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闪耀着人文光芒的学科,要让语文成为人文的歌手,诗意的栖居,让课堂充满诗意,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飞扬地激情。音乐,便成为点燃学生激情的有效媒介。
   语文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优美的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美,好的文章有音乐般的韵律美和旋律美,生动的课堂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和结构美。无疑,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启发学生心智,无论是煽动学生情感体验,还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运用音乐导入新课,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每首歌都一个过门、前奏,其作用就是为整首歌奠定一个情感基调,从听一首歌的过门、前奏就能很快进入它的某种特定的氛围。课堂亦然。导入新课的音乐一开始就要给学生制造一种气氛,让学生自然而迅速地进入状态。
   例如:我在教授《黄河颂》这篇文章时,考虑到这是一篇歌颂黄河母亲的诗歌,是一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赞歌,是一章激动人心的抗日前奏曲。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是对黄河的激情澎湃的赞颂,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教这样的文章,首先要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感性的了解,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看关于黄河的视频,配以音乐,加上富有激情的解说,让学生体会到了黄河的汹涌澎湃,从而感受到黄河母亲的伟大!自然地引入课文。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与课文相匹配的音乐,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理解把握。
   开始播放歌曲的目的在于借助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然后通过想象音乐中描绘的场景和体会音乐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交流转换。因此学生就能以自己从音乐中感受的思想感情来朗读诗歌,效果显然胜于教师对学生说要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再次,在某些课文中,以音乐结尾,可以升华文章中心,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最后,在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教学中,音乐的运用还可以起到创设意境、渲染气氛的作用。
   如上《木兰诗》之前,我先播放了古乐曲《十面埋伏》。这一曲子紧张激烈,扣人心弦,能让人体会到杀声四起,危机四伏。教师在一边旁白:在那国家动荡、战乱四起的年代里,在那寒风肆虐、战争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在那生死攸关、激烈无比的战场上……,木兰,作为一名普通的女子,究竟是什么让她毅然的决定“替父从军”?又是什么让她决然的“奔赴战场”?是什么让她能在同伴和敌人的面前女子的身份不被发现?又是什么让她在无数次的战争中得以保全生命并且屡立战功?这样在紧张激烈的音乐声中,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气氛,让学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木兰的不易。再加上富有感情的旁白连续发问,引起学生的种种疑问,从而对花木兰产生好奇,很快就进入了《木兰诗》中,这对于把握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有很大的作用。
   进入课文以后,我又播放了牟云的课文配乐朗诵音频,让学生仔细倾听课文朗读,把握不同段落的配乐,以及朗诵者的语气及感情,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以及主人公花木兰的情感变化!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跟着朗诵者去朗读课文,效果比直接打开课文就朗读更好。
   最后,在前面《十面埋伏》的音乐渲染下,以及富有激情的课文朗读音频的引领下,学生把握花木兰的形象比较到位,背诵课文速度也很快,并且背诵时富有感情。
   可见,教师借音乐导入课文,即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可以使课文一开始,就直抵学生心灵;在教学中穿插与之相匹配的音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形象和情感;在结尾运用音乐,可以使课文主题得到升华,使语文教学的作用由课堂延伸到课下。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还有很多积极的作用:可以制造一种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的课堂效果;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可以开启学生的顿悟之门;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加强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些作用我会一一去尝试,慢慢去实现。力图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更具特色!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文言文的学习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少语文教学工作者为了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文言文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经验。教师要教好、要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自主阅读教学,学习的主动权要掌握在学生的手里,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文言文。   一、精心设计导语,唤起学生的学习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在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有些教师却找不到自己了。一些人认为教师的角色已不重要了,课堂上唱主角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淡化甚至缺失,这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教师主导作用缺失的表现   1.忌言讳讲,甚至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的标志。随着新课改理念的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克服语文教改教研中的困难有了新的思考。   一、转变教育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   新课改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理念,尤其
期刊
【教学缘起】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当代,留下的诗歌浩如烟海。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编选了多篇现代诗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其中《星星变奏曲》这首朦胧诗意象丰富,情感细腻,以此为范例有利于学生领悟抓住意象解读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品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简洁导入,引起兴趣   诗是奇妙的精灵!寥寥几言,款款数语,就能把我们带入美妙的境界。今天
期刊
在假日里与你相约,捧着你,读着你,感受着你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读你的日子,无拘无束,无心旁骛,让我远离人世间的喧嚣,将世俗的功名利禄抛在脑后,独守着那一方清贫安静的天地,让灵魂与你做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你心中跳动的语言,如痴如梦如真如幻。   我喜欢在忧伤的时候读你,你是那鸟儿避风的巢,遮风挡雨,把受伤的心灵紧紧包容,喜悦的时候读你,你是那风儿鼓起的风帆,劈波斩浪,将美丽的心情远远放逐.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学校最为基层,但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岗位。如果校长说负责一所学校的全面工作,那么班主任就应该就是缩小版的“校长”。从学生管理、到班级质量、卫生、活动等诸多方面,但凡与学校有关的问题在班级都好出现。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与各位读者交流一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   一、“管”不是加压力,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常认为“管”就是严,就是以最高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而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能给学生多少有用的东西,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是提高
期刊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开展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一教学目标。   一、就地取材创设课堂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抓住了兴趣这个根本,学生就能学得轻松,学得有效。而我们知道,与初中生
期刊
语文教坛这几年真是太热闹了,单说这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层出不穷。问题模式、发现模式、朗读模式、背诵模式、情境模式、训练模式、讨论模式、自学模式、网络模式等,真是花样迭出。各种新鲜面孔粉墨登场,叫人应接不暇。在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上更是模式泛滥,似乎无模式便无创新,便是落伍、不合潮流。   其实,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寻找课堂教学的规律,建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
期刊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前提   新课程完全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充分反映了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新教师的观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师要树立以下新观念:   1.树立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现代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总的看法和观点。有效实施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生为本,以21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