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路径探索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198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个人整个人生健康发展的历程中,是健全个人人格和完善个人基本道德素养的必要保障,教师自始至终应秉承以思政教育为重心的理念,规正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教师应积极地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和渗透在高职院校中的《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基本职业操守,确保保险课程具有深层次的教化意义和教育价值,实现学生的思政理念的提升和拓展。下文将主要分析“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课程;保险理论与实务;路径探索
  随着国民综合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人均就业率也随之大幅度提高,但诸多事件表明就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着玩忽职守的失职行为,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而作为以就业为根本目标和方向的高职院校,应大力倡导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建立以德为本的就业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国家培养一批有思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高职院校应想方设法地贯彻和落实新课改提出的全新教育要求,以培育德育双全的专业人才为根本职责,让学生明确保险职业道德,为自身设立基本的从业职业操守底线,为社会提供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的优秀保险人才。
  一、高职保险课程在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实质性的就业指导思想
  诸多教师过度依赖于专业教材,片面地认为教材是经过多次的改编和改版而编制完成的,教材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一直停留于狭隘和抽象的课本内容,忽略了社会就业要求的流动性,缺乏实质性的就业指导思想。生活教育理念一直是教育领域强烈推崇的基本教育理论,通过课程思政理念和生活教育理念的有機结合,能够有效地将保险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熟悉和了解保险从业人员的基本工作流程和任务,及其所依傍的法律条例和职业准则,有限地放大正面的思政理念在未来就业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和高职院校的整体就业率。
  (二)缺少专业性的思政教育导师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减缓学校的资金负担,将课程思政教育和保险知识教学冗杂合并,全部交付于一名教师,没有配备专业性的思政教育导师,致使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容乐观。高职院校没有定期安排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指导团队对教师进行统一的思想培训和方法传授,造成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停滞和落后,课程缺少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无法针对近期的真实性社会案例深度地向学生展开思政理念教育,学生难以从中收获大量前卫的思政观念,仍然止步于原始的从业道德理念,完全地与现代社会中所要求的保险人才应具备的思政理念相背离,促使学生与实际生活产生脱轨。
  (三)缺失合理的思政融入方案
  多数教师一直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一味地实行单一的教学模式,按照固定的教学模板和步骤机械式地进行课程教授,使课程思政教育丧失了多元化和趣味性,难以凝聚学生的专注力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经常性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发现和汇总学生真正缺乏的思政理念,便于教师准确地定位日后的思政教育融入方向,重新编制出合理的思政融入方案,从而大大地缩短教师创设融入对策的时限,防止其漫无目的地进行说教式教学。融入方案是高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工作,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个人思政培育的融合方案,并保证融合策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实践性。
  二、将课程思政理念渗透在保险课程中的重要性
  (一)课程思政理念是保险课程的教学模式革新的新动力
  高职院校中的部分保险课程依旧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和创新方面没有做出重大的突破,促使教学成效大打折扣。课程思政理念的渗透是革新保险课程教学模式的全新开端,不断地为课程内容增添新型的文化元素,逐步地丰富和完善保险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活力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课程中习得多元化的外部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身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拓展。课程思政理念为保险课程教学提供了新动力,彻底地打破了观念陈旧、思想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有效地改变高职院校当下的教学漏洞和弊端,其既注重学生外在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又保证学生内在的思政理念与时俱进,一举两得。
  (二)课程思政理念是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理论导向
  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一直牵制和影响着其自身的日常行为和决定,对其个人人生发展的导向规划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高职院校在学生保险知识学习阶段灌输思政理念能够有效地为其未来的就业提供理论导向,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学会主动地通过分析当下的就业形势来判断自身的就业可能性,防止学生因过于固步自封而做出错误的预判。课程思政教育能更好地教化学生摆正自身的位置,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的价值观念,不断地发现和审视自身的思想缺陷,自主地探索和发掘丰富自身思想境界的途径,逐渐地实现自我能力的优化和知识范围的拓展,让自身历练成为一个有觉悟、有理想的有志青年,使学生在逐年攀升的就业人数中脱颖而出。
  (三)课程思政理念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道德标杆的标准尺度
  教师在实行课程思政教育时应综合性考虑在整本保险课程教材的整个讲述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条规,不断地强调和突出遵循法律规定的必要性,以及触犯法律底线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明确正面的道德标杆是实施各种行为的首要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应以育人先育德为基本原则,促进院校整体师生思想觉悟的提升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为校园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从而更好地保障思政理念在保险课程中的深入贯彻。正面的思想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始终以充沛的活力和高涨的精力投入到保险专业课程学习中,促使课程思政理念逐渐演变为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面的道德标杆的标准尺度,防止学生在日后的保险工作中轻易地逾越法律的鸿沟,致使其误入歧途。
  三、课程思政理念渗透在高职保险课程中的探究对策   (一)创建完整且完备的课程思政理念组织体系
