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俗话说:“老要张狂少要稳”。家住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郊区的刘老伯便是“老要张狂”的典型。八十有五的刘老伯名叫刘春霖,从三尺讲台上退休后,身兼数职:老干部大学客座教授、写作班导师、校外辅导员、家庭图书馆馆长、小区治安巡检员、老年志愿者……同时,他报名参加了县里老干部大学的各种学习班,成了书法班、门球班、电脑班、拳术班的优秀学员。 学会使用电脑后,刘老伯很快就成了“网络写手”。前不久,刘老伯的一篇散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老要张狂少要稳”。家住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郊区的刘老伯便是“老要张狂”的典型。八十有五的刘老伯名叫刘春霖,从三尺讲台上退休后,身兼数职:老干部大学客座教授、写作班导师、校外辅导员、家庭图书馆馆长、小区治安巡检员、老年志愿者……同时,他报名参加了县里老干部大学的各种学习班,成了书法班、门球班、电脑班、拳术班的优秀学员。
学会使用电脑后,刘老伯很快就成了“网络写手”。前不久,刘老伯的一篇散文《书写人生第二春》还获得了全国首届“老有所为”征文的二等奖呢!
刘老伯自撰的《老当不老歌》和《人生不老歌》就是他晚霞生辉的真实写照。
《老当不老歌》内容为:“老当忘老,不停用脑;如地勤耕,不长杂草。读书看报,泼墨挥毫;或唱或跳,只要爱好。反应敏捷,不断思考;充内秀外,永不枯槁。”“老当抗老,平衡阴阳;要当常人,勤劳寿高。早睡早起,伸腿弯腰;动中有静,胜服良药。”“老当返老,心境要好;豁达乐观,莫躁勿骄。不争名利,欲念俱消;忍让一时,自在逍遥。以静制怒,剔除烦恼;善解人意,自乐陶陶。”
刘老伯的《人生不老歌》内容为:“人老心不老,多动手和脑;人老神不老,乐观怒气跑。人老身不老,坚持锻炼好;人老志不老,壮志凌云霄。人老不屈老,学习不能少;人老不惧老,斗志比天高。人老不摆老,谦虚永不骄;人老不卖老,甘做无名草。”
其他文献
一次在茶馆品茗,同桌两位老人有说有笑,茶桌上的几色小吃也嚼得津津有味。我看他们的神态模样有许多相似之处,以为是老哥俩。搭话交谈,果然二位都姓徐,是老中医,年长的八十有六,年轻些的也六十四了。 “您大哥身体真好啊,还能嚼开花豆!”我说。 徐二爷答话:“家父至今一口好牙,耳聪目明。上茶馆,走着来,不拄手杖。” 我连忙道歉:“对不起!我看走了眼。原来是您家老爷子。” 徐老爷子笑了:“怎么说对不起
朋友邀我去江苏丰县参加“有情有义丰县人”的采风活动,我欣然应诺。 到了丰县,我从当地同志提供的二十多个采访线索中,挑出了一个叫谢淑华的退休校长。县里提供的资料写道:“母亲因严重晕车,63岁的谢淑华用起名‘感恩’号的人力房车,拉着90岁的母亲,2013年4月从上海出发,徒步拉着车,直到北京,历时43天,行程1700里。2013年9月,她又拉着母亲从北京出发向南,一直到达海南三亚……” 我走进了谢
前几天在公园里见到非常有意思的一幕,一位老先生,大概七十多岁,从他走路的动作中明显看出他是中风后遗症,可是老先生很顽强,连拐杖都不用,竭力用那不太听使唤的左腿,保持好与右腿的协调合作。老先生在树荫下的小路上坚持不懈地走着,眼神执拗。 与此同时,老先生身后四五十米之外,尾随着一位白发老太太。老太太气质很好,只是她和公园里其他前来锻炼的老人们不一样,她拎着一个折叠小板凳,肩侧挂着水壶,还拎了一个提兜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自己初老了呢?我仔细想想,似乎是两件事。 一是个人形象。以前总爱披肩、旗袍、高跟鞋,看人时,眼角无意识地上斜、左斜或右斜,被看者可能感觉遭遇了媚眼,实际上完全不是那回事,我并无意去迷倒谁,只是骨子里飞扬的神采,它自己渗出来了。现在呢,喜欢宽衣大袖,麻质或纯棉的,配上运动鞋。目光也成一地白月光,柔和宁静,波澜不惊。 以前关心的是腰围,现在只关心呼吸。胖了瘦了都无所谓,倘若哪
