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提高,肿瘤化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由于需要频繁大量的输液,血管弹性变差,而部分化疗药物血管毒性大,容易引起静脉炎,甚至出现药物渗漏、组织坏死等损伤,因此建立可靠的深静脉通道极为重要。由于某些病人外周血管条件差,不适宜植入PICC导管,中心静脉穿刺留置时间较短及可能带来一定的危险及严重并发症,而输液港是一种较新的输液管路技术,它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静脉输液器材,由导管及穿刺座相连,埋置在皮下组织中缝合固定,病人体表可触及到圆形穿刺座,通过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即可建立输液通道,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及难度,同时输液港可将各种药物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依靠局部大流量、高流速的血液迅速稀释和播散药物,防止刺激性药物对静脉的损伤,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化疗的永久通道。
【关键词】 输液港 肿瘤 化疗 护理
我科自2013.11—2015.06采用静脉输液港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现将临床应用与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3.11—2015.06住在本科43例恶性肿瘤患者植入体内输液港。其中男11例,女32例,年龄35—76岁,病种:乳癌18例,肺癌7例,食管癌6例,卵巢癌5例,胃癌3例,鼻咽癌2例,淋巴瘤1例,肾癌1例。
结果:43例有5例化疗结束要求取出,1例导管堵塞经冲洗不畅取出,1例放射性皮炎导致感染取出,5例患者已去世,其余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导管相关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告知
护理人员发放输液港介绍宣传卡片,讲解置管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减少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输液港可永久置在体内,感染分险低,手术操作及术后维护简单,如长期不用可在局麻下取出,操作也简单。缺点:费用偏高。应使病人理解并接受签署同意书。
2.2 术后护理
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感染现象,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部分病人皮下有异物感,可逐渐适应。首次使用时间,有报道[1]手术当日即可进行输液无不良反应。术后X线检查确认导管末端位置正常,最佳位置是上腔静脉与心房交界处。
2.3 输液港使用过程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2.3.1 使用过程
常规消毒注射座部位,戴上无菌手套,触诊定位,找到输液港位置,拇指与食指、中指呈三角形,将输液港拱起,确认此三角的中心,刺入的针头为专门配置的无损伤针头,针头从中点处垂直穿刺,达到输液槽底部[2],连续使用的病人尽量避开前次穿刺的针眼,然后回抽血液确认针头位置无误,给药前后用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洗输液港。
2.3.2 通管方法
护士给病人输液前后特别是化疗前,必须进行通管,用10ml生理盐水通管通畅后再注射药液,注射药液时回抽见血进行静脉注射或输注化疗药物。一旦发现推注不畅或抽不到回血,要摄X线确认导管是否在血管内或有否断落,及时处理。输液完毕使用已经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冲洗导管。一般常规维护使用0.9%氯化鈉10ml冲管。输血、血制品、TPN时每隔4h用0.9%氯化钠20ml冲管,并于每天输液结束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冲管,再用10IU/ml肝素钠稀释液5ml正压封管[3]。
2.3.3 针头固定及拔管方法
安放注射座的部位要避免受到挤压,告诉病人不要碰撞注射座是部位,固定时在针头底下垫一纱布,避免固定时蝶翼直接接触皮肤引起不适,护士在输液期间应注意巡视,调节好输液速度,输液完毕及时进行封管,拔针时应以两指固定输液港,边注射边撤出无损伤针头,以免因拔针方法不当引起导管移位。
2.3.4 常见问题及处理
2.3.4.1 局部红肿:可能切口感染或皮袋术后延期愈合,应通知医生每日伤口换药引流及抗感染治疗。
2.3.4.2 无法回抽或冲洗
可能导管末端贴于病人血管壁上或穿刺针位置不正确,应让病人活动上臂和胸部,调整穿刺针,使之刺入到注射器底部抽回血以确认位置是否正确,以3ml生理盐水冲洗,如果需要可以重复。
2.3.4.3 皮下组织的烧灼感、颈部、手臂肿胀:可能穿刺针刺入皮下组织。应立即停止输液,先不要拔针,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3.4.4 血液堵塞导管
如果发现经由改变体位仍不能抽到回血或不能冲洗导管,有可能发生堵塞,应用20ml注射器,内装配置好浓度为5000IU/ml尿激酶溶液,注入尿激酶2ml,可使用边抽边推的方式注入使溶液在导管充分混合,将溶液保留在输液港30分钟,再将尿激酶和溶解的血块抽出。当导管再通后使用至少20ml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导管和注射座。
2.3.4.5 破损与漏液
如输液港发生破损和漏液应停止使用,并经外科手术取出输液港[4]。
2.4 输液结束后出院的维护
安装输液港的病人在出院时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告诉病人每4周来院冲管一次,并通过示范、讲解等方法告诉病人及家属如何防止输液港受压、堵塞等相关知识。
讨论
输液港的引进为晚期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的静脉输液装置,可终身携带[5],为患者建立永久的静脉生命通道,保证了患者化疗及其他治疗的需要,消除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使用和维护方便,病人耐受良好,并发症少,弥补了PICC的不足。只要做到规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输液港使用维护原则,确保其使用安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沈煜 ,路红玲,葛琰.蝶翼无损伤针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1,26(5):54-56
[2]刘志军,损伤针穿刺输液港两种方法及护理[J].护理理论与实践,2008,21(9):1104-1105
