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潮”影响农村服饰变革的意义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打工潮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社会现象,因打工潮产生的流动人口,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把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带回到农村,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服装是社会变迁的组成部分,通过比较打工潮形成前后,农村服饰变迁的现象,探索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对一定时期内还将持续存在的打工潮现象,在认识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 打工潮 农村 服饰变迁 意义
  中图分类号:C05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者到大城市或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务工,由此而引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打工潮”,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重要社会现象。受到城市文化熏陶的打工人员返乡后,成为市场信息联络员、科技推广示范员、先进文化宣传员。他们生活在农民中间,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了周围农民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对30年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民的生活因之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在中国广大农村的服饰变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城市的服饰观念与流行信息,因为这个特殊的载体,沿着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广大乡村这一路径发展,进而对广大农村的服饰变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打工潮”兴起推动农村服饰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进程落后,人口流动较少,信息传递缓慢。改革开放以后户籍制度改革,将长期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解放出来,形成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而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民工成为可能。这种因务工形成的流动人口,由改革初期的个体、零散的行为,随开放深入逐步规模化。从统计数据来看,1982年务工占全国人口迁移的8.57%,到了2000年,则上升到64.75%,而且这个数据还在继续攀升。“打工潮”的流动主要是依据经济定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这些地区同时也是服饰时尚的前沿,打工群体往返于城市和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他们不知不觉地在传统与现代中架起了桥梁,成为了传播服饰时尚的使者。
  1 打工潮形成之前农村的服饰面貌
  打工潮形成之前,有的地区由于生产力低下、经济基础薄弱、物质匮乏,广大民众的着装,大致上是一衣多季、一衣多人的状况,家庭年均用于服装的消费在100元左右,全家人一年四季的衣服可以轻松存放在一个衣橱内。农村青年结婚、过年穿新衣,平时穿用都是大人穿旧改了以后小孩穿,兄弟姐妹按年龄大小依次类推。服装面料质地单一,花色品种少,而且在全民配给制的情况下,想买布必须用“布票”,衣服破了就打补丁,旧的褪色了,拿到集镇的染坊染色,由浅往深染,直至最后变成黑色无法再染,因此黑色、灰色、藏青色是当时最常见的服装色彩。农村百姓对服装的款式,基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服装缝纫店会做什么样的款式,整体上款式陈旧、老套,众人一面,成衣消费概念没有形成。中山装是家庭富裕、干部等有身份的中壮年人的穿着,青年偶尔穿件军装,那将吸引众多羡慕的目光。
  2 打工潮形成之后农村的服饰状况
  “打工潮”形成以后,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补丁衣服迅速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染坊从集市小镇绝迹,个体的缝纫店行业也从兴旺走向了没落。成衣消费在农村中持续增长,成衣化倾向也成为衣着消费的主流。根据《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中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购买各种服装支出,由1983年不足6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元,增长21.8倍,购买各种服装数量由人均0.7件,增加到2.4件,增长2.3倍。一季多衣、一人多衣的时代来到,换季的衣柜大清理,成为农村“多衣族”们头痛的事。20世纪90年代中期,休闲服也由打工者传播到农村,城市流行滑雪衫、夹克衫、牛仔裤,农村青年不久也开始穿着。20世纪初城市刚流行羽绒服,很快在农村也得到普及。随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品牌意识也开始在农村中逐渐觉醒,美特斯·邦威、班尼路、佐丹奴、真维斯等一些国内知名的休闲品牌,均被农村青年所穿用。结婚得买一套杉杉或雅戈尔西服,女性也热爱穿婚纱,如今带有运动元素的服装、服饰,如李宁、乔丹、特步、耐克、阿迪达斯等,为大多数农村青年所喜爱。女性青年服装更是花式繁多,品类复杂,烫发、染发等各种新发型层出不穷。着装个性化,也正成为农村青年中流行一种趋势。现在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走在一起,单从服饰上看,已经很难分辨谁来自哪里,城乡的服饰差别逐渐缩小。
  
  二 “打工潮”对农村及小城镇服饰变迁的意义
  
  1 打工潮的兴起促使农村着装意识观念发生改变
  服饰文明首先与城市文明联系在一起,现代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总是较为充分地被城里人所接受,随后向四周辐射。而在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劳作的繁忙,使农民对于服装的认识和觉悟相对比较低,更多趋向于它的自然功能——御寒蔽体。同时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赋予农民农耕生活的孤立守成、安于现状、偏狭与愚昧等思想,使农民的着装更趋保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着装观念,讲究服装的端庄、得体、严谨、大方,追求整齐划一的着装风格,也是源于安全感的需要,奇装异服是被排斥在农村道德范畴之外的。即使是穿色彩鲜艳的衣服,都不好意思出门。因此当改革开放初期,“大包头”、“小胡子”、“蛤蟆镜”、“花衬衫”、“喇叭裤”、“尖头鞋”从城市传入农村的时候,被农村民众认为是流氓、阿飞之类年青人的标志性着装,这类青年也被视为“不男不女,颠倒乾坤的恶物”。
  打工潮形成以后,打工群体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切身感受到了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虽然尚不能完全融入城市主流文化之中,但受到的影响却是显著的。因为同外界交流更为密切,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并且把这种新观念、新思想带回到农村,影响了周围更多的人群,导致农村传统服饰观念逐步解体。牛仔裤这种曾经被作为另类、异端的服饰,已经成为普遍性装束,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能穿,也人人都穿,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今染发、男式花衬衫、太阳镜,在农村青年中随处可见。青年女性的裙子花式繁新,比较性感的吊带衫、露脐装、低腰裤等服装样式在农村出现,也没有太多的阻力,甚至成为众多人效仿、追随的对象。穿着西装扛锄头在田间劳作,也成为中国农村人的一种独特风景。人们对于服饰范畴的道德宽容度不断加大,新的服饰观念在农村中逐步形成。
  2 打工经济为农村服饰变革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服饰发展水平一般受社会物质财富生产能力的限制,当社会发展落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人们的精力就会放在民生方面,主要解决吃饱、穿暖等基本生理需求。人本主义哲学家马斯洛也认为,人的生命需求是有序的,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单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以农业、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而中国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收入除去生产资料成本和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已经所剩无几,可用于改善服饰方面的更是少得可怜,农村的服饰发展因此一直处于缓慢或停滞不前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5日公布的《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八:农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描述,1978-2007年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4761元。而在农村经济增长结构中,打工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四川省2002年跨省输出劳动力560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400亿元,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而在宁夏、贵州和甘肃这三个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输出收入所占比重已经超过30%。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还将稳定上升,并且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基础,且有经济能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和要求的不断提升,享受性消费支出呈快速增长趋势,1978-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元提高到3224元,而用在改善服装服饰方面的近300元。因此打工收益促进了农村物质的进步与生活宽裕,没有经济上的起色,哪有服装上的变迁?
