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路径初探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衍生新的社会矛盾.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社会矛盾变化具有较高敏感性,需直面社会新矛盾,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立足系统论和整体主义哲学世界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体矛盾深度剖析,做好思政育人工作,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管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产品.“三全育人”是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育人主体、时间与空间共同构建的育人模式,三者之间相互支撑,继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稳定有序开展.其中,育入主体对应全员育人,从人员上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同合作的思政育人队伍;育人时间对应全程育人,从时间维度强调思政教育持续、不间断,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空间对应全方位育人,讲求教育内容丰富性、教育途径多样化,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育人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其他文献
党和国家始终强调应正确认知办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艰巨性与重要性.办好该课程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全局,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更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地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摆在重要位置.教学效果是思政课改革的核心所在,是衡量思政课价值的主要指标,又是评估思政课教育水平及质量的关键标志,还是检验教学目标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尺.优化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对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各大高校中的主导地位,迅速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针对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所提要求具有可靠保障.同时,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
期刊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基因,蕴藏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亦具有思政教育价值和功能.思政教育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是弘扬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目标共同之处是培养个体人道德品行与提升个体人道德水平.
期刊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人才的发展和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人才的科学理论,揭示了人才成长和培育的规律,对思政教育理论发展与育人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引.
期刊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广泛使用的媒介.只有有效运用语言,彰显语言艺术,才能获取理想化沟通效果.关于语言艺术的解读,实质上是语言的完善化,体现出具有思维逻辑性的语言表达,继而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所以,对语言艺术展开分析和研究与思政教育客观规律相契合,对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科学与艺术,研究其语言艺术能够助推教育实效性提升.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语言的具体运用仍存在问题,主要是缺少成熟理论指导和对语言反思不足、经验匮乏,亟须对语言艺术展开深入研
期刊
如今,我国经济正处在由于传统经济增长驱动力逐渐减弱而造成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动传统经济体制升级转型生成经济增长新驱动共存的发展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各领域持续创新与突破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融入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及教育活动诸多方面,对高校师生群体学习、生活及工作方式带来深刻影响.新媒体的诞生发展对师生群体的思维模态与行为方式均带来明显影响,亦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近些年,国家着重强调将传统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融合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关系着党的形象和生命,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的重要基石.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战略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坚定不移从严管党治党,党内政治生态不断优化和改善,但
期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其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利用马克思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有效解决各类社会现实问题.不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是以实践活动为重要媒介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环节.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促使实践教学逐渐成为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点话题.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是加强与改进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党和国家颁发的相关文件明确指出
期刊
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党的思政工作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而大学生思政素质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效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持续深化,社会中不可规避地生成个人主义、奢靡之风、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思潮,并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导致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扭曲.随着“互联网+”计划的实施和落实,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诸多信息技术手段被广泛推广和运用.
期刊
红色文化作为党领导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长时间实践中不断积淀生成的特殊文化资源,涵盖长征精神、雷锋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等诸多精神文化,也包含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红色文学作品与历史博物馆等多样性物质文化.这些文化均具备较强的时代价值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引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新时代环境下,我国愈发强调红色资源的运用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高校在实施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切实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所具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积极响应党中央在新时代下强化、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使红色文化资源和
期刊
制度认同不是盲目的 、毫无逻辑思路的认同,而是分层次、分维度的认同,是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制度认同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是运动变化的.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不同主体的认同度可能存在差别,不同维度上的认同程度也未必同步,具有高低、先后之分.制度认同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