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激活及厄贝沙坦干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核因子-κB(NF-κB)激活与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拮抗剂厄贝沙坦(irbesartan,Irb)干预后的变化,以探讨AngⅡ/NF-κB在动脉粥样硬化(AS)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和Irb可能的抗AS效应.方法体外培养HUVEC,测定AngⅡ刺激下NF-κB亚单位p65的核易位阳性率、TNFα、IL-6的时间与浓度反应曲线;然后将分盘于24孔板的细胞随机分为5组(n=6):正常培养对照组、AngⅡ刺激组,AngⅡ和3种不同浓度的Irb共孵育组;采用细胞ELISA、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分别测定TNFα、IL-6的含量和NF-κBp65的核易位阳性率.结果 AngⅡ(1 nmol/L ~5 μmol/L)刺激HUVEC表达TNFα、IL-6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其表达高峰分别为12~24 h、6~12 h,NF-κBp65核易位阳性率亦呈时间浓度依赖性,高峰在1~4 h.厄贝沙坦(0.01 μmol/L、0.1 μmol/L、1 μmol/L)均能显著降低TNFα和IL-6表达与NF-κBp65核易位阳性率.结论 AngⅡ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刺激HUVEC NF-κB激活与TNFα、IL-6表达,厄贝沙坦抑制HUVEC NF-κB激活与TNFα、IL-6表达,提示AngⅡ/ NF-κB信号途径在促进A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拮抗AT1R或抑制NF-κB有可能减轻或抑制AS进展。

其他文献
摘要:对我国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意义进行阐述,针对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和创新建议。  关键词:知识经济;图书馆管理;创新  一、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意义  1、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图书管管理创新是图书馆本身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内保存着众多开发信息资源,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图书馆职能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从传统的文化遗产保存更多地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