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在儿科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儿科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实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能为儿科患者得到精密、细致的护理,有效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给患儿的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细节护理;儿科;不良事件
  儿科患者年龄小,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适或要求,病情急、危、重且变化快,仪器复杂,护理操作多,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性大[1]。我们对60例患儿进行细节护理,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的120例儿科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9个月-11岁,平均(5.93±1.26)岁;呼吸系统疾病20例,心血管系统疾病8例,消化系统疾病22例,泌尿系统疾病1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9个月-10岁,平均(5.81±1.02)岁;呼吸系统疾病21例,心血管系统疾病7例,消化系统疾病23例,泌尿系统疾病9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实行细节护理:①建立领导小组。护理部成立细节管理小组,组长由护理部选拔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负责协调和监督,处理疑难护理问题;另设3名高级责任护士担任副组长,配合组长做好科室持续质量改进,定期检查各科室执行情况,并指导护理工作和专科知识培训。②心理护理。每天评估患儿的病情、心理状况,及时告知患儿家属,对患儿及其家属热情、耐心的进行安慰、鼓励,讲明目前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并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以减轻其思想负担,保持乐观心态。小儿对危险事物无识别能力,必须加护床栏;暖瓶、锐器等危险物品远离患儿;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避免摔倒、坠床、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③药物护理。患儿身体器官末发育成熟,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应特别注意用药准确。患儿需多种途径治疗时。应用不同颜色卡片着重标示;处理医嘱、药房领药、输液给药和皮下注射等护理程序时采取双人核对制度,避免用药错误。④护士培训。定期对护士进行理论知识、无菌技术操作、静脉采血、静脉套管针留置、鼻导管吸氧等培训和考核,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服务时傲到周到、细心、热情。使患儿和家属都有安全感与依赖感;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和《医院感染条例》,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执业。⑤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空气流通,环境整洁舒适,每天進行空气和地面消毒。保证空气质量;加强病房物品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利用屏风等开设家属休息区,充分体现医院人性化的服务理念。⑥弹性排班。实行弹性排班制,假期、周末增加早、晚帮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3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患儿在院期间的感染、跌倒、烫伤以及给药错误、风险事件等。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小儿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阶段。年龄小,体质差,入院后不良事件风险较高;患儿患病住院后大多有家属陪护,家属是患儿的直接“代言人”,目前我国大多家庭是独生子女,集全家宠爱于一身,一旦生病住院,全家人格外紧张、焦虑[2-3];随着社会发展、法制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护理工作稍有差错,便会引起医患、护患之间的矛盾,对医院的声誉造成重大损失。在此情况下,我们在儿科实行细节护理,不再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工作内容,将日常工作任务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配给护理人员,护士的责任感增强,真正把患者作为“我的患者”。及时发现和解决深层次的问题,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本组资料中,实行细节护理的一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33%,低于行常规护理的一组为16.67%,P<0.05。因此,细节护理能为儿科患者得到精密、细致的护理,有效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给患儿的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颖,张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1,9(19):1752-1753.
  [2]田静娟.骨伤患儿家属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11):679-680.
  [3]沙艳.对92例儿科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3,12(4):222.
其他文献
【关键词】紫癜;过敏性;消化道出血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蛋白尿等[1]。2013年6月,我科收治1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经积极规范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本文回顾该患儿的诊治过程,将此例患儿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  患儿,男,7岁,因“腹痛、腹泻6天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行门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护理等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骨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80例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调查资料分析,探讨在治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方法和措施的临床效果。实验组的40例高龄患者都采取的外科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间,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
期刊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护理  我科从2009——2013年2月收治恶性胸膜间皮瘤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17例,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局部化疗,胸膜粘连固定,增强免疫力及激素类药物应用。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6月——2013年2月在我科17例患者中男8例,女9例,年龄24-87岁,平均57.
期刊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探讨  现代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传统上的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更加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由于手术室这一特定的工作地点及护理对象,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在整体护理中更加注意舒适护理,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56例,男性92例,女性64例,年齡6个月至74岁。全麻68例,脊髓麻醉68例,局部浸润麻醉26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子宫肌瘤患者124例,将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2例。针对所有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方法进行子宫肌瘤治疗,在入院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必要心理干预,时间分别为在入院时、手术前与手术之后。应用SAS与SDS对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前以及干预之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原因,观察改革后护理对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采用改革后护理,对比两组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护士安排病房,讲解关于科室相关制度,根据医嘱严格完成各项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部病例均为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人为分为2组,1组14例和2组12例。1组采用多西他赛化疗即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组在1组的基础上给予赫赛汀初始剂量4mg/kg静脉滴注,之后2mg/kg,每周1次,连续使用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观察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的毒副反应、Her-2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科护士在分诊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院门诊超声科检查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不同病症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结果根据心理特点及疾病特征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使患者顺利的通过超声检查,最终提高超声护士分诊效果。结论对于超声科的分诊工作的特殊性质,护士要做好相关的检查与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超声科的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超声科;分诊;护理体会
期刊
【摘要】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降血脂治疗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引起临床重视。药物疗法的目的是针对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使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本文概述了临床常用降脂药物的分类,选择和合理应用。  【关键词】降血脂药物;合理应用;不良反应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由于心肌局部供血不足,常可并发心绞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