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贫困母亲的眼角膜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hao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来,这是一双充满渴望的明眸,属于一个身患绝症的母亲。整整八年,这双明眸始终在安静地等待一个奇迹——见到自己失散八年的儿子。
  这个贫困母亲来自湖南邵阳,她叫黄贵娥。
  她原本拥有一个日子贫寒但不乏温情的三口之家。像所有“贫二代”一样,她两岁的儿子亮亮是未来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一场遽然降临的灾难改变了一切。
  八年前,二十二岁的黄贵娥被确诊为肾癌晚期。当时医生给出的预测是她的生命不会超過三个月。对于在温饱线挣扎、社保缺失的普通农民家庭来说,仅从经济负担考量,就是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于是,有一天,黄贵娥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丈夫王明带着两岁的儿子亮亮离开了她。整个房间只留下一双儿子曾经穿过的小鞋。
  寻找儿子成了黄贵娥余生最大的心愿。
  她和家人找遍了他们能想到的任何地方,但得到的是一次次失望和伤痛。生命赐予她的时间也进入最后读秒。
  2010年7月21日,黄贵娥住进湖南省长沙市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她的充满腹水的肚子比妊娠十个月的孕妇还要大,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性。医生说:她只有不到十天的生命了。死不瞑目的黄贵娥,命运再次出现了转折。



  媒体开始关注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寻亲传奇。记者决定帮她做最后的努力。
  当地公安局的民警们费尽心力,终于找到了亮亮的新住址。获悉消息,黄贵娥特别高兴。她精心地装扮自己,希望亮亮看到的是一个精神、美丽的妈妈。
  一行人做通了丈夫父亲王代云的工作。
  但他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说让黄贵娥见孩子一面可以,但必须要签个协议,用一次性买断的方式,适当地给黄家一些经济补偿,此后与黄家人两不相欠。见子心切的黄贵娥悉数同意。
  然而,正当记者和黄家人准备带亮亮回长沙见面时,变故发生了。王家人再次重复了八年前的举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通过门口的大洞可以看见:原本停在屋里的两辆摩托车没有了。院子里除了一堆垃圾之外,空空荡荡。
  整整五天的时间,从湖南到广东,所有人想帮助临终母亲实现愿望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2010年8月1日,三十岁的黄贵娥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最后她将自己的眼角膜成功地捐献给了需要的人。她的遗愿是希望留在人间的眼角膜,帮助她完成自己的心愿——能看到儿子长大成人的那天。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假如她没有身患绝症,假如她生在富贵豪门,假如她能够享受到和官员一样完善的医保……似乎故事应该重写。不幸的是,这个世界没有假如。
  没有完善制度支撑的亲情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原载《中国青年》】
  插图 / 无处就医 / 佚 名
其他文献
2020年年初以来,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特车大队(以下简称“大队”)根据作业、试采工作量不足的实际情况,及时把施工重点转移到工作量饱满的试油作业.在分公司党委的正确领
期刊
目前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为应对疫情冲击和支持“六保”任务,财政收支依然面临巨大困境,于是有专家学者提出推行“财政赤字货币化”,引发了社会