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素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康复过程中的表达(英文)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聚集素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病理条件下对组织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观察聚集素在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将有助于明确继发性脊髓损伤的作用途径并提供可能的治疗手段。目的:观察急性脊髓损伤组织中聚集素的表达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3-01/2006-01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完成。选择成年健康SD大鼠65只,体质量250~300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方法:6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脊髓损伤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为30,30及5只。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备大鼠脊髓背侧损伤模型,损伤部位为T10节段;假手术组仅行T10全椎板切除;正常对照组未手术。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分别分为伤后及术后12h,1,3,7,14,21d共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麻醉处死5只。分别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脊髓损伤组织取材制成冰冻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损伤组织变性坏死情况,进行聚集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聚集素阳性反应物的沉积、分布情况,应用半定量图像分析法测定聚集素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与聚集素免疫反应强度呈反比)。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脊髓损伤组织变性坏死情况及聚集素阳性表达情况。②各组大鼠脊髓损伤组织聚集素阳性反应物平均灰度值。结果:6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脊髓损伤组大鼠损伤后1d聚集素阳性表达增加;伤后7d达到高峰;伤后14d逐渐减少;伤后21d趋于稳定,随时间延长存在动态变化过程。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伤后各时间点均有聚集素阳性表达,但均表达稳定,随时间延长无动态变化过程。②脊髓损伤组在伤后1,3,7,14,21d时聚集素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及正常对照组(t=6.33~15.57,P<0.01);而假手术组伤后各时间点聚集素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聚集素在急性脊髓损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并且存在动态变化过程。
其他文献
日本学者三上章在《象鼻长》一书中主张日语典型句子的基本关系是“题述关系”,主题“Ⅹ”担任着两种角色。首先它是句子主题,和句尾呼应,统辖全局,从而达到完成句子的目的;
期刊
从今年2月底以来,泉州检验检疫局在全系统中率先开展为期3个多月的出口密胺餐具专项整治行动,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负总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注
<正>为了探讨切割穹窿海马伞侧海马提取液"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Clusterin及体外Clusterin诱导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情况,本实验分别用切割穹窿海马伞海马提取液
会议
雷达融合处理是ATC自动化系统最核心的功能,也是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根本。文章以民航二所空管公司的AirNet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发生的一起航迹丢失案例,深入分析了异常
针对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院自主研发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维修管理系统。该系统为设备采购、维修、报废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各种数据支持,解决了设备
<正>【"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5月12日报道】题:吃饭时间:美国科学家建议晚饭不要晚于15点(记者阿纳斯塔西娅·克谢诺丰托娃)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科学家发现,早吃晚
概率数据关联是多源信息融合算法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对基于雷达和电子支援措施(ESM)双传感器融合的数据关联问题展开研究.由于雷达和ESM传感器方位角数据分布近似相同,可
<正> 我国工交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偏低,折旧基金管理办法不合理,这是当前调整时期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978年三中全会后,国务院颁发的《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治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20例,均采用小探头
黄韩侯铁路纵目沟特大桥主桥位于湿陷性黄土沟壑区,5号主墩墩高105 m,为保证结构设计安全、提高抗震性能、减小基础设计难度,采用新型柱板式空心墩。该墩型需进行概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