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与“春”住——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52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把语文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体验和生活中提升语文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实现语文课堂和现实生活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案例分析;综合性学习;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定位“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课程标准”明确: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充满丰富思维,生动体验的学习课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收集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比、分析、归纳,逐步建构新的属于自己的知识,提高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案例描述
  人教版八(下)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活动目标:
  (一)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及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
  (二)在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三)培养在观察中勤于记录的习惯,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发了!”看着孩子们兴奋的笑脸,我挥了挥相机,又一次叮嘱孩子:“拍下你眼中的春景,挥洒出心中的春意。”孩子们一窝蜂地冲出教室,跑向学校大门外。学生婧大呼:“真好,我们赶快拍下美景比赛谁拍的最美,好吗?”浩神秘地对组员说:“快、快,赶快找独特的风景,争取拿下比赛名次。”蓝天下油菜花的亮金色,桃花的羞粉色,小草的嫩绿色,孩子们红润的脸蛋,宛若人间天堂。“咔”“咔”,孩子们有的抓拍着风景,有的组员在拍照留念,有的舒坦地躺在田埂上享受春光。“这和谐、轻松的一幕真难得啊!真有天天有此日的愿望,让孩子们多享受一会春光吧!”“老师,帮我们小组照一张合影吧!”浩憨憨地笑着说。“好咧”!可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心凝固了,小组内六个成员人人手里抓着一把油菜花,原来是从旁边农田中采摘的。孩子们每人手举战果(菜花)摆出收获的快乐造型。“是狠狠地批评他们,还是……可这次综合性活动的目的就是注重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充沛享受纯净的喜悦,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如果批评使得孩子们心情低落,再影响到其他学生,他们还能有心情赏景、写景、感悟生活吗?而且,也怪我事先没有做好预见教育”。想到此,我愉快地说:“让我们与春同在吧!”咔、咔,幸福的笑脸,全都定格在相机里。为此我还有意识地为其他组也合了影,这次综合性活动的第一步“观察春天”就轻松愉快地顺利完成了。
  回到教室,孩子们立即争着在多媒体上展示自己组的战果,活动的第二步配合照片中的景色“诗赞春天”,也在全员激烈地抢答声中结束了。
  如何引导浩组内成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又能使本次的综合性学习感悟深刻?“下面我们进行本次活动的第三步‘文绘春天’,首先评比出本次活动中拍摄出的最美照片。”我的话音刚落,班级已成了沸腾的海洋,婧组拍摄的油菜花图片,因富有静态美获得好评。自创词:春天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打开用阳光包裹的盒子,春流了出来,蔓延了整个世界!洋组的蓝天、绿草、野花,因体现初春的盎然情趣也受人喜爱,自创词:我期待春潮赶快把我沁漫。我闻着,闻到了一股春息,闻到了这般春风暗磬。浩组自认为他们的集体照最棒,自荐词:幸福的笑脸,纯正的友情,快乐的收获,这一切是春景中最感人的一面。无论那组都能描绘出照片中的美景,就在浩组认为稳操胜券时,明组有学生质疑:“再生动的笑容,拿取别人的成果,这样的风景能美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评说采摘行为是不当的,浩组的学生顿时偃旗息鼓了
  我趁势引导:“那么我们接着进行本次活动的第四个环节‘感悟春天’。”浩组的六个学生合作写出了《春之气息》一段文字,“春,来了,宛若刚睡醒的孩子,她的眼里充满期盼的气息。春,来了,宛若刚出浴的少女,带着芬芳的气息。春,来了,宛若调皮的孩童,忏悔着无心的过错。”此时此刻,我为我当初的做法感到自豪,孩子的无心之错,我的有心教之,融洽的赏景,活跃的课堂,快樂的话语,美妙的文字,深刻的感悟,成就了一节师生收获皆丰的愉快时光。我情不自禁地吟到:“‘若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孩子们今天我们的作文题目是?” 不约而同,我们都呼出了《千万和“春”住》的作文题目。
  三、案例反思
  (一)综合性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富有“春”的胸怀
  首先综合性学习旨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发挥其写作特长,来充分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情。提升、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深化学生对自然的感情,对情感的激发和提升。其次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的语言特点,大力提倡学生富有灵性的表达,理解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视角。教师要是“春”的使者。
  (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春”的氛围
  教师要善于创造写作的氛围,让学生在广阔的田地里生活,培养情感,提升能力,增强合作。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使综合性学习充实而有意义。教师要充分研究学情,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学习目标。所以,教师要有“春”的情怀。
  (三)综合性学习教师要关注学生,真切“春”的感悟
  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诸多思考,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审视生活。理性认知,深情投注,用心灵去体验。所以,教师要抓住“春”的深邃。最终实现语文学习“与春同住”的情境和效果。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教育电视行业的成本核算,实际上是有针对性控制、降低成本,将事后的算账变为事前有效的预算和整个过程的控制。本文就教育电视行业成本核算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The co
【摘要】创新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鼓励质疑,培育学生创新潜能;启发想象,开启创新之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学生;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进入当今21世纪,各方面的知识更是日新月异,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求有科学发展的观念,要面向世界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的进步,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已经成了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使用不同学科的内在联系,为探究和解决科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寻求到一种更加新颖的形式。文章先对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做了简单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推动跨学科语言学研究的重要价值,最后又对如何加强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语言学;跨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新一轮的课改使得学习的目的、教育的手段等等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时期,语文教学课标指出:“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提升社会主义公德,逐渐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文化的品位以及审美的兴趣” “具备阅读的水平,着重对感情的体会”“培育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事实上感情教育一直以来都不受语文教学重视,厚重的政治色彩、繁琐的知识框架和无趣的语法教学等等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是从这几年的实行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教师自身、学生、学校各个方面的原因,有很多未必能将情感教育真正的执行,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语文中进行情感教育进行论述。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生;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及意义  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
期刊
【摘要】今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赶海,领略了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虾的乐趣,其实赶海的乐趣又何止这些?本文再现了《赶海》一课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赶海》;乐趣;设计意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认识叹词,体会所表达的情趣;2.学习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
期刊
【摘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更精彩,也充分凸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关键词】课堂;生活;《放小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描述  最近,我听了一位教师上《放小鸟》一文,印象深刻。《放小鸟》是一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