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畸形隐患多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10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腔畸形影响长寿


  专家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张25岁患者的牙齿CT,正常成年人的牙齿数目一般在28~32颗,但从CT上看,这位年轻患者竟一共长了52颗牙齿,也就是说这位患者存在口腔畸形。
  这位患者的牙齿除了正常牙以外,其他都成堆缩在牙龈里,很多牙齿都没长出来,不仅上下牙床能看到的牙齿很少,而且完全萌出的牙齿中真正有功能的也没有几颗,所以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专家告诉我们,这位患者的口腔畸形较为严重,正畸过程也比较复杂,医生需要把已经萌出却没有实际功能的牙齿拔除,再把正常的牙齿牵引出来,最后排列矫正才算完成。
  看过反面教材之后,专家又介绍了一个正面典型。北京的宋奶奶今年已经95岁高龄,能毫不费力地磕开松子、嚼开心果,这都是由于宋奶奶还有至少二十六七颗“原装”牙齿。她的一口好牙齿是因为专家传授的护牙好方法。
  长寿奶奶的护牙小技巧:
  1.刷牙要用软毛刷,避免刷掉牙齿上的牙釉质。
  2.刷牙的时候不要横着刷,要顺着牙缝刷,及时去掉牙缝里卡住的食物。
  3.刷牙的时候不仅要刷外侧,内侧也要顺着牙缝刷。
  4.刷牙的时候牙刷不要硬压着牙齿,要轻轻刷,目的是不让牙釉质受影响。
  5.经常扣齿,上下牙床相碰撞,活动牙齿神经,使牙齿更稳固,扣齿对牙槽骨也比较好。(1天2次,每次扣齿12~13次)

牙齿畸形的排查


  专家告诉我们,牙齿是否畸形、是否需要矫正,需要看上下牙齿能否咬合、牙列是否整齐、牙齿前后是否有错位等。如果你的牙齿咬不住缝补线,那么可能牙齿咬合出现了问题;如果在吃面条的时候咬不断面条,也须警惕牙齿咬合是否出现了问题。
  牙齿的健康应该从小开始维护,维护好牙齿,可以一生健康。如果你已经发现存在牙齿畸形,一定要尽早积极治疗,切勿讳疾忌医。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提出:80岁的老人最好要有20颗自己的牙齿,足见牙齿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如果牙齿不好,食物无法被完全咀嚼,还容易影响消化功能,久而久之,胃病、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都会出现,甚至会影响全身健康。
  除了牙齿畸形,牙齿脱落也是导致口腔畸形的一大原因。而牙周病又是引起牙齿脱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刷牙出血、咀嚼后出血一般均是因为牙龈发炎,即牙周病而引起,专家告诫我们,对于牙周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因为只有治好牙周病,牙齿才会稳固。

口腔畸形导致呼吸暂停


  专家举了一个张先生的例子,他身形瘦小,白天鼻音较重,而且晚上打呼噜很严重,还会有憋气的感觉,严重时甚至会憋醒,夜间不高的睡眠质量直接导致他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容易发困。在这样的状况持续了4~5年之后,张先生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这一切原来与牙齿有关。
  毫无疑问,我们只能通过口鼻进行呼吸,所以一旦睡觉的过程中发生气道受阻,便很有可能导致喘不上气,出现打鼾、打呼噜等情况,还容易引起很多复杂的疾病。
  就诊后张先生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手术。上图是张先生手术前的照片和X线片,可以明显看出,在手术前张先生的下颌非常短小,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舌头,导致舌头容易后坠,这就是他睡觉时经常打呼噜、憋气,甚至憋醒的根本原因。医生给张先生做了手术之后,他打呼噜、憋气、憋醒等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为什么狭窄的下颌空间差点要了张先生的命呢?原来,下颌小意味着口腔容量小,舌头无处安放便容易后坠,当人体进入睡眠时,舌头后坠使上气道变窄,气流通过受阻。随着气道进一步变窄,上气道软组织开始振动,会引起打鼾和呼吸困难,当肌肉过度松弛,上氣道被完全堵塞,空气无法进入到达肺部便形成了呼吸暂停,严重者有可能发展成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时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有统计显示,我国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达到3.4%左右,打鼾的比例则更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的睡眠呼吸暂停患病率高达20%,夜间的呼吸暂停是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的危险因子之一,除此之外,夜间的呼吸暂停还会引发心律失常、肺心病、高血压、猝死等老年病。
  【专家提醒】当出现睡眠打鼾、呼吸暂停间隔10秒钟以上的情况时,我们应当引起重视,这种情况较为危险,必要时应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测。

口腔矫正如何做?


