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里也会有生机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入侵了扎巴克的故乡,扎巴克也被纳粹士兵抓走并被送进了一个集中营。扎巴克天天想着逃跑,同室的难友们都这样沮丧地告诉他:“来到这个地方的人,从来就没有能够真正活着出去的!”
  每天都有人死去,每次有人一死,纳粹士兵就会叫同囚室的人把尸体抬到丛林一个深坑里。难友们告诉扎巴克,这里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好好地活着出去,唯一的归宿就是这个深坑!有一次,扎巴克所在的那个囚室里也有两个人死去了,纳粹士兵就命令他们把那两具尸体抬上汽车,然后载着他们来到那个深坑旁边,把那两具尸体扔进了那个深坑里。“你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结果!”一个难友用绝望的语气告诉他。回到囚室后,扎巴克脑子里不停浮现出那个深坑,忽然,他心中萌发出一个主意……
  不久后的一次,机会来了!那次他们来到了离那个深坑不远的地方干活,扎巴克趁着黄昏收工时刻,爬进了那个堆尸体的深坑,钻进了那些尸体的下面,一动不动地趴着装死,那些来寻找他的纳粹士兵在附近找了好久没找到他,就来到这里,但是他们捂着鼻子看了看,觉得不会有人会躲进這里,就离开了。直到深夜,扎巴克才從深坑里爬起来,一口气跑了70公里终于回到了家里。
  那座集中营不久后遭受了一场病疫的侵袭,所有的士兵和囚犯都在几天内相继死去,扎巴克因为成功的逃离而成了这座集中营里的唯一幸存者。后来,扎巴克这样告诉人们:“世上没有绝对的绝望,有时候绝境的本身也包含着生机,哪怕那是一个堆尸体的深坑!”
  (编辑/杨逸)
其他文献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一位非洲选手花了13个小时才跑到终点。他跑到终点时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只有寥寥几个工作人员。没有观众,没有掌声,没有鲜花,但他一点也不失落和沮丧,相反,十分兴奋和快乐,他举起双臂高声欢呼:“我成功啦!我成功啦!”  在回国的班机上,他遇到了同乘一架飞机的肯尼亚选手万吉鲁,万吉鲁在马拉松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万吉鲁手捧鲜花,胸前挂着金牌,一脸的骄傲。当万吉鲁看到他时,脸
星云大师在南京栖霞寺志开上人那里披剃出家,修学佛法,法名悟彻。  年幼的悟彻和妙心是好朋友。一天,妙心问悟彻:“我一直在想,我们诵经祷告的时间久了,口干舌燥之时,是否可以喝上一口水?”  悟彻回答道:“佛祖自在心中,我觉得没什么不合适的。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去问问师父。”  妙心见到志开上人,问道:“师父,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请您告诉我,在我诵经祷告很困乏的时候,中途是否可以喝上一口水?”  
雷·克拉克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少年。中学毕业后,他来到一家餐馆当侍应生,他觉得这份工作很没劲,经常偷懒。不久他就被老板解雇了。父亲问克拉克为什么会被解雇,克拉克说:“我是男人,我希望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我根本看不上那份做侍应生的工作。”父親听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世界上没有平白得来的大事业,要成大事,勤奋是唯一的阶梯,只有勤奮才能使你成为一个做大事业的人。”  父亲的话给了克拉克启发,他发誓再也不
198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辑胡守文向吴组缃先生约稿,请他主编一本《历代小说选》。虽然吴组缃此时的身体不好,但他还是爽快地答应。为了尽快交稿,吴组缃找了北大的周先慎等几位青年学生,作为自己的助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部书的初稿和吴组缃亲自撰写的《前言》同期完成。  一个周末,几位助手来吴组缃的住处拿《前言》,准备交出版社初审。谁知,吴组缃却不肯将这篇文章拿出来。他对几位助手说:“虽然这篇《前言》
傅斯年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  21岁的傅斯年是北大学生。胡适刚到北大授课,因为讲授方法和内容特别,引起争议。同室的顾颉刚鼓动傅斯年去听胡适的课,判断是否把他赶走。傅斯年听了几节课后,对同学说:“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年轻的胡适因而在北大讲坛站稳了脚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傅斯年欣喜若狂,从家里拎了一瓶酒,到大街上喝,还拿了一根手杖,挑了一顶帽子,到街上乱舞。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一种思想。王阳明是明代的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其心学思想传至世界各地,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明清两代。所谓“知行合一”,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这种理念不止用于治学经国,同样成为日常生活中交友的重要理念。  明朝中后期,朝政腐败,宦官身居高位,把持政务,纲纪混乱,士
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作家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老舍的死,對好友冰心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她在心里反复地问自己:“这么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怎么会死?”  冰心和老舍是一辈子的朋友。有一次,老舍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和冰心联名写信给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赛珍珠,邀请她访问中国。信件写好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这项计划后来取消了,信也就没寄出去。1971年,在老舍去世5年之时,红卫兵找到
人生的艺术就在于知道何时应该紧紧抓住生活,而何时又该放弃。这是因为生活是复杂的。生活既让我们的人生依赖它的许多赐予,又限定了我们人生的依赖程度。犹太先知曾说:“人紧握着拳头来到世上,却松着手离去。”的确,我们应该抓住生活,因为生活是奇妙的,到处都充满了美好的事物。而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在回顾过去并突然意识到它再也不会出现时,我们才认识到人生中的这一真理。  记得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我被送进了医院。几
我课间正喝水,一个学生关切地说:“老师,每天要喝8杯水。”我问:“谁说的?”他说:“网上都这么讲。”我逗趣地问他:“可不可以喝20杯呢?”他说:“那怎么受得了!”我示意:“这么小的杯子。”他强调:“我说的8杯是正常的杯子。”我追问:“什么才是正常的杯子?”他一时语塞。其实,这涉及到彼与此的标准问题。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在日本神奈川县有一家奇特的银行——“食物银行”。它是由一个名叫高桥实生的女士创办的,旨在救助单亲家庭、因精神障碍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人、年轻的单身人士、低保户等各种各样的人。  高桥女士曾经是一位穷人,因为无法忍受前夫的家庭暴力,带着儿子一起逃了出来。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生活很快陷入困境,一日三餐难以维系。后来,在公益团体的救助下,高桥女士靠摆地摊白手起家,如今拥有了一个大公司。想起当初的困窘经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