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y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甲强龙组(治疗组)和普通组(对照组),各20例。甲强龙组采用静脉给药,逐步减量;普通组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强龙组患者头痛、抽搐、呕吐症状恢复较快,尤其精神障碍症状恢复明显,与普通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甲强龙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 甲泼尼龙;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或留后遗症。我院在抗病毒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40例,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甲强龙组(治疗组)和普通组(对照组)。甲强龙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1±3)岁。普通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61.5±3)岁。临床表现:头痛、颈强31例,呕吐20例,轻微意识障碍和行为人格改变32例,共济失调、多动10例,癫痫发作13例,脑膜刺激征27例,病理征阳性20例。脑脊液检查异常34例,细胞数增高20例,蛋白增高11例。脑电图检查40例,表现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18例;尖波和棘波3例,广泛持续性1~3 Hz中或高波幅多形性δ波活动。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降颅压,止惊,退热,应用转移因子,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甲强龙组(治疗组)应用生理盐水10ml加甲强龙80mg静脉注射,每12h1次,连用3d。3d后甲强龙减量为80mg,静脉注射,每天1次,逐步减量至停药。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积极预防并发症。
  2 结 果
  甲强龙组在精神行为障碍、抽搐、发热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x±s)
  3 讨 论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危害,早期及时控制疾病的进展是预防和治疗严重后遗症发生的关键[2]。通常是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由外界侵入或体内原潜伏病毒被激活所致。常见的致病病毒为单疱疱疹病毒、肠病毒等。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电图主要表现为α波减少,频率减慢,有时可出现阵发性或连续性发作波,散在θ波,最后成4~7Hzθ波的基本节率。病情发作较重时表现为弥漫性或广泛高波幅θ波和δ波,部分患者可出现阵发性δ高波幅节率,也可在脑部病变最严重的部位出现间歇性平坦波或暴发性抑制电活动。脑电图异常改变越明显,临床表现越重。且脑电图表现随着病情缓解而逐渐恢复正常,脑电图改善明显迟于临床表现改善进程[3]。急性期表现为脑水肿,神经元坏死,脑组织坏死,胶质细胞增生,神经节细胞变性,甚至细胞核破坏及溶解。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热、嗜睡、抽搐、昏迷症状,严重损害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常遗留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退热、止惊、降颅压、抗病毒治疗。而甲强龙组对于患者临床表现改善较明显,缩短了病程。甲强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烈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改变免疫功能,阻碍免疫活性细胞和血清有害因子对神经的损害。应用甲强龙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机制可能为:①甲强龙能清除损伤的脑细胞的氧自由基,减轻过氧化物对大脑的损害,并可减轻脑细胞脱髓鞘程度,改善神经传导功能;②可减轻脑细胞的炎症反应,缓解脑水肿,改善脑循环,增加局部血流。
  精神障碍是病毒性脑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国内报道出现率为81%[4],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精神症状多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出现幻听、幻视、幻嗅,夸大幻想、被害妄想,有部分患者出现计算力、理解力和记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甲强龙组患者症状在次日减轻,有部分患者次日症状消失,与对照组比较症状改善明显。
  甲强龙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仅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给予降压治疗后正常。应用前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做好医患沟通,签订协议书。在治疗中应用类固醇激素可能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肺部感染、血压升高、电解质紊乱、股骨头坏死,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及猝死。应用前做好风险评估,必要时应用相应的拮抗药物对症治疗,治疗要及时,确诊后及时应用,应用过程中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罗强,田培超,岳珍珍,等.更昔洛韦钠与普通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31-32.
  [3] 陈杰.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46-47.
  [4] 沈渔.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客观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通过对比性比较,事物的特征会更鲜明地凸显出来,更容易被认识、被把握,从而将认识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所以,要深刻认识戏曲表演的基本特征,有必要将戏曲表演特征与话剧表演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认识两者的显著区别。  戏曲表演与话剧表演的显著区别,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表现手段不同。这是戏曲表演与话剧表演最显著的区别,也是最重要的不同之处。话剧表演的主要表现手段是
期刊
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教育者为改进学生的学习,并籍以提升教育者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过程和活动。教育教学实践的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期刊
由西蒙·斯蒂芬斯(Simon Stephens)改编,玛丽安尼·艾略特(Marianne Elliott)导演的舞台剧《深夜小狗离奇事件》(以下简称深夜小狗),自其2012年创作,相继以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形式在全球广泛传播,饱受好评,揽获了2013年奥利弗奖(Olivier Awards)的七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新戏剧”奖。2014年该剧进军百老汇后,还在2015年获得了托尼奖(Tony Awa
期刊
声乐艺术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包括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和认识价值。  声乐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声乐艺术的主要价值,而它的教育价值和认识价值,只有通过审美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谓声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包括声乐作品本身的情感美和形式美统一构成的声乐美感,以及歌唱家的嗓音美和表演美构成的演唱美感。通过以旋律为主的特定音乐形式而体现的情感美,是声乐艺术的根本本质,也是声乐藝术的主要魅力。就声乐艺术作
期刊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由于其广泛存在及强毒性 ,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 ,因此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毒性机理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该文从分子生物学的
【摘 要】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成本。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1.2 方 法 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病情
摘 要:《探戈历史》这部作品最早是为长笛与吉他所创作的一首二重奏作品,这部作品标志了皮亚佐拉新探戈风格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探戈音乐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皮亚佐拉在这部作品中将强拍弱化、弱拍强化,并且使用了大量的重音倒置的手法来丰富音响效果,更加突出了探戈音乐的音乐主题色彩。整部作品分为四个乐章,表现了探戈音乐的发展历程。第一与第二乐章表现了探戈音乐的独特风采,后两个乐章,尤其是第四乐章,则是皮亚佐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机构将小学课程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渗透于幼儿教育中的一种错误教育倾向。为了防止出现小学化倾向,我园在市教育局的监管与指
期刊
近几年来,国内的传统民族音乐会由于表现形式的单一,越来越不受听众和观众的喜爱。鉴于此,国内涌现出了女子十二乐坊、国乐芳华乐坊等一大批带有舞蹈表演性质的新民乐。笔者受大庆市文化馆之邀,参加了大庆市大型新年情景民族音乐会新民乐舞蹈部分的创作和编排工作,在编导舞蹈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得到了很多实践性的经验和思考。  首先,舞蹈创作应该根植于生活。舞蹈是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文明进程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最初的舞蹈
期刊
为提高公共场所监督质量 ,对长治市区各公共场所公共用品进行了监测。按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监测规范无菌操作。采集长治市 2 7个公共场所的公用毛巾、床上卧具、茶具、美容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