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制与中国的民主结构形式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yqyy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结构形式是决定民主形式的重要因素.中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其特点是整体大于部分,地方服从中央.中国的民主通过这一结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获得中国民主的特性.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的政治力量,党的全面领导与人民民主有机统一.党的性质决定了在党的领导和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健全和完善,推动全体人民民主的健全和完善.在单一制中国,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信访制度、政治沟通机制构成的上下纵向结构体系.在纵向层级之下,存在着一个人们日常生活的基层领域,形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群团组织制度、社会组织制度构成的左右横向结构体系.人民民主通过这一结构形式体现出来.尽管社会主义民主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基本的架构已搭建起来,并为世界提供中国式民主样本.
其他文献
近代以来,科技翻译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化,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科技翻译事业仍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对科技翻译职业带来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探讨了当代科技译者面临的职业难题与对策,以及科技译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青年译者宜利用好新技术,产出更优质的成果,并调整职业规划,将翻译与专业方向相结合,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以翻译为核心竞争力胜任多种专业工作.为应对科技文献的新特点,优秀译者需具备坚实的翻译能力基础、充分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基本的翻译理论素养.同时,译者还可培养编辑、写作等能力和专业敏感
1912年2月,按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大学令》,山西大学堂改称“山西大学校”,取消中、西两斋,设预科、本科,分为文、法、工三科.1918年7月,山西大学校被列为“国立第三大学”.1931年7月,遵照教育部《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山西大学校改称“山西大学”,本科各科改为学院.至抗日战争前,山西大学已发展成为包括文、法、理、工、教育5个学院17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这一时期,学校名师荟萃,英才辈出,校友邓励豪概括其教育特点为“实行思想开放、学术自由,所持作风与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大体相似”.
期刊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牵引优化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体系和协同机制,成为地方普通高校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地方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为例,通过教学实验和案例研究分析了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和“三全育人”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相互脱节,教学主体之间利益冲突下教学文化生态异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及立体化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的思路,以及学风治理与价值引领的横纵联动机制、教学质量评价与评价结果应用的
深描是人文社会科学创作与研究的一种方法,作为创作的方法,深描在艺术、文学、历史等领域广泛使用.作为研究方法,深描在人类学或民族志的研究中系统化,进而在方法论中占有一席之地.所谓深描,就是通过详尽地描述,呈现事件的细节,还原真相,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深描常常和解释结合使用.教育研究中,深描能较好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点,因而有较大的应用空间,深描既可以按不同的类型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质性方法结合使用,其目的在于形成学校志或课堂志研究的经典案例.
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机会识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空间,由此,有关机会识别过程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研究学习导向、网络导向、吸收能力与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来解析企业家机会识别的内在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学习导向、网络导向对企业家机会识别具有促进作用;学习导向、网络导向有助于提升企业家吸收能力;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家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消化、转换及运用新知识,以不断识别新的发展机会.
以2012-2019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企业环境税负对其环保投资的影响,并揭示政治关联对两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的环境税负显著地促进其环保投资,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在政治关联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关联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影响企业环境税负与其环保投资的关系,并且在市场化进程比较低的地区该作用更为显著.政府在实行环境税的同时应配套积极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并且政策导向应结合各地市场化程度而异.
如何解读现代国家建设的中国道路,需要梳理中国共产党整合乡村治理的历史进程,从中把握政党、国家、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化,将政党拉回到理论分析框架之中,走出当下基层治理研究迷思.由此反映到乡村治理结构上就是一个“国家化”整合过程,以政党为主导力量实现组织国家与组织社会的双向建构,并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维度建构现代乡村社会秩序.纵观乡村治理结构变迁历程展现出由一元到多元、由人治到法治、由集权到分权的总体发展趋势.再经历了革命化延续的全能主义时期、村民自治的行政化阶段,政党不断强化自身公共性、有效性、回应
“卧游”与“如画”作为中西方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都主张借助关于自然的绘画来欣赏自然,不过两者存在显著区别:“卧游”所借助的山水画重写意,而“如画”所借助的风景画重写实;“卧游”主张山水以形媚道,故自然之地位比绘画重要,“如画”则追求形式美,风景画是自然欣赏的标准,故绘画之地位比自然重要;“卧游”偏重以非身体化的方式体验自然,欣赏者囿于一室之内,而心游万物,“如画”则偏重以身体化的方式体验自然,旅游者带着猎奇心理与视觉占有欲,身游大自然之中;“卧游”具有畅神与疗疾之功能,“如画”则为人们在审美上向自然进军提
从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强度之间的关系出发,设定区域人均GDP收敛模型和能源消费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模型,来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的收敛情况以及中部、西部和东部省份的能源消费强度与人均GDP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但在能源消费强度方面都呈下降趋势;能源消费强度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高于中部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区的人均GDP发展水平存在GDP的绝对收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立意高远、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这些论述体现出鲜明的继承性、突出的开放性、深邃的科学性、伟大的实践性等理论品质,包含根本任务、政治保障、基本原则、发展动力、建设主体等内容实质,蕴含着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建章立制的法治思维、主次分明的辩证思维和防患于未然的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维特质,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