  3 逐步消弥城乡服饰时尚差别,推动服装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进城务工农民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他们不但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力量,带动了农村服饰的变迁,逐步缩小了城乡服饰的时尚差别,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可以说,打工潮的兴起,是与服装产业成长相伴相生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服装产业刚刚起步的时候,第一批加入到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军的正是无数的青年打工者,即使在今天中国服装产业腾飞的时候,他们依然是产业的基石。打工经济使得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有需求,也有能力去消费流行服装,并逐步形成一个巨大的农村服装消费市场。
  《中国2002年各地区市县人口、城乡人口统计》中的数据表明,2000年全国总人口126583万,农村人口80739万,点总人口的63.7%,当8亿农村人口变成了消费服装的一支生力军的时候,是任何从事该产业的人无法忽视的。消费拉动服装市场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又促进消费,进而形成一种消费与市场的良性循环。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拖拉斯式的服装批发集散,遍布城乡的各式各样的服装店、服饰品店,都为农村人民的穿衣装扮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时间进入21世纪,新一代的打工者也已经成长,他们的知识结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于前辈,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更高远的人生职业规划,这与在经历较长时间的粗加工生产模式之后,正面临着产业升级换代的重任的中国的服装产业需求是相稳合的。中国未来服装产业的发展,依然离不开这些充满活力的打工者。
  服装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农村的服饰变迁,正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打工潮蓬勃兴起这个特定时期的特定图景。社会在向前发展,打工现象还将存在,但服饰传播的途径也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日趋便利的交通、发达的大众传媒、遍布全国的通信网络、电子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都将或已经成为其传播渠道。新时期的服饰信息传播,不再依赖打工者这个传播媒介,该种形式的传播效应也将逐步减弱,但任谁也不会抹煞他们在这段特定时期内,对社会发展、农村生活的改善、服装产业的成长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2] 《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财经网,2008年10月31日。
  [3]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八:农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国务院发展研究信息网,2008年11月6日。
  [4] 王桂新:《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中国2002年各地区市县人口、城乡人口统计》,《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3》,2003年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3月16日。
  [7] 曹羽、张晴等:《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年观念的渐变》,《扬大青年》,江苏高校传媒联盟,2009年3月4日。
  [8] 赵海建:《打工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江日报,2007年9月13日。
  [9] 华梅:《服饰社会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倪要武,男,1974—,江苏盐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批判就没有文学。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写作,就是一种批判现实主义。不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或者是诗歌,都含有批判的因素。假若一篇作品,从头到尾都是好听话
模拟5000米海拔高度低氧对大鼠心室肌肌球蛋白重链图谱的影响已作研究。用PP/PAGE,心室肌显示3种同功肌球蛋白,即V_1、V_2和V_3。在幼鼠中,V_1占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V_3含量
同体同侧同时存在上、下两支来源各异的副肾动脉和粗细二支起自殊途的睾丸动脉罕见,现报告一例,为肾脏手术提供参考资料。成年男尸,身长1.76m。右侧双副肾动脉:(1)右上副肾
本文着重介绍了细胞因子受体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受体后信息传递的途径,受体表达的调节和可溶性受体研究的进展。对细胞因子受体的探讨,将有助于阐明免疫调节网络的机理和开
我很高兴能在中国出版关于我家人的这些故事,同时,我必须承认,我有些许惊讶。这是因为我写下的这些故事都是针对平常普通生活的,或讨论,或感悟,完全不涉及浪漫史 I am very
多种抗肿瘤抗生素包括MMC、ADM、BLM、DAC、NCS等已广泛用于肿瘤抗体导向化疗研究,微生物抑菌效价方法常用来测定药物与抗体交联物中药物的活性。文献资料显示交联物抗菌活性
一、征文宗旨60周年,一甲子。60年前,是妈妈的童年。这60年来,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有与共和国相伴的时代印记,有她清晨一次深长的叹息,有她深夜辗转反侧的无眠,还有,当她扼住命
早在1935年麦凯与其同事提出大鼠限食可延长寿命。五十年代病理学家赫辛进一步证明,饮食限量的人极少患动脉硬化和冠心病。九十年代日本学者田爪正气同样证实,限制日常饮食
有一个女人,年龄不老不嫩,表面心宁气朗,其实内心焦躁不安,应该有个男朋友才是,即便不急着结婚,也到了该拥有一份爱情的阶段了。于是,很快就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男人。男人岁
她的脸红成一块红布,头低到胸口下面去了,无法掩饰的性爱秘密让她手足无措……“想”的味道桂芝从厨房舀了汤出来,看见主人夫妇丘歌和黄亦心隔着餐桌五指相扣,眼神迷离。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