[3]周劼,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与并发症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702-1703
[4]赵林芳,王雅萍,朱伟燕等,夹闭综合症导致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破裂的护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52-854
[5]何越,孙艳萍,李宁等.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1001-1003
【关键词】 输液港 肿瘤 化疗 护理
我科自2013.11—2015.06采用静脉输液港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现将临床应用与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3.11—2015.06住在本科43例恶性肿瘤患者植入体内输液港。其中男11例,女32例,年龄35—76岁,病种:乳癌18例,肺癌7例,食管癌6例,卵巢癌5例,胃癌3例,鼻咽癌2例,淋巴瘤1例,肾癌1例。
结果:43例有5例化疗结束要求取出,1例导管堵塞经冲洗不畅取出,1例放射性皮炎导致感染取出,5例患者已去世,其余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导管相关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告知
护理人员发放输液港介绍宣传卡片,讲解置管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减少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输液港可永久置在体内,感染分险低,手术操作及术后维护简单,如长期不用可在局麻下取出,操作也简单。缺点:费用偏高。应使病人理解并接受签署同意书。
2.2 术后护理
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感染现象,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部分病人皮下有异物感,可逐渐适应。首次使用时间,有报道[1]手术当日即可进行输液无不良反应。术后X线检查确认导管末端位置正常,最佳位置是上腔静脉与心房交界处。
2.3 输液港使用过程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2.3.1 使用过程
常规消毒注射座部位,戴上无菌手套,触诊定位,找到输液港位置,拇指与食指、中指呈三角形,将输液港拱起,确认此三角的中心,刺入的针头为专门配置的无损伤针头,针头从中点处垂直穿刺,达到输液槽底部[2],连续使用的病人尽量避开前次穿刺的针眼,然后回抽血液确认针头位置无误,给药前后用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洗输液港。
2.3.2 通管方法
护士给病人输液前后特别是化疗前,必须进行通管,用10ml生理盐水通管通畅后再注射药液,注射药液时回抽见血进行静脉注射或输注化疗药物。一旦发现推注不畅或抽不到回血,要摄X线确认导管是否在血管内或有否断落,及时处理。输液完毕使用已经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冲洗导管。一般常规维护使用0.9%氯化鈉10ml冲管。输血、血制品、TPN时每隔4h用0.9%氯化钠20ml冲管,并于每天输液结束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冲管,再用10IU/ml肝素钠稀释液5ml正压封管[3]。
2.3.3 针头固定及拔管方法
安放注射座的部位要避免受到挤压,告诉病人不要碰撞注射座是部位,固定时在针头底下垫一纱布,避免固定时蝶翼直接接触皮肤引起不适,护士在输液期间应注意巡视,调节好输液速度,输液完毕及时进行封管,拔针时应以两指固定输液港,边注射边撤出无损伤针头,以免因拔针方法不当引起导管移位。
2.3.4 常见问题及处理
2.3.4.1 局部红肿:可能切口感染或皮袋术后延期愈合,应通知医生每日伤口换药引流及抗感染治疗。
2.3.4.2 无法回抽或冲洗
可能导管末端贴于病人血管壁上或穿刺针位置不正确,应让病人活动上臂和胸部,调整穿刺针,使之刺入到注射器底部抽回血以确认位置是否正确,以3ml生理盐水冲洗,如果需要可以重复。
2.3.4.3 皮下组织的烧灼感、颈部、手臂肿胀:可能穿刺针刺入皮下组织。应立即停止输液,先不要拔针,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3.4.4 血液堵塞导管
如果发现经由改变体位仍不能抽到回血或不能冲洗导管,有可能发生堵塞,应用20ml注射器,内装配置好浓度为5000IU/ml尿激酶溶液,注入尿激酶2ml,可使用边抽边推的方式注入使溶液在导管充分混合,将溶液保留在输液港30分钟,再将尿激酶和溶解的血块抽出。当导管再通后使用至少20ml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导管和注射座。
2.3.4.5 破损与漏液
如输液港发生破损和漏液应停止使用,并经外科手术取出输液港[4]。
2.4 输液结束后出院的维护
安装输液港的病人在出院时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告诉病人每4周来院冲管一次,并通过示范、讲解等方法告诉病人及家属如何防止输液港受压、堵塞等相关知识。
讨论
输液港的引进为晚期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的静脉输液装置,可终身携带[5],为患者建立永久的静脉生命通道,保证了患者化疗及其他治疗的需要,消除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使用和维护方便,病人耐受良好,并发症少,弥补了PICC的不足。只要做到规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输液港使用维护原则,确保其使用安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沈煜 ,路红玲,葛琰.蝶翼无损伤针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1,26(5):54-56
[2]刘志军,损伤针穿刺输液港两种方法及护理[J].护理理论与实践,2008,21(9):1104-1105
[3]周劼,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与并发症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702-1703
[4]赵林芳,王雅萍,朱伟燕等,夹闭综合症导致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破裂的护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52-854
[5]何越,孙艳萍,李宁等.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10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