  既然口腔畸形存在如此多的隐患,那么早发现、早治疗格外重要。除了像张先生那样必须通过手术来矫正的畸形,还有很多小的口腔畸形可以通过矫正器来进行矫正。通常矫正器都是以钢丝为材料,也有透明的矫正器,随着技术发展,现如今医生们已经可以根据每个人牙齿的不同形态,定制一套无托槽隐形矫正器,这种新型矫正器佩戴舒适,不影响说话,还十分美观,戴上之后并不会被发现。
  旧式矫正器的矫正成功率只有20%~30%,而新式隐形矫正器在2011年正式引进中国,矫正成功率高达80%~90%,某些医院甚至可以达到100%。周教授说,矫正牙齿最大的矫正年龄是90岁,哪怕牙齿已经有所缺损,只要牙根还在,装上牙冠后仍然可以戴牙套进行矫正。
  周教授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戴着牙套吃饭,好的材料也不用担心吃饭会把牙套吃坏,但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吃完饭,一定要清洁牙套。牙齿矫正一定需要专科的正畸医生来把控,无托槽隐形矫正器在移动牙齿的时候,力量传导和钢丝牙套是不一样的,因此对正畸医生的专业要求更高一些。如果需要戴无托槽隐形矫正器,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
其他文献
孙宁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心脏最主要的活动便是收缩与舒张,也正是在规律性收缩舒张的节律下,人体的血液被泵至全身,各脏器组织的供血得以维
期刊
谭海东:中日友好医院普通外科三部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肝胆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交流与促进会肝胆疾病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交流与促进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擅长消化器外科微创技术,包括腹腔镜外科和胆道镜外科在肝胆胰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成熟开展腹腔镜肝脏、胆道、胰腺手术,2015年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门诊时间:周二
期刊
特殊的肿瘤  去年年底,王叔叔去医院进行常规体检,可等体检报告出来后他却傻了眼!检查发现,他患了一种长在胰腺上的特殊肿瘤,体检医生也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一定要赶紧接受正规治疗。  在很多场合,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一直以其高难治性、高死亡率著称,让人闻之色变。但是,王叔叔接受了3个月正规、系统的治疗后,竟然康复了。有些人不禁要问,王叔叔胰腺上所长的肿瘤有什么特殊之处吗?真的能治好吗?专家告诉我们,
期刊
气候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中医称之为“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应才能保持健康,否则就容易患上疾病。所谓的顺应天,就是顺应气候、地理、时节,人顺天,意即将人的生活习惯与气候、地理、环境、时节等要素相适应。中医讲究天、地、人的合一,而人本就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界万物一样,要阴阳调和才能够健康,因此须随着自己的变化,观察气候的寒温,体会地理的变迁,这样便是真正的天、地、人的合一。“合”为健康之源  专
期刊
使用香水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也可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人们对美好气味的向往可不是今天才有的潮流,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古代人掌握加工香草的方法的证据。“鬯”这个字,就是指在器皿中盛酒,里面放上香草,是一种古代祭祀和宴饮用的香酒,这种香酒据说是用郁金草和黑黍酿成的。而早期经典文学作品《诗经》中大量出现的与艾、兰等各类香草相关的诗句,更是证明了劳动人民在上古时期便对香草有了充分的认识。  各种香草在上古时期
期刊
自古以来,三七的主要产地在苗族地区,尽管地方史料、医书中三七的记载颇丰,但在明朝以前,中原医家多不识三七为何物。考察中医古籍,最早将三七作为药物明确记载其药性、功效的著作是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1596年),距今420多年。其中描述三七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可惜仅有药物记载而未有方剂。目前能查证的最早出现三七临证运用的记载是明代杨清叟(1378年
期刊
她是第二届国医大师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我国第一位女性国医大师。她的名字叫做刘敏如,名如其人,生活中,刘老是一个明锐机敏,随性自如的人。她如今已经86岁高龄,交谈中我们得知,刘老数十年如一日,至今仍长期奔波在临床一线,可谓是大家心中的女中豪杰!但即使工作辛劳,刘老看起来却依然精神矍铄,并无老态,刘老还有一句口头禅:“等我老了以后”,可见在刘老心里从不觉得自己是一位耄耋老人。树立正确中医观  刘老说,如
期刊
药食同源是大自然的馈赠,许多食物同时也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通过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以延年益寿,抵抗疾病。但是,即使是药食同源,也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应当在合适的时节,选择合适的食物。不少养生美食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单纯”,它们一不留神就会玩起“变脸”,反而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哪些食物会“玩变脸”呢?我们应当如何在对的时间,选择对的养生美食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
期刊
安海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院区综合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各类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熟练掌握肾穿刺活检技术。门诊时间:周三、周五上午  肾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过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
期刊
关注养生堂节目近十年、阅读《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近一年时间,从中我了解了许多养生知识。有个建议,希望能采纳。《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以中老年读者居多,随着年纪的增长,中老年读者记忆力明显减退,可在杂志中根据疾病种类,分门别类罗列出养生妙方,供读者选用珍藏。  (陕西 陈居仓)  《养生堂》节目内容丰富,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我和老伴每天都看节目。在观看过程中,感觉有部分节目太强调戏剧化效果,叙述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