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征稿启事

来源 :机械工程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升温,及"上海3D打印产业发展创新研讨会"在上海材料研究所的成功召开,业界同仁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3D打印产业要有所突破,其关键技术在于3D打印材料。为此,上海材料研究所会同有关部门还将举办3D打印材料方面的专题研讨会。
其他文献
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气体渗氮试验,综合分析了渗氮前回火温度、渗氮温度、渗氮时间、氨分解率四个工艺参数对H13钢渗氮层深度及显微硬度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渗氮工艺,并与优化前
采用拉伸试验和显微组织观测的方法确定了GTN损伤模型中的9个损伤参数,运用GTN损伤模型对冷轧硅钢薄板边部缺陷的扩展及边裂的产生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与预置缺口的钢板轧制试
用热力学计算、差热曲线和金相法确定了一种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经过1315℃×4h的逐级保温固溶处理后,合金中的铸态7/y^1共晶组织得到有
为实现环保要求,使用PAG水基淬火介质ZY747替代传统的460机油作为曲轴气体软氮化冷却介质,研究在新介质下曲轴的变形(跳动量)、疲劳性能、氮化层硬度、生产成本等,并与原冷却介质
在不添加表面活性且无模板的条件下,以钼粉和双氧水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时间等条件下制备了三氧化钼纳米带;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对盐水淬火35CrMo钢车轴的组织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然后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剥层法分别对车轴表层和内部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用以验证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车轴表层轴
随着现代医学诊断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依赖性日益增长,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3个环节。其中检验前质量控制
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是在首次行CT扫描为检测出血肿,后续CT检测中发现的新血肿,或清除血肿后后一段时间又发现的血肿[1]。该病初始阶段表现正常而易被忽视,一旦延误治疗极易导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教育实习指导实践,对教育技术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教育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
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抗大变形管线钢在不同压缩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奥氏体的形貌。利用线性回归法对真应力真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