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e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GCTTS)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对照,提高对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 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MRI影像特点。结果:12 例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中,手指及手腕7例,膝关节2例,足部3例。MRI表现为关节周围分叶状或结节状软组织肿块,紧邻或包绕肌腱。其中,7 例软组织肿块在T1WI 上出现等信号,5例出现稍低信号;而在T2WI 检查时,6 例出现稍高、低混杂信号,3 例出现等信号,3 例出现低信号。5例病变内含铁血黄素沉着明显,表现为T1WI和T2WI低信号。6例患者行GD-DTPA增强扫描病灶4例中等程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通过病理检查发现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大多是单核细胞,也存在一部分是多核巨细胞,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胶原化,可见含铁血黄素颗粒沉积。结论: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的MRI影像有特征性表现,且与其病理组织成分相关,MRI检查为术前诊断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腱鞘巨细胞瘤,局限性;磁共振成像
  腱鞘巨细胞瘤(GCTTS)是一种起源于腱鞘和关节滑膜的良性肿瘤,根据生长特性的不同,可以将腱鞘巨细胞瘤分成两大类:局限型、弥漫型。有关于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的文献报道比较少见,本文对12 例经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文共收集了12 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在20~6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5岁。12例患者中,发生于手指指间关节5 例,手腕部2 例,膝关节2例,足部3例。
   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Avanto 1.5T MRI扫描仪,行常规TSE序列矢状位及冠状位T2WI压脂扫描(TR/TE 3 000 ms/90 ms)、 轴位SE T1WI (TR/TE600 ms/30 ms)、矢状位及冠状位PDWI脂肪抑制序列(TR/TE 2700 ms/11 ms),层厚3mm,层距1 mm,矩阵512x512。TSE T1WI压脂序列增强扫描(TR/TE600 ms/10 ms),对比剂为Gd-DTPA。
   二、结果
   在收集的12 例病例中,5 例位于手指指间关节掌侧,手腕部2 例,膝关节2例,足部3例。MRI表现为肌腱周围包裹着软组织肿块,圆形或类圆形病灶6 例,分叶节状病灶4 例,梭形病灶2 例。其中,7 例软组织肿块在T1WI 上出现等信号,3 例出现低信号,2 例出现稍低信号;而在T2WI 检查时,6 例出现稍高、低混杂信号,3 例出现等信号,3 例出现低信号。6例患者行GD-DTPA增强扫描病灶4例中等程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
   病理检查肉眼观,肿瘤为圆形、类圆形及分叶状,具有较完整的包膜,较清晰 的边界,肿瘤切开后,7例切面呈黄色,另外5例切面呈灰白色,通过病理检查镜检查发现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大多是单核细胞,也存在一部
  分是多核巨细胞。间质伴有不同程度的胶原化,5例可见含铁血黄素颗粒沉积。
   三、讨论
   GCTTS好发于30~50岁青壮年,本组12例患者中,8例年龄在30~50岁,女性多见(女性7例,男性5例)。本研究中的12例患者中,有5例在术前确认为其他肿瘤,确诊率为58.3%,通常会被误诊,诊断为其他的良性肿瘤,延误病情。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发病原因不明确,根据其发病部位和生物学行为,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GCTTS多发于四肢远端小关节周围及腱鞘滑膜层,常见于手足部[1],本组12例患者有10例病变部位位于手足部(10/12),大部分患者以病变部位软组织肿块就诊,一般无疼痛不适及功能障碍。
   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病理以显著的多核巨细胞与组织细胞为特征,该组织细胞呈圆形、卵圆形,体积大,胞浆量中等,淡染,核呈卵圆形多偏位,有时可见吞噬的含铁血黄素或脂滴,可合并胶原化[2]。本组病例有5例发现含铁血黄素沉着,MRI呈长T1短T2表现。
   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的核磁共振图像信号并不完全一致,其表现取决于病变组织的成分。唐翠松和李文彬[3]认为局限性GCTTS磁共振T1WI可以等于、高于或低于肌肉信号,信号多数不均匀;Beuckeleer[4]等认为局限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信号和肌肉等信号。本组12例中有7例与Beuckeleer研究结果一致。部分文献认为局限性GCTTS在TIWI和T2WI图像上呈低信号的原因主要是大量胶原增生和铁血黄素沉着,由于顺磁效应影响所致,本组12例病例中有5例可见双低信号。GCTTS的胶原基质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静脉注射Gd-DTPA后病灶多呈中度强化,增强扫描能够有效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本组6例病灶呈中等岛明显均匀强化,病理HE染色图片显示大量毛细血管增生,支持强化原因。当前对于局限性GCTTS的动态增强的相关文献并不多见,谢安[5]等在其研究的12例病患中,4例腿鞘巨细胞瘤TIC表现为II型曲线,在15-30 s内呈现出缓慢上升,这就是良性肿瘤动态增强的特征。
   局限性GCTTS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①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PVNS):两者都常见于中青年,女性略多于男性,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两者都起源于滑膜细胞。不同点在于PVNS通常的病发部位在于膝、踝等大关节,通常可见分叶状绒毛结节和大量的含铁血黄素,并有血液或黄色液体渗出,PVNS在TIWI和T2W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的特征;GCTTS通常的病发部位在手足,有较为明确的分界线,TIWI上和T2WI上通常表现为中等或稍高信号。②滑膜肉瘤:多为单一肿块,常伴有骨质破坏,可见钙化,肿瘤多呈T1WI低T2WI高信号影,明显不均匀强化。③血友病性关节炎:关节内反复出血,常为多关节发病,关节软骨和骨性关节面破坏,出凝血时间异常可作为鉴别。
   综上所述,局限性腿鞘巨细胞瘤的核磁共振信号主要特征为TIWI上的中等信号和T2WI上的不均匀等高信号,PVNS在TIWI和T2W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的特征。通过临床表现、信号强度和增强方式等方面有助于局限性GCTT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术后复查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彭建强,黄爱军,张旗,等.腱鞘巨细胞瘤27例分析[J].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2008,7(5):315-316.