重庆资深媒体人漆园子曾因为先天性鼻甲肥大而患上头痛,这个痼疾,很多年来一直紧紧地尾随着她,纠缠着她,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 2004年左右,漆园子举家迁往城郊某小区,以此避开城市难以忍受的烟尘。稍后,她又辞掉工作,彻底从媒体隐去,这一消失就是好些年。她很少出现在城内,也很少有文字面世,与丈夫、一只杜宾犬、一只黑猫,安然地偏居一隅,写字、作画、练拳、研习中医。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不堪回首的
94岁高龄的范克君是一位退休职工,人称范老头儿。他开了一家茶馆,15年来“生意兴隆”,其实一直在亏本。茶馆不是门面房,就是在一楼过道摆放了三张方桌子,再安放了几个凳子。来茶馆消遣的都是附近居民,岁数最大的有九十多岁,最小的也有六十多岁。 和谐邻里关系 “我和娃儿因家庭琐事闹矛盾,就是在这里化解的。”常客李其富讲起去年发生的一件事。 当时,李其富和他的儿子因孙子抚养问题发生分歧,一时闹得不可开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妈妈似乎总走不出爸爸离世的阴影。尽管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参加各种保健活动,偶尔约牌友在院子里打打小牌,在院外开垦了一小块碧绿盎然的菜畦……可是,我觉得妈妈仍是不快乐的。有好多个夜晚,妈妈房里的灯都亮着。透过门缝,我悄悄望过去,只见她斜靠在床头,一动不动地凝望着墙上爸爸的遗照。灯光下,妈妈是那样孤单苍老。 我想,妈妈只是不想让我为她担心,所以她用刻意的忙碌,掩饰内心的
在世界文学界,《尤利西斯》被人称为“天书”,素以晦涩难懂闻名。全书除了夹杂着德、法、意、西班牙语以及北欧的多种语言外,还时常使用希腊语和梵文。 1990年8月的一天,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找到文洁若,想请她和丈夫萧乾将《尤利西斯》翻译出来。“当时萧乾不同意,说自己都八十开外了,搬这座大山太不自量力,我却擅自答应下来。”文洁若深情地回忆说。 解放后很长时间,萧乾写作的权利被剥夺,珍藏多年的书简、笔
去年春天,孙子从国外回来,大家庭聚会。 爷爷前些年过世了,七十多岁的奶奶独居。她身体很棒,手脚勤快,只是听力渐渐丧失,儿女给她配了助听器,她不愿用,说戴了会听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声响,宁愿清净。 大家庭聚会,奶奶先是不响,后发小孩子脾气,说孙子啥时候回来的?谁都不告诉我……从小我带大他……都没良心…… 说得眼泪汪汪。 儿子给她的糕点糖果,说是孙子从国外带回来孝敬奶奶的,她赌气不要,趁人不注意塞
婆婆幼时被父母送给姑母,年少时出嫁,嫁得也不好,接下来是中年守寡,老年失女,如今一身病痛,孤苦伶仃。 婆婆说话很生动,像写作的人一样,喜欢夸张、幽默,时而小刻薄。我喜欢听她唠叨过去,不像小姑子老是打断她、揭发她“瞎讲有啥讲头”。婆婆年轻的时候一手好厨艺,老来退步很大,可是我也吃她做的东西,不像我老公,拔腿就逃。 婆婆性格倔强,万事相信自己。过年过节我接她来家住,才住了三天,我就累得要瘫倒。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