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广阔的舞台,告别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的图形和动画处理功能及活灵活现的“屏幕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革新,拓宽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但使用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如何将多媒体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每位教师应认真思考的课题.为此,笔者结合高中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谈谈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几点感悟.
一、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
1.盲目追求媒体直观效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容易把握知识而设的.如果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这种直观的材料对教学毫无帮助,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过程产生干扰作用,这样就失去了使用多媒体的最终目标.如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展示的教学内容华而不实,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让学生思考一整堂课都不明白这个动画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这样学生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课堂教学效果差,且未能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2.过多借助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忽视课堂板书,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日常公开课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展示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当成课堂视频展示课,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仅有个课题.由于多媒体播放的速度较快学生来不及记笔记,当一堂课结束后,学生一无所获,这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抽象的高中数学所涉及的具体知识点的分析、数学思维的展开、数学方法的渗透及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板演,都是培养学生数学理性思维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更是多媒体展示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益.因此在分析讲解数学题目时,要很好地应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切不可被多媒体演示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数学学科集逻辑性、抽象性于一体,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对此感到困难,尽管他们都意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但每次上数学课都感到头疼.如果能通过多媒体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体会到学习上的成功时,那么他们就会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其他因素会大大帮助有效目标的实现.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得非常重要.例如,运用多媒体展示人造卫星所蕴含的椭圆性质的问题,通过演示人造卫星的运行过程与地球间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利用多媒体将数学概念、性质等直观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学科的知识点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进行呈现的,有些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而这些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等往往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当学生遇到比较困难的抽象问题时,可以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演示事物发展或推理的全过程;高中数学很多地方涉及数形结合思想,如果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的变化,通过黑板书写“数”的形式,则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而与黑板中书写的推理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3.利用多媒体合理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面对高中数学教学任务繁重,课时量少,难度大的特点,能让学生有效地利用课内时间,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容量的同时还可以克服传统数学教学中的板面限制、板书费时等弊端.当然这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典型例题与练习,增加教学容量,在学生理解基础上适当加快课堂节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数学中抽象内容实现大与小、静与动、快与慢、整与分、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克服课堂单纯依靠黑板的呈现形式.通过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学习内容,突出课堂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辨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将多媒体与高中数学教学合理整合,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培养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当然,应用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不可替代教师的讲解与点拨,不可能替代所有的数学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化难为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黄春香)
一、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
1.盲目追求媒体直观效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容易把握知识而设的.如果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这种直观的材料对教学毫无帮助,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过程产生干扰作用,这样就失去了使用多媒体的最终目标.如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展示的教学内容华而不实,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让学生思考一整堂课都不明白这个动画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这样学生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课堂教学效果差,且未能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2.过多借助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忽视课堂板书,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日常公开课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展示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当成课堂视频展示课,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仅有个课题.由于多媒体播放的速度较快学生来不及记笔记,当一堂课结束后,学生一无所获,这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抽象的高中数学所涉及的具体知识点的分析、数学思维的展开、数学方法的渗透及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板演,都是培养学生数学理性思维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更是多媒体展示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益.因此在分析讲解数学题目时,要很好地应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切不可被多媒体演示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数学学科集逻辑性、抽象性于一体,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对此感到困难,尽管他们都意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但每次上数学课都感到头疼.如果能通过多媒体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体会到学习上的成功时,那么他们就会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其他因素会大大帮助有效目标的实现.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得非常重要.例如,运用多媒体展示人造卫星所蕴含的椭圆性质的问题,通过演示人造卫星的运行过程与地球间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利用多媒体将数学概念、性质等直观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学科的知识点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进行呈现的,有些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而这些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等往往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当学生遇到比较困难的抽象问题时,可以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演示事物发展或推理的全过程;高中数学很多地方涉及数形结合思想,如果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的变化,通过黑板书写“数”的形式,则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而与黑板中书写的推理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3.利用多媒体合理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面对高中数学教学任务繁重,课时量少,难度大的特点,能让学生有效地利用课内时间,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容量的同时还可以克服传统数学教学中的板面限制、板书费时等弊端.当然这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典型例题与练习,增加教学容量,在学生理解基础上适当加快课堂节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数学中抽象内容实现大与小、静与动、快与慢、整与分、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克服课堂单纯依靠黑板的呈现形式.通过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学习内容,突出课堂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辨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将多媒体与高中数学教学合理整合,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培养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当然,应用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手段,不可替代教师的讲解与点拨,不可能替代所有的数学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化难为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