  [2]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38-2342.
  [3] 唐翠松,李文彬.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1):13—16.
  [4] De Beuckeleer LH,De Schepper AM,Vandevenne JE,et al.MR Imaging of Clear Cell Sarcoma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Soft Parts:a Multicenter Correlative MRI-pathology Study of 21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J].Skeletal Radiol,2000,29(4):187-195.
  [5]谢安,刘建滨,范立新等.腱鞘巨细胞瘤MRI表现及信号特点[J].放射学实践,2012,27(9):990-99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接诊治疗的实施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的外胆管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人数为40例,对于A组患者手术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管胆道镜探查,B组手术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后实施胆管一期缝合,而C组患者手术方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常用的抗感冒药药物成分及其药理特性。方法: 选择2014年期间本院收治的20 000例感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统计2014年期间本院各类感冒药使用情况,分析主要成分和药理特性,并进行抗感冒药合理用药的探讨。 结果:抗感冒药使用比例依次为:泰诺、新康泰克、百服宁、日夜百服咛、惠菲宁和加合百服宁;抗感冒药主要成分为:解热镇痛、收缩血管、中枢性镇咳、抗组胺、中枢兴奋、抗病毒成分等
期刊
摘要:报告1例青少年外阴巨大扁平湿疣。患者女,14岁,外阴皮疹逐渐增大伴瘙痒2月就诊。专科检查:双侧大阴唇、肛周皮肤上可见对称性分布牛肉红色斑块,呈点滴状、索条状,均高出皮面呈山丘状,质韧,表面粗糙,触痛可疑,表面覆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躯干、掌趾、口腔及腋下未见皮疹。根据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扁平湿疣。  关键词:梅毒 巨大扁平湿疣 青少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4岁,因外阴皮疹逐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动脉硬化与高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38例动脉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与观察组患者均相近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年龄、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情况,探究其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相比,血压以及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超敏CRP观察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B超检查,分析B超诊断符合率、总结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声像特征,并比较结节内部血流分布及血流参数。 结果: 2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经病理诊断良性病变164例,恶性病变122例。B超诊断良性病变152例,诊断符合率为92.7%;B超诊断恶性病变105例,诊
期刊
摘要: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subtilisin/kexin 9,PCSK9)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酶。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性干预措施抑制PCSK9活性后,可加速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清除。此外,PCSK9抑制物与他汀类药在提高LDLR和减少血浆胆固醇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其抑制物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的降血脂药物而被开发。  关键词:前蛋白转
期刊
摘要:朱雪萍主任运用紫苏配合传统常用中药在慢性肾病的治疗中每获良效, 临床研究发现,紫苏叶煎剂或浸剂有抗肾小球膜细胞增殖;止血,收缩血管等作用。  关键词:紫苏 慢性肾病  紫苏叶为临床常用中药,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嫩枝),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味辛、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等作用。临床多用于外感风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及解鱼蟹毒等1。恩师朱雪萍主任临床运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究分别使用依那普利与依那普利联合叶酸两种治疗方法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归纳依那普利叶酸对H型高血压病患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H型高血压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分为研究组(依那普利叶酸)和对照组(依那普利),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和第14天分别监测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水平,比较并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比较。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100个结节)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在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二者进行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的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在结节边界、形态、内部及
期刊
摘 要:目的:比较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中应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效果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行骨科下肢手术的40例患者,按麻醉方案分为全麻组(20例)和硬膜外麻醉组(20例),比较两组麻醉前30min(T1)、切皮(T2)、切皮30min(T3)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统计麻醉成功率、术中躁动发生率、起效时间、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