  课程思政理念与保险课程的融合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探索历程,教师在研究初期应初步地创建出完整且完备的课程思政理念组织体系,科学化、集成化地向学生灌输思政理念,避免学生因构建体系的杂乱无章而将不同的思政理念混为一谈,不利于学生深度地熟悉和了解自身应具备的基本思政理念。例如,教师在实行课程思政理念教学的前期,首先将教育目标的实现分设为三个进阶阶段,将每个阶段的任务目标细致化和详细化,分层次、分难易地设计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同时根据《保险理论与实务》中章节内容的概要和侧重点,将不同类别的思政理念融入在不同的教学板块中,能够将抽象的思政理念具象化地呈现在教学课堂中,有效地衔接起思政理念教育和保险课程教学,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应合理地规划出思政课程在保险课程中所占据的比重,结合院校要求和学生需求设定课程占比,将有限的教学时间合理地分配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中,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二)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媒介传输课程思政理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日常接触的信息资源日益增加,获取的信息也更加完整和全面,教师应有效地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媒介传输课程思政理念,通过多种平台和软件的信息交错传递,实现融入内容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到思政理念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将近期需要讲授的思政理念,汇总发布在学习通、慕课、知到等大学生信息交流平台上,或者将最近发生的有关保险工作政治事件推送在软件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保险课程中所隐含的思政理论,增强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完善政治面貌的意识,时刻告诫学生违反法律规则所造成的不可挽救的后果,让学生以此为警戒,深刻地意识到思政理念在保险工作中所占据的显著地位。时代的发展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多种教学工具和媒介,教师应主动地发掘不同平台和软件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把握住现代化信息资源,经常性地搜集和查阅各种教育资料,将不同领域的思政元素合理地融入在保险课程教学中,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三)增强学生的思政理论的认同感
  思政理论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不应先入为主,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導地位,而是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时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明确思政理论与保险课程知识的内在对话性关联,认识到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互通性,增强学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感,确保学生能够从思政理论中逐步地形成自我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发展观,在个人的价值观念中增添一些具有社会性色彩的思政理论。例如,高职院校应主动地配合教师,定期地组织和开展有关传输思政理论的活动,并大力地进行呼吁和宣传。教师定期地将党和国家提出的思想政策渗透在保险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辨析出政策中潜在的思政要求,判断出国家对未来保险就业者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地尝试改变自身的思政理念,以适应日后的从业就业要求。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应耐心地探究其在保险课程教学中的融合对策,彻底地解决保险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明确培养学生正面的思政理论的必要性。教师可以采用创建完整且完备的课程思政理念组织体系、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媒介传输课程思政理念、增强学生的思政理论的认同感等渗透途径,将其有机地融入在保险课程中,实现知识传授和德育教化的双向发展,推动课程思政理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磬,郭昱辰,邹文峰.“同向,同行,同频”理念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财富时代,2020(01):80-80.
  [2]梁方,吕连灏.高职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9,47(15):195-196.
  [3]马君.高职金融专业《保险学原理及实务》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时代经贸,2019(20).
  [4]张保林,杨兵兵,李莎,等.“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南方农机,2020(01).
  [5]唐馨.高职“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探索[J].新一代:理论版,2019(15):158-158.
  [6]吴军.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08):100-101.
  作者简介
  赵晓红(1981—),女,汉族,河北石家庄市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金融市场、高职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编号:RW02-01-08-08-02)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会议
例1 故障现象:刚开机指示灯不亮,但能听到显示器电源和行电路启动的“吱、吱”声,3 min(分钟)后,电源指示灯点亮,显示器才慢慢显示光栅很暗的Win-dows图像。分析与检修:刚开
1986年在嘉西乡城南村二队进行本试验,取得较高经济效益。试验地面积100m~2,葡萄品种巨峰,窄行距120cm,宽行距380cm,窄行间开排水沟,宽行间种草莓。草莓品种宝交早生,高垄栽
我市为湖北省外贸出口平菇的生产基地,平菇年出口量500多吨,每年生产结束栽平菇的废料(以棉籽壳为原料)达150万公斤以上。如何使这些废料得到进一步的利用,我厂受市科委和市
◆摘 要:随着中外交流的愈加频繁,目前国内各行各业对于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这让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成为了高职英语的一项重点。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所面临的挑战,最终给出了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培养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在目前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学需要提升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
国内著名的音箱厂商冲击波电子(北京)有限公司继其2.0及2.1产品之后在近期又隆重推出了5.1家庭影院系统有源音箱——冲击波SW-5101。很多人都说,声音是一种感觉。那么,冲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们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学生们不应只是接受知识灌输的一方,教师应当自主探究并总结出一些学生们能够接受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从生活实际出发,构建各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研究实验,让学生们在体验中了解学科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  ◆关键词:“问题串”;生物实验;实际意义;遵循原则  在生物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在课前精心设计一系列学生们感
◆摘 要:目的:研究模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的临床诊断学专业学生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模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最终考核成绩。结果:两组学生平时成绩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理论成绩(37.54±1.55)分、实践成绩(36.08±1.67)分、总成绩(91.18±4.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目的:评价使用Amaris准分子激光机行LASIK手术治疗近视散光的术后有效光学区.方法:22个病人入选此研究,10名男性,12名女性,平均年龄23.64±3.87.42眼术前平均等值球镜为-4.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