晶斑的呈色,Fe2O3、CoO、MnO2的合适添加量分别为8%、1%和2%.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镜(SEM)对银色油滴釉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釉表面形成银色油滴晶斑是由于析出了大量Fe3O4晶体,晶体排列紧密,
萧山国际机场是国务院确定的大型区域性枢纽性机场,也是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和国际航班备降机场.目前萧山机场已经成为华东第三、全国前十、世界百强机场.T4航站楼建设完成,也将作为19届亚洲运动会重要基础配套项目.
期刊
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建筑领域图纸逐步由二维图纸转变为三维图纸,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人员投入到BIM技术中,推动着BIM技术的发展,使其更加成熟.在二维图纸转化为三维图纸过程中,由于数据量过大,人工进行转化与录入将会提高工程成本,且录入过程中也容易导致人为错误,人工处理将会是一件事倍功半的方式.如何省时省力地将二维图纸中的数据快速地转化到三维模型中,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将CAD数据信息快速录入Revit平台中为基础的方式,深入研究CAD数据信息到Revit数据信息的转化.
期刊
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采用石灰中和硫酸废水时产生固体废石膏钛石膏.在900℃温度下,以钛石膏为反应物,以碳粉为还原剂,研究了煅烧时间对硫酸钙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粉与钛石膏不混合反应6 h或碳粉与钛石膏混合反应2 h后,样品的主要物相均为硫化钙.在硫化钙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气体用络合铁溶液回收,得到粒径为1~3μm硫磺颗粒沉淀.
以磨细低钙湿排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玻璃激发制备地聚合物,探究湿排粉煤灰细度、水玻璃模数(M)和碱当量、掺和料种类及养护条件对地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排粉煤灰粉磨30 min比表面积为600 m2/kg,28 d活性指数可达87%,制备的地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凝结硬化性能,适宜的水玻璃模数为1.4,碱当量为14%.采用蒸汽养护(80℃养护8 h)可有效提高地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其28 d抗压强度可达48.3 MPa.高钙掺和料能明显缩短地聚合物的凝结时间并提升抗压强度,矿渣掺量15%的地聚合物终凝时间
采用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制备具有电阻/应变响应特性的智能复合材料,研究了静态和循环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变形发生同步变化的机制,分析了石墨烯掺量、循环加载幅值及循环加载速率对电导率同步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石墨烯掺量超过2.25%时,石墨烯连续导电网络已形成,复合材料电导率急速提升.该网络随着橡胶基体变形的产生和消失发生破坏和重构,导致材料电阻与变形保持同步变化.复合材料可对100%以上应变产生同步电阻变化响应,当材料应变速率越快或应变幅值越大时,材料电阻改变越明显.此外,加入石墨烯限制了橡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