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躯体化(附2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che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26例(症状組)及典型抑郁症患者53例(对照组),采用半定式问卷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症状组诱因明显,躯体化因子分较高,而对照组中的HAMD总分认知障碍因子分及精神症性因分子高。结论: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较重,且多以疼痛为主,但抑郁情绪轻。
  关键词 抑郁症 躯体化 临床分析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OSAS合并COPD的疗效。方法:收治OSAS合并COPD患者32例,均采用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根据呼吸机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无明显不良反应,均自觉晨起头痛、口干症状有缓解,精神状态改善。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是治疗
期刊
骶尾部骨折多系闭合性损伤,本文所谈及的骶尾部骨折只包括骶骨足端及尾骨骨折,未合并骶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终端的损伤。2007年6月~2010年6月应用闭合整复生活指导新鲜骶尾部骨折患者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40岁,平均33岁,在高处坠地或滑到坐地,有硬物伤及骶尾部受伤,伤后1~6小时就诊,均为闭合性骨折,局部软组织肿胀不明显,但有明显压痛。X线显示
期刊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原因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很常见,各家报道不一,大约1/3的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国内报道营养不良发病率77%[1]。据报道,1年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几乎都有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10%,中度20%~30%[2]。简单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进入血液透析前已经存在营养不良  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毒素蓄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胃肠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对30例气胸患者行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症状改善、气体吸收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治愈,治愈率93.3%。结论:置管方法简单,并发症极少,值得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无外科开胸手术条件者。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 气胸  2008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创伤等应激情况时,气道反应性高,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导致病情急性加重,医疗费用上涨,病死率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來沉重负担。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尤以老年患者为多。又由于老年患者基礎疾病多,身体条件差,所以此类患者骨折以后治疗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1999~2009年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08例,对其中50例股骨颈基底型骨折,采用经皮三根骨圆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加以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50~83岁,平均67岁;左侧23例,右侧27
期刊
结核病是艾滋病的最常见和最先发生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也是造成艾滋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结核病加重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病程发展,缩短艾滋病患者的生命,而HIV/AIDS的流行又促进了结核病的传播。随着HIV感染的流行,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在回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感染结核杆菌后,结核病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30倍[1]。2007~2011年收治HIV/AIDS合并
期刊
摘要 目的:为有效清除脑卒中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探讨口咽通气管吸痰对提高昏迷患者血氧饱和度的优越性。方法:收治危重昏迷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口鼻吸痰法,观察组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法。结果:两组吸痰在吸痰量、痰液性状、一次插管成功率、血氧饱和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口咽通气管吸痰1次插管成功率高,吸出痰量多、黏稠,且对气道损伤小,
期刊
2009年9月~2012年1月收治婴幼儿疝气患儿25例,均为小切口疝修补术,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25例,年龄6个月~3岁,病程0.5~3年,均为男性。  临床表现:均以“腹股沟可还纳性肿块”就诊,查体:腹股沟区饱满,可触及质软,边界清楚,可还纳性肿块,透光试验阴性。  治疗:①方法:在完善必要术前准备的基础上行“小切口疝修补术”切口一般采用腹股沟横切口(即耻骨上沿皮纹或皮下环投影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腹壁结核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收治腹壁结核患者14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行手手术治疗,切口Ⅰ期愈合,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腹壁结核虽然比较少见,误诊率较高,但经过正规的抗癆治疗和手术,腹壁结核是可治愈的。  关键词 腹壁结核 淋巴 手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