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观表达:从《美丽中国》到《舌尖上的中国》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关注乃至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无论是中外合拍以自然为主的《美丽中国》,还是央视基本自主拍摄以美食为主的《舌尖上的中国》,都非常好地渗透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文观。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过度“人化自然”的行为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同样值得关注。本文从传统自然人文观及现代自然人文观的角度探析这两部作品。
  关键词:自然人文观 “天人合一” “人化自然” 《美丽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
  一、传统自然人文观——“天人合一”的美化演绎
  在人类历史演变的长河中,自然观和人文观是相伴而生的,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演化规律、本源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自然人文观则是和积极的自然观相吻合而和消极的自然观相对立。如此,中国传统自然人文观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延续着自然观中积极的部分,《美丽中国》与《舌尖上的中国》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渗透至每一则故事。
  《神奇高原》一集中僧尼抛洒着手中的谷类,藏马鸡旁若无人地捡食着,镜头后方则是一群眼神清澈、愉快攀谈的小僧尼们,在藏区,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接着,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的镜头中,高耸连绵的山脉融入清澈湛蓝的天空,蓝灰为主的色调营造一种只可远观的神秘之感,远处的河流恰好处于画面三等分的位置,河中分散着点点的黑颈鹤。伴随着辽远舒缓的音乐,化用至尊活佛的诗,“鹤啊,请你借给我翅膀,我不会远走高飞,只是去一趟理塘,就重回故乡。”人们相信活佛是在暗示转世灵童所在的位置,对黑颈鹤尊敬的自然人文意识深深植根于藏民的心中,直到现在农户见到黑颈鹤仍然觉得敬畏,而这种敬畏往往体现在对生灵的安抚与照顾上。
  农牧业社会的人类又是空前自由和自在的主体,在农牧业社会的劳动与生活形态中,人类与自然达到空前的和谐统一。这种自然而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状态在《舌尖上的中国》《我们的田野》中得到较为集中的展示。中国南方人喜食水稻,壮族聚居的下尧村中,水稻种植改变了当地的地貌特征,反复用远景遥看镶嵌于重峦叠嶂间回环蜿蜒的人造梯田,谱写出天堂的图景。梯田里稻鱼鸭共同养殖、互补相生,鱼和鸭可以帮助糯稻清除虫害,它们的粪便又可以为糯稻提供充足的养分,虽然糯稻的产量比不上水稻的一半,但这里的人们依然延续祖先遗留的种植与收割方式。用王小整话:“只有吃糯稻,身上的肌肉才是结实的”,以王小整为榜样的代代人民用坚定的信仰践行着祖辈留下的自然和谐理念。
  二、现代自然人文观——化解“人化自然”的困惑
  人类通过活动改变自然界,自然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人化自然。适当的“人化自然”,维持平衡正常的生态系统。本文主要探讨现代自然观中过度“人化自然”的现象,强调以人为中心无节制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导致一系列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威胁生态系统的现象,迫切需要现代自然人文观对其进行修正。
  CCTV版本与BBC版本的《美丽中国》片尾都会将中国每块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摆上台面,由于视角的不同,对环境问题的反思与批判色彩略有差别,可以从解说词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出来。随着工业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大规模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渐吞噬着云南丛林。CCTV版本《云翔天边》结尾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这里共生,250头野生亚洲象被严密地保护起来,每年都会有小象出生,种群渐渐地壮大起来。”BBC版本《云翔天边》“大象还能在中国存活简直就是个奇迹,考虑到那巨大的压力,那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所带来的压力,约250头野生大象依旧居住在此,并受到严密的保护。”仔细品味,BBC版本更加露骨地揭露云南边陲野生亚洲象的生存现状,虽然都提到政府的保护措施,但BBC版本将这种人抢占自然资源的现代自然观意识表达得更加直白,触动观众环保意识的力度也更加强烈。《舌尖上的中国》侧重诉说食材采摘的不易、食物背后的情感体验、传统制作工艺的传承及“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对于环境污染、过度掠夺资源、生态破坏等问题,并没有直观的论述,但通过细节也可剥离出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危机关系。《自然的馈赠》中单珍卓玛和妈妈天还没亮便去山里采摘松茸,往往需要走上一公里的路才能采摘到一朵,据卓玛回忆到:“以前的产量很多,但价格低,现在产量很少,价格却很高。”藏民原先不喜欢松茸的口感,松茸的产量极大却无人问津。现今,由于城市的需求飙升,牧民在雨季集中采摘便可获得上万元的收入。大量的牧民同一时间涌入原始森林,对原本脆弱的藏区森林生态系统也是一种入侵和破坏。虽然卓玛会小心掩盖菌坑,也不排除其他牧民采摘时讲求速度,疏忽对环境的保护。短时间过度采摘、原始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竭泽而渔”的现象都有可能成为松茸急剧减产的原因。
  《美丽中国》《舌尖上的中国》以人文的视角、自然人文观的理念读写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将传统自然人文观与现代自然人文观植根心中,才能更好地构建美丽中国。
  (作者简介:张萌萌,女,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地铁是现代化城市文明的一大新成果,是城市交通建设的主要部分,在地铁的空间内加入公共艺术,不但能够提升地铁的空间艺术感,还能够给乘客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精神享受,进而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据此,本文对地铁公共艺术的概述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了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地铁 公共艺术 人文关怀  一、地铁公共艺术的概述  (一)地铁公共艺术的定义  地铁是指地下的轨道交通,其中包
本文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策略,积极进行高校管理工作的改革。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者不仅要有创新意识
这听起来颇似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但不久“魔法子弹”将成为科学事实,它能够悬浮在空中等待目标碰撞,然而,这种新式武器并不会致命.rn魔法子弹被称为“非杀伤性微型有机精密军
摘 要:我国经济模式已经逐渐由农业型转向了工业型,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可是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起步较晚,无法满足工业化进程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大力建设中职学校就势在必行,中职学校招收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初毕业生,以文化教育为辅,以技能教育为主,旨在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中职学生基本都处于叛逆期,而且学生性别中男生较多,学生也存在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存在
本文从分析渝派服饰的历史、现状入手,进一步分析渝派服饰的特点和主要制约因素,以期分析出原因为下一步的找出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a
期刊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医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从社会、学校、医学生三方面对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改善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题目有一批钢管,长度都是4000mm,要截成500mm和600mm两种毛坯,且这两种毛坯的数量比大于31,怎样截才最合理?图1这是文[1]的例1.文[1]先对一个错解进行了分析,认为其错误是在
1998年,浙江老年电视大学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由省老龄委、省人事厅、省总工会联合创办,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广电厅共同协办,面向全省老年人开展教学.2018年11
期刊
随着我国休闲体育的快速发展,大众对休闲体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期望能为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一
期刊
一rn1999年1月到2月,美国洛杉矶北岭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Northridge)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教育领导人”研修班,我有幸参加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